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一生学习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1月0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现省级学习型城区创建全覆盖

宁波走出一条特色终身教育之路

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受访者供图

少儿写诗词。 受访者供图

    信息时代,随时随地“充电学习”,已经成为潮流。目前,国内已有上百个城市先后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目标并进行实践探索,其中宁波不仅率先成为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联盟成员单位、全国首批学习型城市建设监测城市。昨日,记者从教育局了解到,宁波实现全市省级学习型城区创建全覆盖。

    短短20余年的建设,宁波走出一条具有宁波特色的终身教育之路,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样板”。

    □记者 樊莹 通讯员 余晶晶 陈鸿洋

    终身教育宁波已经“法”定

    宁波市建设学习型城市起步早,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了。当时,全市在青少年校外教育的基础上,启动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并确定15个街道(乡、镇)为社区教育实验基地,鄞县成为教育部首批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

    2001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目标——“逐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城乡社区教育”“逐步建成‘学习型城市’”,让想学习的老百姓都有学习的渠道。

    面向老年人的社会教育,2009年宁波市依托宁波广播电视大学正式成立宁波社区大学,明确宁波社区大学的“业务指导中心、信息交流中心、资源开发中心、社区培训中心和理论研究中心”五大功能定位。

    随后在2011年,市教育局专门拨出500万元专项建设启动经费,支持宁波社区大学创办老年教育中心。作为教育系统内第一所普惠式的面向普通老年市民的老年教育中心的创办,吸纳更多老年人群参与终身学习。

    “互联网+教育”的飞速发展,使学习型城市建设得以超越时间、空间、资源的限制,延伸到更广泛、更细化的群体。

    截至2019年11月底,宁波市级和县(市、区)级面向市民搭建的数字化学习服务平台,已建有网络学习资源27409讲,受惠人群达到154.7万人。

    短短二十余年,宁波市的学习型城市建设已探索出具有本域特色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目前全市已拥有4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2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4个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省级学习型城区创建率达到100%,有较为完整的市、区(县、市)、街道(镇乡)、居(村)四级成人继续教育体系(社区教育体系),形成覆盖城乡、面向市民的终身学习服务圈。

    此外,宁波还是全国首批学习型城市建设联盟成员、全国首批接受教育部监测的八个城市之一,并制定《宁波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促使学习型城市建设进入“依法治学”的轨道。

    形成“处处可学”的学习氛围

    建设学习型社会,最困难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如何克服它,宁波找出具有创新外延的模式——城乡一体共建共享策略。

    2009年,宁波市先后出台《宁波市城市社区布局规划》和《关于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对城乡社区的文体设施建设标准、配套服务内容作了规范和统一,为城乡学习型社区建设共同发展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利用宁波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的辐射功能,加强数字化乡村建设和乡村社区数字化学习。国内首个农村社区终身学习研究所落户甬城,因地制宜实施“菜单式”“订单式”“定向式”“创业式”等多种培训形式。

    “我们希望,通过创建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楼宇等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共同体,进一步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推动群众树立起学习自觉和学习自信,为形成学习型社会创造条件。”接受采访时,宁波市教育局终身教育与民办教育处、宁波广播电视大学终身教育处相关负责人相继表示。

    目前,全市创建市级以上终身学习品牌达到百余个,形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氛围。

    未来十年,宁波计划将学习型城市建设综合指标率先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率先成为人力资源强市。在不久的将来,宁波有望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 “学习乐园”“创新故园”“生态花园”,并确保1公里以内有居民(村民)学习点,3公里以内设有社区(农村)学习中心,5公里以内有城乡学习指导中心,基本形成城区“10分钟学习圈”,乡村“30分钟学习圈”,实现城乡覆盖、全民共享的学习服务平台搭建。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