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1月0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减负and提质
一个都不能少

    不光要减面上的“负” 也要减心里的“负”

    庄开刚(作者系龙赛中学校长)

    为教师减负的“意见”发布,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个大好消息。这是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全社会尊师重教的具体体现。

    所谓教师负担过重,指的是教师的非教学任务过重,导致教师身心疲惫,职业倦怠,职业幸福感不强,教育教学效益差,更严重的是导致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紧张。

    减轻教师负担,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全盘规划,我认为至少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去考虑。

    宏观上减负,就是希望地方各级相关管理部门,严格按照“意见”要求,规范和减少各类检查评估,规范和减少各类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统筹规范精简相关报表填写工作。

    中观层面减负,就是要从学校管理者的工作着手。从学校层面上讲,学校管理者无法改变,也无力改变上级相关部门的工作任务与工作要求。我们认为,教师负担过重,既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种主观感受。因此,从学校层面上讲,为教师减负的工作着力点,主要在教师的主观感受上减负。首先,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要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个性特长,学校领导重在检查,不过多进行批评与指责。教师的工作是带有强烈专业性的,而校长并不是全知全能。所以,不可以随便指手划脚,应该允许教师有不同的教育教学风格。校长能做的唯有尊重和激励,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二是要关心教师。这种关心,不止在教育教学工作上,还包括个人感情生活、孩子与家庭,尽可能地为教师生活排忧解难。理解教师难处,学校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为提高教师生活质量服务。三是要减少与教学无关的评比与考评。作为校长应该明白,学校工作有时候也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剔除与教育教学关联不大的考评,加大对教育教学的实质性评价占比。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精简繁冗,注重实效,摒弃形式主义。四是要针对当前较重的教师培训与提升压力,进一步提高培训效率与实效,让教师能真正从培训中得到好处。

    微观减负,就是要求教师从自身个体着手减负。一是教师要用积极的心态理解各自所担负的工作,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二是要真正理解与落实科研兴教工作,不把教科研作为一句口号或装饰品,要用科研的眼光来审视日常工作,把日常教学工作当作科研的老师,往往不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往往能从一般工作的问题与难题中找到研究的乐趣。这样的老师更偏向寻找教育教学问题,至少不会去刻意回避问题,即便遇到所谓差生,都不会抱怨,不容易情绪化,而是以一种研究的心态去做教育教学工作,把对个别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当成一个具体案例来研究。以研究的心态去从事工作,把工作当科研,把科研当工作,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教师负担感,增强职业幸福感。从而,在主观感受上,减轻教师的负担。

    静能生慧,慧生则事成。校园也好,教师也罢,最需要的是宁静、守恒,如果天天心浮气躁,烦事缠身,很难做到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只有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这三个层面统筹协调才能真正减轻教师过重的负担。希望这次中央给教师的“减负”能落到实处,开启一个教师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新风貌。

    “减负”不忘“提质” 我们教师要有新担当

    吴望舒(作者系宁波市骨干班主任)

    对教师来说,有“减”也必定有“增”。“减”的是多余的负担,“增”的是教书育人的服务“质量”。“减负”不忘“提质”,是我们教师的新担当。

    作为鄞州区基层教师,我切实感受到区里“减负”与“提质”并举的种种举措。

    说“减负”。

    教师“减负”离不开制度的有效落实,离不开工作的合理安排,也离不开家校合力。

    我们学校遵照区教育局要求,严控“非教育类事项”“各项APP”进校园。一年来,没有其他单位转嫁过来的各类宣传、推广、统计、调查等工作;也不要求家长填报各种与教育无关的表格或参加无关活动。校内各项工作,各中层领导会相互整合,在开学初工作会议上作具体要求,老师们按进度完成,上传自己的教学资料,作为共享资源即可。说实话,我们的时间都花在分内事上。因此,校园内教学环境清静,教师、家长都心系教育教学,着眼孩子成长发展,没有被额外事情干扰。

    谈“提质”。

    这一年,我们的教育服务明显“提质”。比如,妥善安排放学后“托管”服务,让家长安心;在教室内设置“彩虹标尺”调整课桌椅高度,带学生去医院进行视力检测等,于细微处助学生健康成长;启动“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培养工程,辐射引领全区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在成就更多教师的同时惠及无数学子……我们一线教师,在点点滴滴的参与中积极感悟,努力把走深、走心、走实的服务质量落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2020年,我们一定坚持守正创新,“减负”之余不断加强内修,提升教学水平,为更多鄞州学子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教师只管抓教育,与教育无关的就算了

    郑建钢(作者系时事评论员)

    有统计显示,国内中小学教师每周平均课时为16节,每周教学时间为12小时,每周工作时长54.5小时。但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国内老师在从事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时间,仅占总工作量耗时的22%,留给老师做“正经事”的时间严重不足。

    《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的出台,要求社会各界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教师,为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教师只管抓教育,这是“意见”的核心意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千方百计为教师松绑,排除外来干扰。比如要完成某个部门的点赞任务,这跟教育有什么关系?比如关注某个非教育部门的公众号,这对育人有什么帮助?还有无数类似的与主业无关的案头工作,让老师疲于应付。

    为教师减负,这是大家的共识,但如何落实?这需要行政部门设立“防火墙”,设一道排除外部干扰、让教师们安心教书育人的防火墙;同时,要给予教师一份“任务清单”,非清单上的任务,老师们有说“不”的权利。

    希望“意见”的出台,能让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去,使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社会有充分的保证。

    教师只管抓教育,与教育无关的,就算了吧。

    家长如何在“减负”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卢慧琼(作者系学生家长)

    作为一名四年级孩子的家长,我的内心也跟大家一样,既有因减负后学校生活变得纯粹的欣喜,也担心“减负”带来的负效果“减质”。

    这种对现状的欣喜和对未来的焦虑,交织在我们80后家长的心里,让我们对“减负”既欢迎又不安心!学校的事情,学校做。我们家长要在如何“减负”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好家庭教育的重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是陪伴。这里所说的并非简单意义上的“在身边”,而是高质量的陪伴,是真正可以走进孩子内心的陪伴。减负后,孩子有更多空余,家长可以陪伴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对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扰进行有效引导,关注他们的内心想法,在陪伴中,寻找沟通之道,成为孩子的朋友。

    其次,要尊重。减负后,老师轻装上阵,教育逐渐回归本质。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也要跟随现代教育步伐,尊重孩子,俯下身,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尊重孩子的情绪表达,尊重孩子不同的个性和喜好,尊重他们探索世界的实践。这样的尊重给孩子自由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让孩子成为自己!

    还有,与孩子携手共进。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把教育的眼光放长远,鼓励孩子在实践中创新思维,在参与中认知社会,在合作中认知自我和同伴,学会尊重和爱惜生命。在此过程中,家长也要多学习,多思考,与孩子携手共进,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成就孩子终身的发展。

    “减负”是一场深刻的教改,它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举措。所以我认为,减负下的家庭教育并不是对孩子成长放任自流,而是以更加积极努力的姿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家长需要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换一种教育方式跟随孩子的成长步伐。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