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汪锋在近日举办的“破解之道:透视中小学读写教学的热点与难点”论坛上,发布了《中小学读写现状调研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近七成中小学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低于1个小时。(12月2日《中国青年报》) 《报告》显示,约89.4%、90.4%受访者分别对阅读、课外读物感兴趣,79.4%的受访者喜欢写作,此外,约81.8%的受访者表示有丰富的读物可供阅读,78.9%的受访者家中藏书较多,86.8%的受访者可以自由选择读物,69.4%的受访者会经常买书。可见大多数中小学生既不缺乏对阅读的兴趣,又有丰富的读物可供阅读,但却有近七成中小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低于1个小时。 这就显得有些矛盾,有兴趣又有条件读好书的中小学生,却普遍欠缺阅读时间,这背后原因耐人寻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中小学生的学业压力仍然过重,学生大部分时间要用于做功课、写作业,怕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家长,还总爱把孩子往培训班送,寒暑假期间,很多孩子也难以享受假期,要忙于奔走于各种培训班之间,这就让学生没有太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同时也要看到,目前不少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网络游戏、短视频等,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课外阅读的时间。 课外阅读的好处不少,要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茁壮成长,让孩子多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能力至关重要。首先,要保证孩子有更多时间用于课外阅读,从学校到家庭,都要为此努力,如学校要削减繁重的课外作业,给学生“减负”,家长则要认识到课外阅读的好处,更要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先做到“己身正”。对于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问题,需要家长、学校形成合力,进行封堵,网络运营商也要完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等,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这样也才能防范手机、学业压力等抢走了孩子们宝贵的课外阅读时间,把被浪费、被“挤占”的时间还给孩子,给孩子“挤出”更多课外阅读的时间,让孩子能够更好成长。 戴先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