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金报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19年11月2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出去
引进来

宁波教育
国际合作交流
一路高歌

蔡飞老师指导学生声乐。 王正老师供图

    走出去·宁波外事学校

    介绍微博微信

    让当地孩子欣赏中国歌曲

    写汉字,刷微信,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叫“习文”。这个男孩就读于罗马尼亚中罗(德瓦)国际艺术学校,他的目标是到宁波念大学。为更深入地学习中文,习文很快成了宁波外事学校王正老师的小粉丝。

    2016年6月,宁波外事学校与德瓦艺术中学合作,在罗马尼亚德瓦市开办了宁波外事学校海外分校——中罗(德瓦)国际艺术学校,也就是习文参与的中罗合作办学项目,而王正是2019年宁波外事学校前往中罗(德瓦)国际艺术学校授课的汉语老师。

    据悉,这也是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境外办学的首次尝试。中罗(德瓦)国际艺术学校首批参加合作项目的学生一共有23名,学的专业集中在音乐、绘画等领域。3年多来,宁波外事学校先后派了10多名教师,到中罗(德瓦)国际艺术学校开展交流教学。除了教授专业知识外,他们还在当地开讲座、办音乐会,向德瓦市的学生推广汉语、传播中国艺术文化。

    就在11月中旬,宁波外事学校蔡飞、王正两名教师抵达罗马尼亚德瓦市,并很快投入教学。蔡飞是宁波外事学校艺术教研室副主任,在德瓦教孩子们学唱歌。“罗马尼亚孩子在音乐方面比较有天赋,乐感都比较好。”蔡飞老师说,但在技巧技法方面相对随意,他会将这块内容作为一个月教学的重点。

    到了德瓦市没几天,蔡飞、王正就被邀请参加德瓦艺术中学的传统项目,在城市中心广场举行的音乐晚会。这场晚会该校已坚持了20年,得到了当地市民的追捧,参加晚会的师生及市民都相当活跃。结合当地居民的特色,王正在给孩子们上汉语课时也常常“不务正业”。

    “按照课本,一般是教些中规中矩的内容,比如场景性问好。”王正说,参与项目学习的孩子基础还不错,目前已能达到汉语三级(一共十级)的水平,她就会给孩子们穿插多一些有趣的内容。比如灵活运用最时新的词,介绍并使用微博、微信,让孩子们欣赏一些中国的流行歌曲。

    罗马尼亚的师生也非常热情,像习文这样汉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很快就与两位中国教师很亲密了,为了感谢老师们的教导和帮助,他还自荐当导游,带老师们参观当地知名的古堡。

    合作项目的发起者之一、原德瓦艺术中学校长米互特曾盛赞中国教师,“我们要跟中国学习课程规划,来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的经验。”

    “有幸两次访问中国,尤其是到了宁波,深入了解了中国教育系统的体制是如何运行的,学了一些有效的管理方法。”中罗(德瓦)国际艺术学校所在的胡内多阿拉省教育厅厅长玛丽亚也表达过类似的赞誉,她说,“我也去过其他国家,相比之下,中国的教育质量和管理理念更先进,同年龄段的教育质量也远高于其他国家。”

    走出去·浙江纺织服装职院

    宁波学子的作品

    在英国利物浦美术馆展出

    国际化办学中,走出去与引进来很多时候相伴而行。对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中英时尚设计学院副院长于虹来说,从2012年至今,一直行走在国际化办学之路上,走出去过,引进来过,最终却是推动文化与教育理念的双向交流,更高水平地武装自己、教好学生、办好学院。

    “中英时尚设计学院是2014年通过省教育厅批复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那之前,我去英国合作高校索尔福德大学任教一年,充分感受英方的教学模式和质控体系。之后,整合双方优势,共同探讨适合国际办学的体系,实现双方学分互换互认。”

