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爱心宁波1001个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鄞州东吴镇捐献遗体蔚然成风
网友发求助帖得到“神奇”帮助
市民爱心助学12年不离不弃

大爱宁波

沈军

    12个人登记捐献遗体和器官

    36人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一群“捐献自我”的人

    “反正人过世之后都是回归大自然,我还能为社会做点贡献,这不挺好的!”宁波鄞州东吴镇南村村民徐能祥,乐呵呵地拿出“荣誉证书”给记者看。80岁的他两年前登记遗体捐献,今年9月底,他身患重病且双目失明的老伴也登记了遗体捐献……

    如此大爱,近两年内在东吴镇越来越多。记者采访发现,这个人口仅两万多的乡镇,目前已有12个人登记捐献遗体和器官,有36人登记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记者 陈善君 通讯员 朱静 文/摄

    八旬老人登记捐献遗体 老伴也跟着捐献

    11月6日,记者来到鄞州东吴镇南村,穿过一条民房弄堂,便到了徐能祥老人的家,一幢二层民房。徐能祥和老伴坐在门口晒太阳。

    徐能祥今年80岁,老伴76岁,都是土生土长的东吴人。前些年老伴患上肺癌,又因为青光眼而失明,从此徐能祥就承担起了照顾老伴的责任。

    “人最终都是回归大自然,还是简单点,不用麻烦,能为社会做点贡献,这不挺好的!”说起捐献遗体,徐能祥显得很轻松。2017年,他听医生聊起捐献的事,觉得挺好。随后跑了行政服务中心问了地址,又跑去宁波市和鄞州区的红十字会,登记捐献了遗体。

    身患重病的老伴谢金萍也有此意,但是因为需本人到场就拖下来了。后来鄞州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告诉他,行动不便可以到镇里办登记,于是今年9月底,徐能祥和女儿陪着老伴一起来到东吴镇红十字会进行了登记。他们成了少有的夫妻俩都登记捐献遗体的家庭,红十字会也给他们颁发了“荣誉证书”。

    身患重病的老党员

    登记捐献遗体回报社会

    在东吴镇天童村,还有一个登记捐献遗体的老党员,他叫王金祥。年近六十的王金祥20多年前,在村办企业做过车间负责人,也在那时候加入了共产党。

    今年上半年,他因为身体不适,检查发现患上了白血病,村镇干部得知这一情况后,为他争取到了“拯救生命”慈善救助,还上门看望。

    “现在国家发展得好了,看病也有保障,不像以前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他是个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没什么好回报国家的,就希望把遗体捐献给国家做医学实验……”王金祥的妻子告诉记者:“家人都尊重他的想法。”

    此后,王金祥要求家人帮他打听捐献如何办理,今年10月份,东吴镇红十字会的负责人上门来给他做捐献登记。

    记者了解到,东吴镇之前有一名阮先生登记了捐献遗体,今年8月份成功捐献。

    已累计有12个人

    登记捐献遗体和器官

    东吴镇红十字会秘书长朱静介绍说,最近一两年来,东吴镇登记捐献遗体、器官以及造血干细胞的人特别多。这对一个人口仅2万多的半山小镇来说,可谓是大爱涌现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东吴镇登记遗体捐献的有5人,其中今年就有2人;登记器官捐献7人,其中前年和今年各有1人成功捐献;而登记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总共有36人,其中仅今年就新增了5人。2017年东吴卫生院医生袁永国,作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成功完成了一次捐献。

    “我们乡镇不大,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打破传统思想,主动捐献自我,这体现了一种社会文明,这些大爱之人的精神难能可贵!”东吴镇副镇长钟维红如是说。

    

    老人救命机器出故障

    求助帖得到陌生网友援手

    一个守望相助的故事

    “阿军,阿军,SJ312329是你的网名吧?又出去做好事不留名了?你被人‘曝光了’。”11月1日中午12点,国网余姚市供电公司临山供电所餐厅里,高压班的沈军师傅被同事一把拉住了。同事拿出手机,沈军这才知道自己成“网红”了,面对同事的表扬,他还有点不好意思。到底是怎么回事?

    □记者 戴晓燕 通讯员 孙玉晶 吕洪波 马顶铃 文/摄

    老人救命机器出故障

    网上求助得到“神奇”帮助

    同事给沈军看的是一条被当地一APP置顶的感谢帖,发帖人是上虞的高女士,事情还要从10月22日说起。

    那天清晨,高女士突然发现母亲的呼吸制氧机坏了,高女士的母亲肺部功能弱化,晚上离开这呼吸制氧机,压根就不敢入睡。

    厂家表示只能寄回厂里维修,前后得半个月时间。束手无措之下,高女士一边想着不行只能重新购买一个,一边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上网求助。

    她没抱太大的希望,谁知道10分钟后,就收到了网友回复,两人还互加了微信。而此时的沈军在100多公里外的湖州出差。

    “检查下插头。”“再检查一下管道。”“显示器现在正常吗?”通过手机,沈军远程做起了“诊断”。他初步判断,可能是电机出现了问题,同时答应免费帮她维修。

    当天从湖州回到余姚后,他就驱车赶到相邻的上虞高女士家取走了损坏的机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拆卸,沈军发现,机器里有一个轴承坏了,但这种型号的轴承,市面上非常少见。他又驱车20多公里赶到余姚城区,找了十多家五金店,才配到了轴承。

    晚上11点多,沈军终于修好了机器,当半夜三更拿到沈军送来的机器时,高女士觉得自己“神奇”地遇到了一个好心人。

    当她问沈军叫什么名字,在哪里上班时,沈军都没说,转身就离开了。无奈,高女士只能再次上网,发帖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他出了名的“爱管闲事”

    却说大家都在做公益

    11月4日,当记者问起当天的情景,沈军说,因为已经晚上了,他当时也很着急,特别是找轴承时,就怕五金店关门。

    “谁都有爸妈,换成我,肯定也急死了。又不是什么大事,都是偶然碰上的,举手之劳,被别人知道要难为情的。”沈军腼腆地笑笑,说着朴实的话。

    在同事们眼中,沈军平时“爱管闲事”是出了名的。

    “上次他陪他妻子逛街,在妻子试衣服的空隙,他还出去帮隔壁小区的老人修了开关和电灯。”

    “路上遇到有女司机爆胎,他就会下去帮别人换轮胎,我知道的就有两次。”

    “你去问问镇上那些老人家,没一个不认识他的,老人们有需要都来找他,隔三差五要上门服务。”

    ……

    他还是国网余姚市供电公司大城小爱公益团队的一员,利用自己的电力专业技术,干公益真是得心应手。

    沈军说,不是他一个人在做公益,身边的同事都在做。就拿大城小爱电力公益服务中心的志愿者团队来说,自2014年成立以来,义务维修室内线路、结对贫困学子、助力民工返乡、关爱“空巢老人”、远赴贵州望谟为三所小学维修照明线路……已经累计服务用时接近5000小时。今年的“点亮黑楼道,温暖回家路”公益项目已经为余姚城区13个小区维修亮不起的楼道灯。

    沈军师傅说:“当一件事情,身边的人都在做,你也会跟着去做,如果你经常做,那自然而然就成了习惯。”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