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我国迎来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个节日,很不一般。作为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这既是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日子,也是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生动体现。 提到丰收,很多人会想到在广袤的大地上,广大农民辛苦耕耘的背影。确实,丰收节离不开农村农民,但如果谈论丰收节,只是把视线集中在农村农民身上,显然是远远不够的。看待今天的农村,横向和纵向、整体和局部,这两种眼光都要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与城市一样,农村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要看到,城乡之间依然有着巨大的差距。 众所周知,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为城市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城市反哺农村,并不仅仅是一种道义上的选择。没有脱离农村的城市化,也不可能有脱离城市化的农村,城乡之间更应该是分工的不同。 走进新时代,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今天讲的丰收,应该有一套现代化评价体系,不能停留于“多收了三五斗”的简单快乐。在现实中,丰收而不丰产的现象依然存在,农村公共服务短板依然顽固……千秋基业,人才为本。要想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也涉及到人才问题,也就是由谁来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农村。 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大量农村优秀人才流向了城市。这种流动,当然无可厚非。问题的关键在于,单向的输出叫流,双向的合作才叫动,而今天的农村再也不是过去,农村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人才。这些年来由于工作关系,笔者接触到大量富裕村,也碰到一些贫困村。有一个强烈感觉,富裕村大多有一个好的带头人,而贫困村最缺的是人才。事实证明,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这把“金钥匙”。人杰地灵,有人才兴。 现在乡村人才面临的问题,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还体现在结构上。即便拿一些富裕村来说,他们的“领头雁”也往往年龄不小了,而且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存在一定的本领恐慌。在丰收节的内涵里,应该包含“人”,不仅要有更多的人关注农村发展,还要有更多的人参与农村发展。特别是要有更多的有知识有见识有干劲有闯劲的年轻人,来和土地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丰收节的主体不仅是农村农民。什么时候城市和农村真正融合发展了,市民和农民真正融入一体了,这才会迎来充分的全面的,带着满足感和获得感的丰收。在这样的“稻花香里”,才能享受到丰收的真正滋味。而这不仅是农村之福,也是城市之幸。应该说,这一天正在到来。 毛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