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酷学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19年10月16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念好“协作经” 同谋“升级版”

宁波与对口支援三地召开 教育工作远程视频交流会

    本报讯(记者 徐叶)昨天上午,宁波市、黔西南州、延边州、丽水市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远程视频交流会议在效实中学(白杨校区)召开。四地12名资深教育人,通过网络就近年来东西部扶贫协作、山海协作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发表感言。不仅分享了“东西部协作”和“山海协作”系列成果,还对未来进一步深化合作提出了“升级版”的期待。

    “感谢宁波给当地教育带来的显著变化。”这是三个受援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感受,情真意切,数据翔实。

    宁波与贵州的扶贫协作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渊源深,基础好。交流会的首位发言人是黔西南州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梁喜明,他一开篇就罗列一串扎实的数据:在宁波市教育系统的关心和支持下,累计帮扶资金达7000多万元,培训教师超过5万人次,组团式帮扶中心校结对128所,已完成对黔西南州所有乡镇街道中心校“一对一”结对全覆盖,采取以中心校为单位与宁波结对的模式,实现了对辖区内中小学全覆盖的组团式教育帮扶目标。

    延边州对口帮扶虽然启动时间不长,但是势头喜人。据延边州教育局副局长黄泽峰统计,宁波提供无私援助,全方位协作,全要素支持,迄今已实现互访对接120余人次,惠及1.2万名教师,得到资助976万元。

    丽水市是宁波市在省内的对口支援对象,这些年“问海借力”,教育发展迅速。在点对点帮扶过程中,今年重点做好名师名校结对培训、教师支教、学校结对交流、项目资助等工作。仅2019年,已到位教育资助资金250万元。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职业教育在对口援助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不少建档立卡贫困学生通过以“1+X+1”等模式,到宁波学习技能,参加企业实践培训。以贵州到慈溪学习的中职学生为例,他们在企业的实习工资能拿到4000余元。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