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生在参加移动机器人赛项。 由宁波市第二技师学院供图 |
职业技能大赛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就好比是普高学生的高考,极为重要。记者了解到,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2021年将在上海举行,为在全国范围内挑出各赛项的顶尖选手,全国各省(市)的选拔赛已陆续启动。那么,技能大赛选拔赛到底是如何进行的,记者昨天到现场探访。 □记者 徐叶 通讯员 高源 宁波种子选手参加13个赛项 昨天,宁波市的选拔赛在甬城四所职业院校同时进行,赛程为一整天。该活动由宁波市人力资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宁波技师学院、宁波第二技师学院、宁波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承办。 经前期预报名,一共开展数控车工、电气装置、移动机器人、网站设计与开发、3D数字游戏艺术等13个赛项的选手选拔。记者了解到,因参赛选手的年龄上限为22周岁,我市不少中职学校、高职高专、本科院校都派了学生参加。选拔赛标准基本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每个项目的裁判长则来自全国各个城市。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宁波第二技师学院,这里开展的是移动机器人、商品展示技术、3D数字游戏艺术等三个项目的选拔。每个赛项参赛的人数并不多,仅几个人,但他们都是各校的佼佼者。 按照世赛标准,有些赛项长达3天赛程。即便已按比例“浓缩”,此次选拔赛的赛程依然很长,分别要持续3-9个小时。 记者在宁波第二技师学院看到的三个赛项,时长比较“逆天”,都需要7小时及以上。按规定,从一早7点半入场开始,选手们都不能离场,连吃饭都是在场地里完成。而来自各校的指导老师,就像陪考的家长似的,全程没法和孩子做一点交流。 裁判长夸赞“宁波实力” 12月5日下午两点半,记者参观了“商品展示技术”赛项。该赛项分前期调研、方案设计、实施前准备、实施阶段四个模块。4名选手围绕“我的梦”这个主题,在长宽高分别为1.2米、1.2米、2.4米的展示柜内创作。 她们可选用的物料很有意思:一个轮胎、一个行李箱、一个枕芯、一个撞色斜挎包……从零散的物件,到具有营销功能的商品展示,不仅费脑还费力。 宁波第二技师学院的参赛选手马嘉璐,虽然年仅18岁,但是已经有两年多的艰苦训练。她的指导老师胡蓝予、吴圣洁称,想要参加世赛,光凭个人爱好是不够的,最终坚持下来的孩子都是具有强大意志力的。“很多女孩到最后都成了女汉子。”胡老师说,训练刷油漆时手臂上会绑沙袋,训练心理素质时老师甚至偷偷拉电闸,特别考验学生对突发情况的应对。 “宁波选手与世赛标准的对标程度还是很高的,实力不错。”来自山东的赛项裁判长赵静说,相比欧洲选手,中国选手在设计展示方面并无优势,但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一名广州女孩拿到了银牌的好成绩。这届中国选手是冲着金牌去的,所以选拔标准也特别严苛。与往年的选拔赛不同,今年的选手直到进入赛场前一秒都不知道任何比赛细节,包括比赛用的物料都是现场拆包裹的。 除了“商品展示技术”赛项,像这几年新设的“移动机器人”“3D数字游戏艺术”等,中国选手都已在世赛中拿过奖牌,甚至金牌。按照比赛规则,每次参加世赛的代表每赛项只有一名(队),近年来也有宁波选手在世赛中获奖。 据了解,宁波职业院校的技能实力一直都比较强,长期以来都走在全国前列。宁波本土的师资,不仅有高规格比赛获奖选手,还有高学历“海龟”,对宁波学生冲击世界大奖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在选拔赛中胜出的学生还将经历省、国家的层层选拔、集训,最终的奖牌分量极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