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姚的县域医共体影像诊断中心 通讯员 供图 |
从疫病频发到消除各种地方病、传染病,全市人均期望寿命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6岁;从缺医少药看病难,到等级医院数量居省内各地市之首,建成“城市10分钟、农村20分钟”医疗服务圈;从看不了大病、“赤脚医生”走乡串户保健康,到拥有多个品牌学科、“家庭医生”通过互联网服务千家万户……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卫生健康事业的蝶变,惠及每一位普通市民。 9月17日上午,宁波市卫生健康委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闻发布会,介绍70年来宁波卫生健康事业的一项项令人瞩目的变化和成就。□记者 孙美星 通讯员 陈琼 全市人均期望寿命 达到81.61岁 “一到农历七月半,疟疾痢疾又霍乱。”这句70年前宁波民间的俗语,是新中国建立前,宁波疫病频发的真实写照。当时我市主要的烈急性传染病有鼠疫、天花、霍乱、白喉、麻疹、脊髓灰质炎等,流行的地方病有血吸虫病、丝虫病、疟疾等。 新中国成立后,市县两级先后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全面加强隔离治疗、病媒消杀、饮食饮水卫生、预防接种、计划免疫工作和爱国卫生运动。经过宁波防疫人几十年的努力,解放前长期流行的古典型霍乱、天花等烈性传染病早已消灭,白喉、麻疹、脊髓灰质炎等急性传染病得到控制,血吸虫病、丝虫病、碘缺乏病、疟疾等也已消除。 同时,我市建立完善了食品卫生、饮水卫生、服务行业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劳动卫生的监督监测体系,不断健全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完善院前急救和献血用血体系,公共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进入新世纪后,我市吸取抗击非典的经验和教训,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专业化水平,有效抗击了人感染禽流感、登革热疫情。 据统计,2018年,全市甲乙类传染病的报告发病率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2810.62/10万降至205.95/10万,报告死亡率从27.50/10万降至0.63/10万;全市户籍人口孕产妇死亡率由1955年的12/10万降至2.39/10万,婴儿死亡率由1955年的6.1‰降至1.98‰,均居国内同类城市领先水平。 2018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61岁,比全国平均水平的77岁高出4.6岁,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浙江省测算数只有38岁。 三甲医院数量 居全省各地市之首 解放前,宁波的老百姓普遍缺医少药,看病难。解放后,市政府接管公立医院、民办医院和美资津贴医院,进行初步整顿和扩建。到上世纪60年代初,我市基本形成一个分级分工、防治结合的医疗保健网。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0年后,我市进一步加大对卫生事业投入,各级政府总投入633.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19.56%。 2005年到2015年,我市建设完成了两个“十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工程”,其中包括明州医院、市妇儿医院北部院区、市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等20个项目,实现我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升级换代。 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市医疗机构总数4252个。全市拥有三甲医院8家,三乙医院12家,等级医院数量及三甲医院数量均高居浙江省各地市之首(省级医院除外)。全市共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150家。每个街道或每3-10万人口都拥有一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乡镇都拥有一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537家、村卫生室1870家。基本建成“城市10分钟、农村20分钟”医疗卫生健康服务圈。 2018年,我市医疗机构拥有床位数38718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6292人,其中基层共注册全科医生3939人,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全科医生4.8名。 多个重点病种 排名全省第一 解放初,宁波一般医院只设内、外、妇产科,医疗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主要收治内科常见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外科只能做阑尾、疝等手术。 改革开放后,我市大力加强医学科学研究,出现多个“首例”高难度手术:1982年,宁波市第二医院泌尿科顾明祥医护团队成功完成宁波地区首例同种异体肾移植;1998年,市妇女儿童医院周黎明医护团队实施的全市第一例(IVF-ET)试管婴儿临床妊娠成功,并于次年6月25日诞生;1999年,李惠利医院张志樑教授带领团队完成浙江省第二例、宁波市第一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2003年,李惠利医院陆才德团队独立实施宁波市首例肝移植手术;2005年,李惠利医院邵国丰团队开展省内第一例单肺移植…… 2018年,我市启动医疗卫生品牌学科建设。截止2018年12月底,我市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扶植)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市共建学科10个。 从反映学科综合实力的病例组合指数来看,2019年一季度市李惠利医院、市第一医院分别居全省28家三甲综合医院第3、5位,市妇儿医院、宁海县妇幼保健院和慈溪市妇幼保健院分别位居全省15家妇幼保健院第2、3、6位。 全省68个重点病种里,市第一医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国科大华美医院的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等5个病种位居全省第一位,另有5个病种位居第二位、12个病种位居第三位。 深化体制改革 让群众看病更放心 进入新世纪,随着群众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市加快了医药体制改革创新的步伐,多项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近年来,我市按照“控总量、调结构、保衔接”的改革路径,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开展公立医院重点指标监控,科学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近三年我市医疗费用增长幅度均控制在省考核目标内(医疗总收入同比增长幅度控制在10%以下、医院门急诊和出院均次费用同比增长幅度均控制在5%以下)。 2017年,我市率先选择采购量较大的40种药品进行临床应用监控,同时在三级医院中开展18 种高值耗材使用监控。还创新实施药品耗材采购宁波规则“挤水分”,共完成5批次1436个产品的耗材集中采购,平均降幅43.15%。完成3批次药品集中采购,平均降幅为15%左右。 2017年9月,我市启动县域医共体试点。目前,全市共组建了25个医共体。建立县域影像诊断、心电诊断、医学检验、病理诊断、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中心43个。市县联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由10家市级医院共全面托管16家县域医共体和县级医院,专科托管17家县域医共体和县级医院,明确2019年市级医院长期派驻下沉专家200人,县域医共体下沉专家30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