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钟婷婷 文/摄 通讯员 陈云松 林华烨)剪纸、刺绣、扎染、盘扣、手绘团扇……宁海城中小学花了三年时间,将这些传统手工艺术融入学校的劳育课程中,唤醒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喜爱,拉近孩子与宁海非遗“十里红妆”的距离。 日前,这所学校举办了一场以“十里红妆”为主题的迎元旦活动,300多名学生代表穿上喜庆的传统服装,用一双双稚手展示“非遗”传承成果。 场地虽不大,布置却别有一番风味。马头墙、黄菊花、红福字,演绎出一派喜庆、吉祥、典雅“中国风”。学生们穿着喜庆的传统服装,席地而坐,三五一群,用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展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 东边,有团扇、刺绣、书法展示,“小绅士”们水墨泼洒,自成意趣;西边是“十里红妆”国画、剪纸展示,“大家闺秀”们一针一线,低头摆弄间花朵已跃然布上;灵巧的小手拿着剪刀,咔嚓几下,便剪出了“喜”字。大家专注的神情,娴熟的技艺,精彩的作品,引得师生驻足观看,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此外,学生们还用古筝、陶笛、古琴等传统乐器演奏传统曲目,悠扬悦耳,为现场增添了浓郁的古典气息。 在扎染展示区,小染匠们干起扎染活也是有板有眼。他们七八人一组,在长达9米的扎染布上现场作画,画的正是宁海非遗“十里红妆”。在学校后院,学生和孩子们将创作完成的作品,放在染缸里扎染。 “他们身上的头巾、围裙、用扎染布做的屏风,都是孩子们自己做的。”宁海县城中小学校长王海虹说,“这次活动,是当地国家级非遗十里红妆文化元素与学校教育结合的一次成果展示,不仅让学生与传统文化亲密接触,更为全体师生搭建了展示各项才艺的舞台。” 王海虹告诉记者,在不断实践中,已经有一些细微的变化发生在孩子身上,让人十分欣喜。“比如刺绣,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学生的性子变得更沉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