救灾现场,群众为副镇长打伞一事,终于在沸沸扬扬的舆论质疑中走向了真相。副镇长杨璟恰巧路过救灾现场,看到桥涵灾情危机,于是主动参与救灾指挥工作,而为他打伞的群众是安徽民工,因去察看工程路过,并不知晓杨璟身份和职务。 撇开杨璟副镇长身份,看到有人站在暴雨中,谁都会主动给他一个方便,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助人为乐的美德。安徽民工汪某跟我们一样,不忍心看到他人被淋成落汤鸡,他的热心肠不应该被怀疑。而质疑群众为官员打伞的目的,质疑副镇长“架子大”,显然对打伞的热心人是不公正的。 即便汪某知晓杨璟职务,为其撑起一把小伞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在救灾现场,面对滚滚洪水,杨璟不是逃避,也不是看热闹,他做的是一名党政干部应该做的事。“哪里有危险,就往哪里去”,这是抢险救灾工作对党政干部的基本要求,而杨璟即便淋得浑身湿透,也无半句怨言。这样的干部,值得群众为他撑一把温暖的雨伞。 近几年,只要“涉官”,总会把网络吵翻天,这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舆论定式”。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演化成了点燃舆情的公共事件,这是值得每一位网友思考的。而这种“舆论定式”里,是否存在对官员的习惯性怀疑,是否存在“是官必坏”的思维定式,是否存在唯恐官场不乱的心理,有些网友是该反省反省了。 至少,网络时代,面对“涉官”事件,我们都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的情绪,嘴巴慢半拍。至少,在真相未明之前,我们要警惕情绪和思想被舆论绑架,人云亦云,跟着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瞎哄哄,随意给官员扣帽子、打棍子、喊口号。至少,随便冤枉和伤害一个人,不管他是官员还是普通群众,都不是做人的正确原则。范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