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励月莲 |
微卷的短发,含笑的眼睛,见过象山新桥学校励月莲老师的人,都会被她的温柔吸引。站在这位说起话来总是面带微笑、温声细语的老师身边,总让人如沐春风。 学生们聊起她,说得最多的是“我们励老师非常温柔”;班级家长说“励老师经常和我们沟通孩子的成长”;校长及同事亲切地喊她“月莲姐”……个个脸上都洋溢着自豪。 这份使人“自豪”的力量从何而来?他们有很多话要说。 励月莲 43岁 象山新桥学校初三社政老师 【家委会推荐理由】 在漫长岁月里不慌不忙,在纷繁复杂中不忘初心,在喧嚣热闹中守望宁静。温柔而热心的励月莲老师,二十年扎根基层,坚守三尺讲台,传递着知识与希望。 学生们和她很亲近 愿意向她敞开心扉 “虽然不是班主任,但励老师经常和我们家长沟通孩子的情况。”励妹的女儿今年升了初三,进入励月莲所教班级。 励妹告诉记者,励月莲作为社政老师,跟学生们“搞得拢”:“我女儿说励老师人很温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她喜欢上励老师的课。” “她很善于引导孩子,让他们从不喜欢读书到爱上读书。”其他家长表示,励老师总有办法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帮孩子建立起目标和自信心。 班里有一个性格孤僻的学生小刘,在课堂上总是发呆,情绪低迷,还有些厌学情绪。一节体育课上,励月莲看到学生们都在跳绳锻炼,唯有小刘呆呆地坐在旁边。 “我没有跳绳,我不好意思向奶奶要钱。”一番问询下来,励月莲得知,小刘幼时父母离异,他一直跟随奶奶,生活困苦。 励月莲当天放学后,立马去给他买了一根跳绳。第二天小刘拿到跳绳时,欣喜和感动溢于言表。 小刘落下了很多知识点,励月莲就利用空闲时间为他补课。 “你是对我最好的老师。”渐渐地,小刘对励月莲敞开了心扉,状态越来越积极,学习成绩也有了起色,并对励月莲说:“我自己也要努力学习,考上一个好高中。” 把困苦女孩带回家照顾,女孩说“您就是我的妈妈” “励老师不管是对自己学生,还是对其他孩子,都很有爱心。”得知好老师评选,家长励先康第一时间想到励月莲。但这次他并没有讲述自家孩子和励月莲的故事。 除了家长身份,励先康还是新桥镇关爱老少服务站站长。 2015年11月,励先康向励月莲提起了学校一个身世可怜的女孩。 “女孩正读七年级,从小父母双亡,由爷爷一手带大。政府、学校、社会以及服务站一直在接济着这个特殊的家庭。”励先康说,现今女孩爷爷年迈,重病缠身,已经无力再照顾和教育她了,所以想给她找个能够寄养的家庭。 看着女孩瘦弱又怯生生的模样,励月莲心生怜惜。她毫不犹豫地答应励先康:“孩子交给我,您放心吧。” 当励月莲会和丈夫、儿子以及“女儿”一起看电影时,两个孩子手里捧着爆米花,夫妻二人陪伴左右,女孩很放松,也很新奇、愉悦。生活中,励月莲会引导女孩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她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这一切,励先康都看在眼里。 “这个孩子以前比较敏感、自卑,后来越来越开朗。”励先康说,励月莲在学习、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帮助女孩,“给了她一个温暖幸福的家”。 直到2017年,女孩的叔叔把她接到上海生活。 “和您在一起的两年非常快乐,谢谢,您就是我最爱的妈妈……”临走时,女孩紧紧地抱住励月莲。 放弃公务员考录机会 一心一意做个农村教师 励月莲,1976年出生于象山新桥镇东溪村。 读小学时,语文老师布置了一个命题作文:我的理想。年幼的励月莲拿起笔,郑重地写下自己的理想——当一名教师。 她至今记得当时语文老师给她的批语:“加油,希望以后你能成为我的同行!” 1999年,励月莲从宁波大学社会科学系政治教育专业毕业。她回到自己家乡的新桥中学(现新桥学校),成为当时学校第一个本科毕业生教师。 当时励月莲大学同专业13个毕业生,在分配后的几年里,纷纷调动进城或考取公务员,唯有她至今留在农村学校。 校长戴蓉蓉介绍:“那个时代本科生回县城的很少,政府部门曾写信给月莲姐,让她去参加公务员考试,但她婉拒了,因为‘相比之下更喜欢做老师’。” 能够在农村学校默默坚守20年,没有一颗对于教育和故土的热爱之心显然是不行的。 “新桥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就想当一个站在讲台上教书育人的老师。”这是励月莲的教育初心,支撑着她一路走来。 如今,她是新桥学校初中部年纪最大的老师。 为了工作方便 把儿子接回农村读书 由于教学业务能力突出,执教20年时间,励月莲带了19届初三毕业班。承受着巨大压力,她从来没有因为辛苦动摇过。 2014年,为了兼顾生活和工作,励月莲把本可以在城区享受更好教育资源的儿子,带回新桥学校读书。 20年,她几乎是以校为家,学生在,她就在。学生们的学习、思想教育、家访、班务、校务……她事事亲手操办,样样熟稔于心。 这期间,励月莲曾担任过班主任、教导主任,现任新桥学校副校长,分管初中部教学工作。 事务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但励月莲却始终用温暖的微笑面对一切。 “农村民风淳朴,家长对待老师比较尊重,这也带给我很大信心和动力做好工作。”励月莲说。 “励老师,我家小林考上宁波大学了!”在新桥镇市场上购买生活用品时,一个往届学生的家长碰见励月莲,和她分享孩子的好消息。 励月莲开心地笑了,她觉得,这是最幸福的时刻。 ■《我推老师上封面》专栏启动征集 为了挖掘、宣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来自基层一线的“四有”好教师,本报开设了《我推老师上封面》专栏。 如果你是家委会的成员,如果你的身边有这样的“四有”好教师,那么赶紧给我们发推荐信吧。经过筛选后,我们将对相关教师、家长进行现场采访报道。 推荐要求:写上教师介绍(300字以内)、推荐理由(500字,简单描述具体事件),并详细注明推荐人和被推荐人的学校名字、联系电话,以便我们联系。 征集邮箱:xiandaijinbao@qq.com(标题上请备注“征集好教师、学校名称”字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