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育儿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19年11月2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蛟川书院到镇海中学再到北大
“学霸”家长谈教育理念

家长应做菩提祖师
而不是唐僧

    看到金报明年将全面转型为《现代金报·宁波教育》后,做金融工作的叶先生给记者发来微信留言:“听说你们明年专业做教育了,这个非常有意义。我家孩子原来是蛟川的,现在在北大,经历的比较多,接触的人也比较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想和你们交流下。”

    一交流才发现,叶先生不仅有一个一路从蛟川书院到镇海中学,再到北京大学的学霸儿子,更重要的是,在陪伴儿子的过程中,他一直在思考:对待孩子,家长该做西游记里的唐僧还是菩提祖师?

    □记者 王伟

    “和孩子相处,不建议家长说太多管太多,只要在关键时候教会孩子方式方法和规则,并做通孩子的思想工作,就不要再去多管了,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去经历。管什么不管什么,对家长来说是一门学问。”

    家长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

    叶先生的儿子小叶同学,中学六年经历颇为复杂。小升初千军万马闯过独木桥,如愿进入蛟川书院后,初一第一学期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期末考试整体排名堪堪中等水平。然而到了初三,小叶同学以全校20多名成绩的身份考入镇海中学,进步可谓明显。

    可是,高一入学考,小叶面临班级排名倒数的窘境,自信心大受打击。幸好,他再一次逆袭成功。高考前,小叶同学以镇海中学综合成绩第九的实力,收获了北大博雅计划的面试资格,且以全省高考理科31名的成绩考入北大。如今的叶同学,已经是北大四年级学生,又将面临人生的选择。

    儿子临近大学毕业,但叶先生依然执着于对家庭教育的思考。

    就在接受记者采访前几天,一位蛟川书院的家长找到他,交流孩子成长之道。叶先生说,自己曾经很喜欢发表一些关于教育的看法,朋友圈有些孩子家长看到了就会找他聊一聊。而他也不会藏私,从身边案例到自己的思考,总是一说就说很多。

    “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长要试着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陪着孩子去做,或者说服孩子让他自己去做,一旦他开始做了,我们就不要管太多管太细。孩子会自主学习了,家长就能享受意想不到的成果,否则我们永远放不了手。”

    孩子遇到问题怎么办?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叶先生有个体会: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

    “我儿子小学时有个不好的生活习惯,一回家脱了鞋子就不愿意穿拖鞋,穿着袜子到处走,总是把袜子弄得黑黑的。刚好当时他学习上也有点粗心大意,原来数学底子很好的,但做题也好、考试也好总是会出差错。我当时就和他定了个规则,一起进行习惯培养。我记得我和他各自为对方列了需要坚持的五条,做到了有奖励做不到有惩罚。他的五条包括早上自己按时起床、回家及时换上拖鞋、数学作业不出差错、错几题将取消游戏时间等等。我的五条包括在他睡觉之前不看电视、不玩手机等等。两个月训练下来,很长时间数学没有考到100分的他,考了100分。”

    养成好习惯后,小叶同学数学成绩上去了,也让他产生了良好的自信,其他学科成绩稳步提升。

    初中阶段,小叶同学还有一个短板是长跑,一开始跑步很差,不及格。怎么办?“我告诉他我以前体育也很差,但只要每天去跑,坚持训练两个月,肯定能跑进80分以上。”接下来两个月,父子俩一起训练,成绩果然如此。

    怎样找培训班和老师?

    如今的家长,总是焦虑该给孩子报几个培训班?找什么样的培训学校和老师?如何安排时间和路线更加经济?对此,叶先生觉得自己有些不得不说的想法。

    “我接触过一些家长,他们会认为自己付了钱,花了时间送孩子去各个培训班,就是尽了家长责任,如果孩子还是学不好,那就是孩子的问题。这实际上是家长在推卸责任,家长要做的是,了解孩子的现状和想法,和孩子一起找到问题所在,鼓励他,和他一起想办法。而不是多报几个培训班。”

    中学六年,除了学校里的兴趣班,叶先生基本没给儿子报什么课外学业培训班。作为化学特长生,小叶同学一开始对自己的规划是在化学上深入钻研,通过竞赛获奖,进入心仪的大学。然而现实却是,花了大把时间的化学并没有如预期般理想,其他课程又因为不够投入影响了成绩。

    “当时我感觉到了问题,但是儿子还是想在化学上做一些尝试,我也不知道如何去做。于是,我们就找省内化学竞赛最好的一位带队老师去取经。”

    结果,叶先生和小叶同学在这位老师家楼下,听老师讲解了对于兴趣班的认知。

    虽然每周一次去上化学培训班,比其他人的培训班花在路上时间更长,但叶先生觉得这个时间花得值,因为老师讲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治学的态度。后来,小叶同学慢慢调整了自己心态,不再执着于竞赛,化学之外也投入更多精力在其他学科上。

    事半功倍

    抓住孩子

    心灵悸动的机会

    “这位老师告诉我,如果以竞赛成绩作为目标,想法就有问题。兴趣班是为了培养兴趣、追求真知,激发学习中的热情。这一点,对我和儿子影响很大。”

    叶先生说,这些年他遇到过不少中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有的家长和孩子像冤家一样,亲子关系非常紧张。在叶先生看来,作为初中生的家长,不应该再管得太细太碎、随时随地为孩子做好决定,而是应该充分尊重孩子意愿,知道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可能会取得不一样的效果。

    为此,叶先生讲述了一个杭州一所高中的经典案例。曾经有一名学生,在全校570多人中排名大概500,化学兴趣班学了三年,成绩也不是很好。但是老师跟他说,兴趣班不仅仅是为了成绩,更主要是为了兴趣。高考结束,这名学生没上重点线,父母就决定送他去美国读大学。就在那个暑假,这名学生感觉到了对父母的愧疚,因为自己的原因让父母花更多钱送自己去美国读大学。那个暑假,他看了四本化学书,做了五本笔记,提出了300多个问题。然后,他自己查资料解决了100多个问题,又找到原来的老师,老师为他解决了60多个问题,并对他说“以后只要自己独立解决任何一个问题,肯定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到了美国,一开始他只是在普通大学学习,但是他的化学专业成绩非常突出,没多久,他所在美国学校的两名教授,联名写推荐信将这个学生送到哈佛,因为这两名教授觉得这个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已经远远超过了老师想让他学的。

    采访最后,叶先生说,其实最需要培训的,是针对家长的培训。“也希望金报明年能在教育方面,发出更多的声音。”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