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劳动70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19年09月1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驻村8个月 粮食增产4倍

70年代劳模鲍作益曾在宁波“学大寨”

鲍作益为农户推荐农产品

退休在家的鲍作益

    今年67岁的鲍作益言语不多,皮肤有些黝黑,这些都是岁月给他刻下的记号。在供销社工作几十年,辖区的35000多亩田地、110多个生产大队、550多个生产小队都留下他的足迹和身影。

    在生产落后、化肥等农资供应紧缺的上世纪70年代,他克服重重困难,带领农民自制菌肥菌种。1977年,他带队深入粮食生产比较落后的竹口公社竹口村,使该村农业生产面貌大大改善,粮食亩产从原来的200多斤提高到800多斤。1978年,他获评全国劳模,所属供销社被任命为大庆大寨式企业。

    □记者 滕华 通讯员 王志勇 王頔 摄影 崔引

    自制细菌肥料 走遍550多个生产队

    1970年,鲍作益进入宁海城关供销社工作,干起农资技术辅导员。“当时这里都是农田,哪像现在,全部是楼房。”鲍作益的家在环城西路上,现在已是宁海的县城中心,热闹繁华。

    七十年代的宁海,粮田多、产量低、肥料缺,生产物资供应非常紧张。“基本上,一亩田每年只能供应20斤化肥,还都是凭票供应的。”鲍作益说,没有化肥,只得另想办法,他被单位派去省农科院和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等地学习自制菌肥技术。

    经向专家请教,鲍作益成功地把一种可供作物施肥的“5406”抗生菌肥菌种和“920”作物刺激素菌种带回宁海,并在领导的支持下办起菌肥菌种加工厂。

    在五间密闭的菌肥菌种加工房里,鲍作益他们把菌肥菌种养在冰箱里,24小时轮流盯着,生怕温度高了低了影响细菌的繁殖。在玻璃试管里,菌肥一个星期可生出真菌;等移植到玻璃盆里,再一个星期,菌肥变成了雪白的菌种。这时候,就可以将菌肥种分发到各生产队,由鲍作益这样的技术辅导员进行指导,帮助农民把菌种埋在地里发酵做肥料。

    尽管已过去几十年,鲍作益回忆起“配方”来仍是记忆深刻——每一盆菌肥菌种约2斤重,埋入一千斤土里,加各5斤干草粉或各种饼粉堆制发酵一星期可等同于8—10斤化肥的作用。每亩水稻应用“5406”菌肥可增加100多斤,节省化肥15公斤,减少支出10元,小麦可增产50多市斤。

    化肥紧缺,“5406”菌种菌肥顶上了。鲍作益和他的团队为了让更多农户受益,不断赶制生产菌肥菌种。10多年的节假日休息,他都放弃了。

    “500多个生产小队,我都去过。那时人也年轻,好像不知道疲倦似的,每天都泡在村里,一天也没休息过。”供销社所供应的生产队,有三分之一在山上,远的村庄距离县城有15公里,鲍作益经常和农户下田,回不来就住在村庄里,第二天接着干。

    那段如火一样炽热的青春,鲍作益的身影留在加工厂和田间,奉献给了宁海的农业生产。据统计,鲍作益他们共生产出“5406”菌肥菌种,“920”作物激素一二级菌种10多万支罐盆,帮助农民堆制“5406”菌肥20多万吨,为农业和农民增加粮食产量20多万公斤,节省成本减少支出近1000余万元。

    带领工作组驻村8个月 增产幅度拿下全乡第一

    1977年,宁海县派出工作组,到一线支农和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鲍作益一组4人,被分配到竹口乡竹口村,鲍作益任组长。这里离宁海县城约15公里,是个1000多人的村子,“家底”贫瘠,很多村民粮食也吃不饱。1月,顶着寒风小雪,鲍作益小组各自带着铺盖进驻,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8个月,等到9月秋收结束后,他们再撤离。

    “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是响彻20世纪60、70年代中国社会的两句口号。对鲍作益来说,农业大寨,是他作为一个农业战线工作人员学习的标杆——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从一个贫穷的小山村,经过改造,粮食亩产增长7倍。他们的事迹,鼓舞着全国人民尤其是农业战线工作人员学习大寨人的革命精神。

    “大寨精神,就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鲍作益告诉记者,自进驻竹口村,他们就同农民一起挑土改田积肥、小苗移植、修渠引水、治虫治病。白天干活,晚上还要组织农户们一起接受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当时,有些农民知识水平比较低,不少人甚至在立夏之后才播种早稻,鲍作益就和工作组的同志们跟着农民们到田头去,为他们现场演示早稻小苗密植示范。终于,这一年,全村的早稻全部赶在立夏前插种完毕。

    日夜劳作,效果出来了。当年竹口村的粮食亩产从原来的200多斤提到820多斤,增产4倍。鲍作益带领的工作组在粮食增产幅度方面排名全乡第一,受到了宁海县委、县政府的通报表彰。

    得知鲍作益他们就要撤回了,村民们都很不舍得,在临走那天悄悄安排了两桌饭菜,打算好好感谢感谢他们。结果被鲍作益一脸严肃地拒绝了:“我不去,咱们工作组的同志都不能去!”

    就这样,在热热闹闹地工作几个月之后,工作组静悄悄地离开了。

    守好农资供应“底线” 亲戚朋友都没后门可走

    在支农一线鞠躬尽瘁,城关供销社的农技员鲍作益受团省委表彰,授予浙江省学雷锋积极分子称号并且被评为省财贸系统先进工作者和浙江省劳动模范。1978年,才26岁的鲍作益在出席全国财贸学大庆学大寨先进表彰大会上,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受到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年轻的鲍作益“升官”了,当上了供销社的副主任兼生产商店经理。但在七八十年代计划经济时期,这么一个职务,却硬是没让身边的亲戚朋友捞到一点“油水”。

    那时,供销社每年有1000多吨的计划平价化肥、农药经过供销社生产商店供应,在不少人眼中,这是“发财”的好路子。比如,尿素化肥,平价只要400元一吨,市场价要卖到1500元一吨。鲍作益的亲戚朋友都来找过他,说能不能搞一些平价货出来卖,让他们赚点钱。

    “说没动过心那是假的,但我想,做了这份工作,就是要讲诚信、守道德,这些平价化肥是给农户的,就得全部为他们服务。”鲍作益说,他全都拒绝了,“这是不能办的事,谁跟我说都不好使!”

    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职工做不到的,自己努力争取也要做到。鲍作益的刚性,守住了供销社的“底线”,也影响和带动着整个企业树正气、压邪气、讲政治、讲正气。他所属的供销社和生产商店年年被评为市、县先进集体,还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大庆大寨式企业。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