    在英国一年,以及之后英方老师来宁波任教,让于虹比较感动的一点是,英国学校对教学质量的把控,说到底是不轻易放弃一个学生。比如有的学生虽然学了服装设计,但认为自己并不喜欢,只喜欢打游戏。这个时候,老师就会说:“打游戏好啊,我看看,游戏里的人物,他们的服装都有什么特色。”在于虹看来,英方的老师很善于寻找学生的兴趣点,并就此与学生开展沟通,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今年6月1日-9日,中英时尚设计学院的李京晓老师受英国索尔福德大学邀请,带领16级5名同学,赴英国参加索尔福德大学毕业作品发布会及交流学习。这是学院第二次受邀参加索尔福德大学毕业作品发布会。“我们每年会派一名老师去英方学校,教样板和工艺课程,并指导大三的毕业设计。之后,英方学校会邀请该老师一起参加伦敦时装周。”于虹介绍。

    不仅如此,中英时尚设计学院的学生还连续两年在英国利物浦开放之眼美术馆展出自己的作品。“这是非常难得的受到当地学术圈认可的机会,2018年国内一共只有四所高校登上开放之眼美术馆,我们是唯一的高职院校。”对此,于虹有点自豪。

    今年4月,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国际化办学又有了新突破。学院与胡内多阿拉省杨库学校在罗马尼亚正式成立“中罗丝路工匠学院”,准备开设服装设计、工业机器人和美妆等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目前,已经开设了“国际班”,并派遣2名教师赴罗执教。

    教工业机器人的何元峰是两位老师之一,他到杨库学校以后教的是C语言编程和单片机相关内容。“学生和老师对中国都很感兴趣,很愿意和我们交流,我印象深刻的有一位叫丹尼尔的同学,一有时间就来找我们聊天,告诉我们罗马尼亚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同时问中国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我有时候都被他问怕了,比如他对扬州炒饭很感兴趣,就会问我扬州炒饭怎么炒,味道到底怎么样。其实我自己也不会做。”何老师笑着回忆。

    丹尼尔还会告诉他,罗马尼亚的网购没有中国发达,所以买电子元器件都比较贵,通过跨境电商购买就会实惠很多,但是中国过去的船要60多天,时间实在有点长。“有一次,我们另一位老师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现场展示了研磨,结果丹尼尔觉得这个实在有点麻烦,他切了一小块墨回家,拿温水泡了,第二天兴致勃勃拿着泡开的墨水来找我们,说这样方便多了。”

    “作为第一批老师,虽然我们只是进行了短时间的教学探索,但是我觉得很有意义,相信随着丝路工匠学院课程体系的完善,将更有利于增进两种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何元峰说。

    ●链接

    企业走到哪里

    教育服务

    就走到哪里

    走出去,向世界贡献宁波智慧。作为国际化港口城市,宁波教育带着与生俱来的开放基因。

    这其中,职业教育,是“走出去”的典型。从2007年开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商务部援助发展中国家的项目,跟随中国企业一同走出国门,奔向世界,探索产教协同“走出去”的新路径。作为全国唯一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基地”,至今年11月13日,宁职院已承办133期援外研修班,共有116个发展中国家的3000余名政府部门、机构、院校、企业主管等学员参训。

    2017年6月,宁职院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宁波市教育局倡议成立了全国首个“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来自全国100余家高职院校、企业和行业组织先后加入。几年来,联盟单位牵头并参与老挝、卢旺达、缅甸、也门等国的职业教育项目整体规划,以技术、服务、标准及理念的输出,推动中国职业教育顶层设计与整体解决方案的输出。

    技术、文化、外交,宁波教育援外培训的类型日趋多样、层次不断提高、影响力日益提升。

    职业教育和产业依存度较高,企业走到哪里,教育服务就走到哪里。秉持这样的原则,宁波引导和支持院校探索多种模式的境外办学。目前,全市高校共设立了7个境外办学机构,分别是中罗(德瓦)国际艺术学校、中非(贝宁)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中斯丝路工匠学院、泰国丝路工匠学院和中罗丝路工匠学院等。

    如今,宁波教育在很多国家已经是一块响当当的招牌。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