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一下子成为了冬日里的暖心话题。 “必须牢牢树立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的理念,切实减少对中小学校和教师不必要的干扰”一句,给出了教师“减负”的真正目的:把教师从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时间交还给教师。 教师减负怎么减,我们听听业内人士是怎么说的。 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老师 王明良(作者系北仑区教育局局长) 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个热词叫作“减负”,对象主要是学生。但近日出台的《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让教师减负成了新的热点。教师的“负”到底在哪儿?为什么“重”? 教师负担过重,我认为是指工作范围内的负担大。 为何说负担大?以工作强度可能稍微较轻的小学老师为例,他们的日常工作包括早读、自习和3节左右的日常课。当然,如果只是上上课、批批作业,也无从谈压力过大,老师们还有各种检查:备课笔记、听课笔记、班主任工作手册、班会课记录表、作业本检查等教学检查,当然了,总结和计划这些也少不了。从教育机关和学校角度来说,不能说这些检查不合理,因为这是对教师工作成绩、工作态度的一种量化评价,不查就没法检验教师工作态度和积极性。除了“查”,还有数不清的“训”。教师的教育知识和教育技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位有文化的乡村教师可以凭借青年时代所学的知识扎根偏远地区好几十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教师也需要成长,新的知识和技能、更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出现,教师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巨大。所以,网络培训课程、外出培训、日常听课培训成了教师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环,一个不培训的教师,一定是成长不快的,而培训需要的大量时间精力,需要教师用私人的时间作为弥补。 此外,处理各类劳心劳神的学生问题,回复家长的咨询等,都是每个教师必不可少的“日常”,跟一位家长沟通一次就花掉一个小时已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以上,我认为是教师工作职责范围内的负担,肩扛这些压力,我也认为是合理的,人民教师应该有这样的担当。 为什么老师们都觉得“负担”太重了呢? 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额外工作负担过重,各种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等事项名目多、频率高;各类调研、统计、信息采集等活动交叉重复,有的布置随意;有些部门和单位在落实安全稳定、扫黑除恶、创优评先等工作时,经常向学校和教师摊派任务,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占用教师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这些才是教师压力大的真正来源。举几个大家都有切身体会的事情作为例子,如种类繁多的进校园活动,各级各类的行政会议等。这些事务大多和老师无关,但因为他们综合性强的特点,需要在学校这样的基层单位进行宣传,压力就转移到了学校老师身上。所以你很少有听到学校老师抱怨课时多、作业多,但经常能听到“杂七杂八”的事情多,占用了老师们大量的工作和业余时间,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度。这才是让老师们“叫苦不迭”的根源所在。 我们该怎么帮教师减呢? 中办、国办下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以来,我们在组织学习讨论的基础上,目前正在贯彻落实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严控外部因素干扰学校教育教学,减轻教师不必要负担。 北仑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意见》,建立各类教育“进校园”活动清单制度和审核备案制度。严格控制进校园活动数量,提升活动质量,回归进校园活动本质。 二是积极推动教育系统“最多跑一次”“最多汇报一次”改革。 明确职责,简化程序,完善钉钉等审批流转平台,让基层办事、汇报工作最多跑一次,甚至不用跑,不断提高机关办事效率,进一步提升教育局机关服务学校、服务基层水平。 三是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方便数据报送和审批。 利用“问卷星”平台,实现各类人事数据线上报送,自动汇总。充分运用办公系统,实现党建活动、工会疗休养、业务培训等外出审批和经费报销线上一步操作。 四是精简各类文件、会议。 我们对发文数量实行年度目标管理,强化发文统筹,严控发文规格和范围。严格管控会议层级、规模和参会范围,改进会议形式,推行视频会、现场会和“多会合一”。明确每年4月和11月为无重大活动月,每周一、周四为“无会议日”,除重大、紧急事项外,不召开面向基层的全局性会议。 下阶段,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拟开发“教育综合管理平台”,整合多个业务平台,确保一次采集多次使用,争取解决基层数据多头报送、重复报送问题。二是建立督查、检查、考核、评比年度计划和审批报备制度,改进督查检查、考核方式方法,坚持清单管理,坚决杜绝机械式做法。三是严格控制“一票否决”事项列入督查、检查、考核、评比活动。四则注重通过督导评估检查随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解决基层迎检痛点、执行堵点。 衷心期待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示范引领下,通过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切实减少对中小学校和教师不必要的干扰,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