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第十四届(2020年)宁波市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技能大赛暨余姚市第二届职业教育展示活动在余姚技师学院(筹)开幕。此次比赛堪称职业教育的“饕餮盛宴”,16个赛点、111个赛项、7个系列职教主题成果展示,总参与人次有望达到14.5万。 根据时间表,12月23日—27日,宁波市中职师生将在16个赛点激烈角逐。 □记者 樊莹 徐叶 通讯员 王亚达 余晶晶 甘东海 陈汉春 本届大赛注入新的内涵 基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需求,大赛组委会经反复论证,确立了“机器人技术应用”“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智能家居安装与维护”等111个技能赛项。其中“面向人人”赛项由去年9项扩展至12项,学生技能赛项由去年的58项扩展到76项,教师技能赛项由去年的10项扩展为21项,宁波市中职技能大赛的内涵已经从“技能争先”升级为“普惠共赢”,努力为中职生人人出彩赋能搭台。 在传统的师生赛之外,“校企技能对抗赛”“企业现场招聘会”“宁波市‘一带一路’职业教育研究成果展”“成人教育成果展”等丰富多样的主题成果展示活动也为本届大赛注入新的内涵,折射出宁波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广度、深度与高度。目前宁波已与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建成了“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基地、丝绸之路商学院联盟等一批机构,搭建起了更高质量的全球教育合作“朋友圈”。 本次大赛还吸引了来自舟山、新疆、西藏等地参赛者111人次,台州、延边、黔西南、新疆等地观摩者300余人,规模之大、辐射之广为历年之最。 技能大赛改写他的人生 对鄞州职教中心学校毕业生谢楠而言,宁波市的技能大赛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一举将他从中考失利的阴影中拉出,一路“飙”至竞赛达人,毕业不到5年就闯出了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又是一年比赛时,谢楠怀着感激,分享自己走上竞赛路,规划职业路的历程。 谢楠,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09级机电专业学生。他曾两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毕业不到5年,就成为一家科技公司最年轻的设计总监。 职高毕业后,谢楠依靠连续两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金牌“福利”,成功进入专业对口的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深造。 大学期间,谢楠利用比赛学来的知识和经验,开始了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出色地完成学业,考取了大量专业证书,并开始自己的设计订单制作。经过努力,他通过技术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为毕业后的就业垫高了起点。 2015年年底,大学毕业的谢楠如愿进入宁波的一家公司,入职首月,就接到了一个价值30多万元的项目,需要他设计一个新的硬件设备。时间紧、任务重,“新手上路”,压力巨大。 “在一个全新领域,这个设备的开发和加工都由我完成,这样的经历之前没有过。” 谢楠说,领导也宽慰他,成败没关系,就当是练手了。不过,越是压力大,谢楠就越起劲。两周时间,他就完成了这个产品的3套设计方案,并且依靠以前比赛和实习留下的人脉与经验,顺利完成了产品的加工,当他把设计的产品第一次安装到现场时,有人向他鼓掌。 到目前为止,谢楠已在公司独立完成了多个三百万级、三个百万级、若干个五十万级别项目产品的硬件设计和加工;完成了公司形象的设计,包括网站、宣传册、logo;完成硬件设计十余项,获得了设计领域多项大奖,也为公司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记者了解到,鄞州职教中心学校每年都会出现不少“职教牛娃”,就像谢楠一样,拥有类似的挫败经历,却因技能大赛“改变命运”。“90后”宁波市首席工人王烈辉,反哺母校的“创业达人”陈野,还有未毕业就被企业聘为技术总监的“计算机能人”吴能宝,他还获得了公司50%的股份…… 技能大赛现“宁波现象” 十四年风雨兼程,宁波市中职技能大赛平台已经成为展示宁波教育品质的“形象代言人”。自2010年以来,宁波以计划单列市组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获257个一等奖、333个二等奖、333个三等奖,始终位列全国第一方队。2019年浙江省“面向人人”比赛中,我市语文、数学、英语平均分均位列全省第一。技能大赛“宁波现象”引起全省、全国职教界广泛关注。 参赛选手中绝大多数扎根宁波,快速成长为宁波社会各领域优秀建设者,成为生产建设一线技术技能改造升级的骨干,成长为名副其实的“技能标兵”和“技术能手”,为宁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光发热,为助推宁波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阵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