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都市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19年10月23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张41年前的老照片勾起一段难忘回忆

照片中的“红领巾”昨日再相聚

“小时候盼望的好生活如今都变成了现实”

余德富老先生拍摄的老照片。

余德富

    “没有想到,一转眼41年过去了,我已经50岁了。看看当年自己戴红领巾上学的样子,都不敢相信那是自己。”昨天上午,陆飞舸指着照片中的自己告诉记者。

    陆飞舸拿着的照片,是一队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正列队前行,前边的小姑娘拿着一个喇叭一样的东西,几个小家伙神气地跟在后面,背景是一堵看起来有些久远的墙。而陆飞舸就是其中的一员。

    □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俞珠飞 摄影 林银海

    一张41年前的老照片勾起一段难忘回忆

    说起这张照片的来历,今年80岁的余德富老先生告诉记者,那时的他是宁波地区群艺馆工作人员,负责摄影,在为县(区)镇、乡培训摄影技术的同时,还自己拍摄照片,因此经常奔走在宁波城镇街道、乡村小径。

    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是1978年6月的一天,他刚好路过宝幢,在街上偶遇小学生晚呼队。“晚呼队是从东边往西边走,他们前面的路边有一堵墙,是江南典型的马头墙,非常漂亮,我就找好了这个角度。”余德富说:“等他们走到那堵墙边,我就马上按下了快门。”

    余德富说,他那时用的是国产海鸥牌DF135相机,是单位配的,要好几百元钱。余德富老先生的摄影生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用相机记录下了无数个历史的瞬间。他的照片成了宁波历史发展的宝贵影像资料。在近日鄞州区举行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图片展时,这张照片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此时,离拍摄时间已过去整整41年。

    几十年来,照片中的主人公一直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张照片存在。直到10年前,余德富参加同学会,联系上了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大家才知道他一直在拍照,而且家里保存了好多老照片。一天,几个同学上他家,翻起了这些老照片。突然,有一个同学惊叫起来:“这不是我儿子吗?”那人就是照片中第4个小学生陆飞舸的父亲。

    余德富这才知道照片中的主人公原来是宝幢公社(现属五乡镇)永乐小学的小学生们。

    “大家都很惊喜。”余德富说,于是他找出底片,按人头洗了10张,交给了老同学,让他通过陆飞舸转交给其他人。

    小时候盼望的好生活如今都变成了现实

    昨天上午,照片中的部分主人公相聚在五乡邵逸夫小学(前身为永乐小学)。陆飞舸说,照片中从左到右依次为:张志隽(拿着话筒)、胡莹、何文妹、陆飞舸、史璐、张维君、刘莉、陶京、李洋、傅国贝,他排在第四位。 在此之前,他并不知道有这张照片,后来看到之后,一下子感到岁月被拉近了,很多回忆都涌上了心头。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41年后的今天,这10个人已是50岁左右。时间的流逝,也让他们大多中断了联系。因为这张照片的出现,同学们又一个个接上了头。“除了傅国贝,怎么也问不到。”陆飞舸说。

    这9个人中,4个去了外地,其中1个在国外,5个还在宁波。有的是做生意,有的在企业工作,还有的是大学老师,岁月虽然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但是依然保持着阳光向上的心态。

    对于他们当时走在街头,为什么领头的还手拿喇叭?陆飞舸说,那叫“晚呼队”。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因为宣传效果好,成为那个时期重要的宣传形式,上世纪80年代后逐渐消失。

    “那时候,我们每天戴着红领巾,沿着老街宣传,是我们的‘规定动作’。”陆飞舸说:“每次上街,可神气了,非常的骄傲,毕竟那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资格的,能被选上是非常不容易的。”

    照片中的另一位主人公刘莉告诉记者,这张老照片让她们感怀很多。那个时候,大家的家庭条件都不好,一直都想过上好的日子。如今40多年过去了,小时候盼望着的好生活已经变成了现实,有房有车,还能美容保健……能够生活在当下,感到很幸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