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甬上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19年11月17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未成年在押人员打造校园文化

宁海县获评“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宁海县形成了镇乡美丽、村村宜居、户户致富的新格局。 通讯员 供图

    本报讯(记者 王冬晓 通讯员 蒋攀 徐铭怿 徐丽)11月16日,在湖北十堰市举行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上,生态环境部命名表彰了第三批23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宁海县榜上有名,这也是宁波市首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在论坛现场,宁海县委书记林坚上台领奖并作了题为《全境“山水画”,全域“绿富美”》的宁海“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典型发言。他介绍,近年来,宁海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坚定不移地举生态旗、打生态牌,相继成为宁波市首个国家生态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去年,宁海位列全国“两山”发展百强县第2位,今年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百强县第48位。

    据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是践行“两山”理念的实践平台,旨在创新探索“两山”转化的制度实践和行动实践,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模式。宁海县依托山、海、林、泉、湖、岛兼具的禀赋优势,坚持“绿色产业化,产业绿色化”的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有效途径,形成了“千万工程”撬动乡村振兴、绿色智造集群化、美丽河湖经济带、全域能源清洁化、全域旅游富民、步道经济等具有宁海特色的“两山”转化模式。同时,该县积极壮大绿色休闲、银色养老、古色文化、碧色山泉、蓝色海湾、彩色田园、特色民宿等“七色美丽经济”,让绿水青山流金淌银。

    “治山理水”,擘画全域之“绿”。宁海持续打出环境整治组合拳,近三年关停整改200余家企业,舍弃上百亿“蒙尘产值”,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8年居宁波市首位。围绕打造绿色智造高地,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培育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整合2000多家遍布全县的模具车间和企业,采取“小企业入城、大企业进园”模式,分类入驻模具城和现代模具产业园区,成为国家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

    据统计,近5年,宁海县生态经济规模年均增长率超过10%,总量达到150亿元,占GDP的1/4,形成了镇乡美丽、村村宜居、户户致富的“两山”实践新格局。

    校园课堂搬进镇海区看守所

    本报讯(记者 郑凯侠 通讯员 沈王紫 奚悦)未成年人触犯法律被羁押于看守所后如何管理教育,才能让他们遵守监规进一步认识到自身错误,帮助他们重塑法制观念,迎接更好的未来呢?镇海区看守所把校园课堂搬进看守所,开设“八大课程”,帮助未成年在押人员重塑健康身心。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近日,记者走进镇海区看守所监区,最先听到的是朗朗歌声。“现在正在上音乐合唱课,通过学唱爱国主义歌曲,帮助未成年在押人员树立爱国主义精神。”主管未成年在押人员的管教民警韩佳乐告诉记者,镇海区看守所目前共羁押着19名正处于刑事诉讼阶段的未成年人,为了丰富强化教育内容,每天上午8点至晚上9点,镇海区看守所按时间段为他们安排八大课程:晨间诵读、法制教育、思想政治、人文历史、音乐合唱、心得交流、体育锻炼、行为训练。保障未成年在押人员尽可能多的学法律,明事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

    除增设每日固定课程外,镇海区看守所还进一步改造提升未成年监区硬件设施,创建监区读书角、文体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等区域,并配备一名具有高中教师资格证书的管教民警。

    那么,该创新管理教育机制成效究竟如何?年仅16岁的小刘(化名)因盗窃手机,殴打、欺凌等行为,被羁押于镇海区看守所。刚被关进看守所时,一头黄发甚为扎眼。民警发现,小刘的行为与其跟其父亲关系疏远有着很大关联。通过与小刘父亲的积极沟通,民警鼓励父子二人书信联络,渐渐地,父子二人敞开心扉,关系有了很大改善。而长达4个月的教化学习,也让小刘改掉了“非主流”习惯。

    据悉,镇海区看守所还与镇海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携手,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及法律咨询工作。镇海区关工委、检察等单位也会不定期来到镇海区看守所,向未成年在押人分发生活用品,并开展帮教活动,给予未成年在押人员关怀与教导。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