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劳动书写时代画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19年09月2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首家扭亏为盈的小化肥厂在慈溪

80年代劳模吴吉丰:化肥生产“火车头”

吴吉丰

工人没有操作经验

他就编写50多万字教程

吴吉丰在与记者交谈

吴吉丰(第一排左四)80年代在慈溪化肥厂与同事合影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全国的化肥行业,说起慈溪市化肥厂,那可是如雷贯耳的存在。从1977年投产,它就取得了行业内全国第一家不需要国家补贴、扭亏为盈的成绩,一时成为国家化工部向全国推广的“宁波样板”。

    吴吉丰作为慈溪化肥厂的领头人,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8年获中国化学工业部颁发的“在小化肥工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表彰证书。至今,慈溪化工圈里仍流传着关于他的“传说”……

    □记者 滕华 通讯员 王志勇 摄影 崔引

    浙大学子回慈溪 在空白之地上“拓荒”

    今年75岁的吴吉丰,是原慈溪市化肥厂厂长,从1972年化肥厂筹建一直到1994年工厂转制,他的青春都挥洒在了这里。

    “我大学是化工专业的,几乎一辈子都在和它打交道。”1963年,吴吉丰考上了浙江大学化工系。在浙大的五年里,吴吉丰扎实地打下了化学基础。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湖州长兴县化肥厂上班。那段时间,吴吉丰上手非常快,从制造煤气到脱硫、气体变换,他几乎干遍了化肥生产全流程上的每个岗位。科班功底,再加实践真知,工作两年后他就当上了值班长。

    七十年代,因国家农业产能较低,中央政府鼓励全国各地有条件的省市县大力兴办小型化肥厂。当时,有个来自于“四五计划”的时髦说法,叫“五小工业”,指的正是小煤矿、小钢铁厂、小化肥厂、小水泥厂和小机械厂。这些记忆,如今再谈起,吴吉丰还是如数家珍。

    1972年,慈溪开始筹建自己的化肥厂,急需化工方面的专业人才。受到家乡感召,吴吉丰被调入慈溪市化肥厂筹建处。在空白之地上“拓荒”,谁也没想到,一个年产3000吨化肥的小厂,竟然足足建设了五年之久。

    从筹建到改造 一路过来靠的是技术

    慈溪市化肥厂的建设过程比较迟缓,主要受制于两个因素。首先是钢材和设备的供应。化肥厂要建造必须有强大的钢铁工业支持,有些还必须是耐高压的优质钢材,可当时中国都没有这么多外汇去进口优质钢材。后来,吴吉丰不断打听,得知上海高桥化工厂有一套闲置的设备还在仓库,他赶紧跟组织汇报,费了不少力气才“匀”过来。“但这也造成一个问题,部分设备在嵌入时不够配套,都需要我们后期技术改造再跟上。”

    第二个难题是水。化肥生产的冷却和化学反应,都要靠水,慈溪化肥厂用水量是每小时300吨,但这里并不是富水区,去哪里取水,成了难题。

    “最初厂址是预定在东埠头,但通过探测,找不到地下水。”吴吉丰说,当时他们找勘测队打了200多口试探井,最后在白沙八字桥找到两口深井轮流取水,再加上取大塘河的水作补充,才得以保证水源供应。

    “那时,整个慈溪全县将近四分之一的电量,都是给我们化肥厂用了。”吴吉丰回忆道,慈溪用电本来就不宽裕,他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在提高产能的情况下,进一步节能降耗。投产后,又先后投资210万元,对造气、压缩、变换、碳化、精炼5个生产工段进行有效的技改……

    万事开头难。化肥厂正式投产后,也遇到了不少困难。

    吴吉丰说,化肥厂都是崭新的,工人更是一脸懵。当时工厂的大部分工人都没有化工方面的专业知识背景,对化工企业各方面的认知也是模糊的,安全意识更是淡薄,部分操作工人甚至没有实操经验。

    “现代化的工厂没有操作规程怎么行,员工岂不是乱了套?”想要化肥厂正常生产运作,首先就要对员工进行专业化培训。化学科班出身的吴吉丰,不得不亲自上阵,当起“培训师”。

    “当时市面上根本没有现成可买的资料书,这些内容都是我一字一句写下来的。”吴吉丰说,前后历时一年多,他利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编制好了50多万字的操作规程。

    全厂每个岗位都有了一本对应的操作规程“手写本”,里面详尽地描述了每一步操作方法、每一个要注意的安全细节。结合所学知识和实战经验,吴吉丰还对员工开展理论授课、实操教学。“那时候,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大家都挺有干劲的,工人们学习得很起劲,工作起来也都很拼。”

    吴吉丰就像化肥厂的“火车头”,一头扎进技术革新的洪流中,与工人们一起埋头苦干,排除各种故障……几十小时不合眼是家常便饭,半夜从熟睡中被“求助”的铃声催醒,匆忙赶回工厂帮忙亦是司空见惯。原化肥厂的老员工都说:“他是厂长,也是我们的老师。只要有他在,我们心里就踏实。”

    化工部专家亲测点赞

    慈溪经验走向全国

    付出总有回报。在吴吉丰的带领下,全厂职工齐心协力,捧出了120余项技改,其中有26项效果显著。慈溪化肥厂的年生产能力由3000吨上升到4500吨,两煤耗由4955公斤下降到1800多公斤,成为当时同行业全国第一家扭亏为盈的企业。

    全国遍地的小化肥厂,80多万名化肥职工,无疑都被这一行业革新给震撼了。得知这一消息,国家化工部部长带领总工程师专程来到宁波,亲赴慈溪化肥厂考察。

    “到底是真的假的,人们心里还是有疑问的。专家一到厂里就查看各项报表、走进车间考察生产情况、询问工艺细节……到最后才心悦诚服地对我们竖立大拇指。”吴吉丰说,虽然当时盈利的金额也不多,只有一年几十万元,但它的意义却非同一般。毕竟,在此之前,全国的小化肥厂都是依靠国家补贴度日的。盈利,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随后的全国电话会议上,“慈溪神话”传遍了整个化肥行业。至今,吴吉丰还记得当年领导的讲话题目——《谁说小化肥不能扭亏转盈》。慈溪化肥厂在全国同行业中,一下出了名。

    1980年慈溪化肥厂荣获化学工业部“全国小化肥战线红旗单位”的称号。1984年慈溪化肥厂每吨合成氨的煤电耗分别降到1331公斤和1126度,连续6年获得“节能先进企业”的称号。在产能方面,慈溪化肥厂也一直引领全国。

    慈溪经验也走出宁波。贵州、河南、河北……吴吉丰带领他的技术团队出去对口帮扶,希望把那些从书本中和实践中一遍遍探索得来的技术革新能“复制”到更多的小化肥厂。

    “我有两个女儿,别人都说化肥厂是我的第三个孩子。”吴吉丰笑着告诉记者,从1972年筹建到1994年化肥厂转制,20多年的时间里,他把大量时间和心血都投入到第三个孩子的身上。

    小化肥厂的消亡,在他看来只是由低产高耗的分散经营到现代集约化经营的一个必然进程。尤其是慈溪,已由传统的农业县转变到工业大市,慈溪农民的化肥需求已用不着自己的小化肥厂来承担。“但在那特殊的年代,它的存在促进了慈溪农业的增产,弥补了化肥的缺口。这一页历史,我们作为经历者,还是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