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益书吧成了孩子们周末好去处。 通讯员供图 |
|
周老师(右一)在与学生交流。 通讯员供图 |
周妙亚是塘溪镇中心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今年45岁,执教26年。这几年,她一直专注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家庭孩子的公益事业,她曾连续7年办公益暑托班,很多孩子都亲切地喊她“周妈妈”。 这个月初,她在塘溪自掏腰包租了一间“公益书吧”,就在公交站对面。“天冷了,孩子们能躲在书吧看书等公交车,我就心满意足了。”看着孩子们安安静静看书,周妙亚总是一脸的幸福。 □记者 薛曹盛 通讯员 郑长军 李永晓 “我想要一套四大名著” 孩子们的朴素心愿让人心酸 最近,塘溪镇塘兴路上,有一个地方特别热闹,那就是诚信公益书吧。书吧建在塘溪加贝车站的对面,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地方。这段时间,很多孩子等公交车时,都习惯在这里拿本书看一会儿。 “其实,我早就有这样的想法,就是苦于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周妙亚说,建公益书吧是想帮这些大山里的孩子。“这些孩子都很喜欢看书,但没有这样的氛围。” 每次在公交站,她总能看到,孩子们在室外等公交车,天冷的时候,他们冻得直哆嗦,刮风下雨时的样子就更狼狈了。“在这里,等一趟公交车就要二三十分钟,如果孩子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看看书,岂不是一举两得的事。” 每年新年临近,周妙亚都会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新年愿望。有的孩子想要一件心仪的玩具,有的孩子想要一个崭新的篮球,更多的孩子却写下“我想要一套书”。 “有个孩子直接写着‘我想要一套四大名著’,对城里的孩子来说,阅读可能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对这些孩子来说,却是他们期盼很久的心愿。”周妙亚告诉记者,塘溪镇没有图书馆,一到周末,这些孩子就没地方去,只能在大街上疯玩。 要让孩子们找一个能看书的场所,埋下一颗爱阅读的种子。抱着这样的初衷,周妙亚开始四处找地方。 无需押金,没有借书期限 “愿意走进来看书就够了” 周妙亚辗转问过很多地方,但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听说,这里原本开的童装店要转租了,她立马租了下来,还付了全年租金。公益书吧1.5万元的启动资金都是她一个人自掏腰包。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绘本故事到中外经典名著,从散文小说到教辅书籍,书架上摆满各种书籍,足足有1000余册。 书吧没有任何规章制度,无需押金,没有借书期限。记者看到,桌子上放着《图书阅览登记表》,孩子们用工整的字迹写下图书借阅记录。 “11月17日,《海尔兄弟》,302班;11月17日,《显微镜下的怪物》……”11月17日这一天,就有整整8条借阅记录。 “这本《格林童话》我早就想买了,但爸爸妈妈说太贵了,一直没舍得买。书吧里有很多这样的童话书,都是我喜欢的,以后我可以每周来借书,太棒了。”在公益书吧,塘溪镇中心小学302班的何同学一口气借了三本童话故事,如获至宝。 “现在每天都有四五十人来借书,周末的时候人就更多了。我不想制订任何规章制度,只要他们愿意走进来看看书,这就够了。”周妙亚说,这个公益书吧,凝聚了很多人的爱心。“为了省钱,这些墙面都是我们几个老师自己刷的。” 周妙亚的爱心举动打动了很多老师,大家纷纷加入到这场公益行动中。塘溪镇中心小学的李永晓、朱龙杰、沙磊等老师率先加入,有的布置书吧环境,有的捐书整理书籍,有的组织主题沙龙。从东南小学来塘溪支教的陆燕老师出资3000元钱用于增添书籍和沙龙其他活动的费用。 她曾连续7年办公益暑托班 书吧成了孩子们周末好去处 在塘溪镇,说到周妙亚这个名字,很多人都挺熟悉。2017年,她被评为“宁波好人”,她连续7年办公益暑托班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 早年她在塘溪镇赤堇小学任教,2016年来到塘溪镇中心小学。她是土生土长的塘溪人,执教26年,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 以前在赤堇小学任教时,周妙亚看到暑假一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无人照看,她索性把孩子们接到自己家中辅导作业。2016年下半年,赤堇小学撤并到塘溪镇中心小学,但周妙亚的暑托班并没有停,而且规模越办越大。有时候,一个暑假就要收二三十个学生。有的孩子直接喊她“周妈妈”,一到暑假就习惯往她家里跑。 2018年,本报曾报道过她的爱心故事。周妙亚把孩子接到家里开办暑托班,不收取任何费用。每天安排不同的课程,还要给孩子们准备点心和午睡。一个人忙不过来,丈夫和孩子都跟着“打下手”,连刚大学毕业的外甥女都成了暑托班的“助教”老师。 连着三年暑假,小帆都是在周妙亚的暑托班度过的。平时遇到学习上的问题,孩子都会往周妙亚家里跑。 “周老师一心想着这些孩子,暑假给孩子免费上课,现在又给孩子们建了一个公益书吧,真的让我们很感动。”小帆的母亲周女士说,一到周末,这些孩子都泡在书吧里看书。“以前,有的孩子一到饭点都找不到人,不知道去哪里疯玩了,现在大家都是在书吧找人。” 现在,公益书吧越来越热闹,周妙亚又有了新烦恼。“我们需要定期更新图书,让孩子们有新鲜感,让这个书吧能真正发挥作用。” 如果有爱心人士愿意出一份力,可以联系我们。让我们一起助力这个爱心书吧,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