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郭珂写给妈妈的信。 |
大年初一,市中医院ICU护士谢莉莉,作为我市首批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同其他12人一起,肩负着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重托,带着亲人的思念,踏上了前往武汉的征程。 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时候,冲在防疫一线的是美丽的医护工作者们,他们放弃春节假期,日夜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顾不上回家,不少医护人员的子女也就成了“留守儿童”。 孩子们年龄不大,但在疫情面前,他们也感受到了父母作为医务工作者的社会使命感。 母亲悄悄亲了亲孩子,转身驰援武汉,被窝里假寐的女儿再也忍不住眼泪…… 市中医院ICU护士谢莉莉离开的第三天,她女儿郭珂的一篇作文,刷爆了朋友圈。作文虽然字数不多,语言也略显稚嫩,但字里行间表露出的自豪和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却是所有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家属的缩影。 说起妈妈临走的那天晚上,郭珂脸上露出淡淡的忧伤。 除夕那天,快要睡觉时,妈妈接了个电话,说要去支援武汉了,明天就出发。当时,她很伤心,但看到爸爸妈妈脸色凝重,懂事的她就默默地回到房间。 第二天早上,妈妈来到她房间。郭珂本来清醒着,知道妈妈要来道别,她想了想,又假装睡着。妈妈在她额头亲吻了一下,转身,出门。 听到妈妈关门的声音,郭珂爬起来,打开房门,默默看着妈妈下楼的背影,两行眼泪流了下来。因为她不知道妈妈这一走,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初二晚上,父女俩终于等来了妈妈的第一个电话,得知她平安的消息,他们心里轻松了很多。她相信,妈妈肯定能保护好自己,完成她这次的光荣使命,平安归来。 “我的爸爸妈妈都是战士,我很骄傲。我会好好照顾自己,不让他们担心的!” 赵梓博是宁海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实验校区一年级的学生。因为爸爸是宁海县第一医院的感染科医生,妈妈是宁海县中医院的护士,所以,平时他们总是很晚才能来校接孩子回家。 就在全国人民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对抗的鼠年春节,孩子的爸爸赵启杰,从大年三十开始就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没有回过家。而孩子的妈妈顾丽娜,更是主动请缨参与了宁波医护人员驰援武汉行动,在大年初四前往武汉。 “孩子现在谁带,如果没人带,就交给我吧。”大年初三晚上,顾丽娜给班主任卢老师发了条微信,表示自己即将出发前往武汉。为了让孩子父母在前线没有后顾之忧,班主任卢老师主动要求将孩子接回自己家中照顾。 经商量,赵梓博跟着年迈的奶奶留在乡下老家。“我的爸爸妈妈都是战士,我很骄傲。我会好好照顾自己,不让他们担心的!”赵梓博大声地说。似乎只要大声地喊出来,就能给自己带来勇气。赵梓博的奶奶告诉记者,虽然孩子对父母十分思念,但他没有说出来。只是有时候在家里会比较安静,常常坐在门口,望着远方。 “看到你写给妈妈的这封信,妈妈无比欣慰,我的女儿长大懂事了……” 出于当前疫情发展事态的考虑,宁波各学校延长了寒假,北仑区九峰小学便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寒假作业,用自己的方式来为此次防疫战斗加油,六年级学生丁涵音选择了给妈妈写信。 丁涵音的妈妈是北仑区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陈燕萍,自从1月20日医院设立24小时发热门诊以来,她一直早出晚归,无暇陪伴女儿。 “我女儿今年六年级了,是小升初的关键时刻,本来说好陪她的,但是因为工作原因,我没办法兑现诺言,有点对不起女儿。”为了能够安心工作,陈燕萍只能暂时把女儿送到了奶奶家,到现在已经9天没有见到女儿了,每天只能通过电话与女儿说话。 但令陈燕萍感动的是,自己收到了女儿手写的一封信。 “……你们不顾传染的危险,不顾身体的劳累,只为救治病人,我知道你们担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不会轻言放弃,谢谢你们,白衣天使!谢谢你,母亲!祝你们平安、健康!”女儿手写的信通过微信发送到了陈燕萍手机里。“以前她经常埋怨我,说我老是忙工作不陪她,现在女儿长大了,懂事了。”陈燕萍感动地说。 “妈妈看到了你写给妈妈的这封信,妈妈无比欣慰,我的女儿长大懂事了!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嘟嘴埋怨妈妈加班,不能陪伴你的小女孩了……”在忙碌的防疫一线,陈燕萍挤出时间给女儿回了一封信,互相鼓励。 “爸爸戴着猪鼻子口罩,穿着防护服,感觉要去外太空了。” 宁波市四眼碶小学205班的周羿辰也是医务人员的子女。因为父母都是医生,一家三口团团圆圆在一起的日子比较少,尤其是这段特殊时期。 周羿辰的父亲是鄞州人民医院的医生。29日,周先生值夜班没有回家,周羿辰写了一篇日记放在书桌上,希望爸爸第二天回来时能看到。日记中写道:昨天我看到爸爸全副武装的照片,这不就像电影里的景象吗,爸爸戴着猪鼻子口罩,戴着类似游泳眼镜一样的护目镜,然后又外面套了一层防护面罩。平时熟悉的白大褂外面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感觉要去外太空一样了。爸爸,虽然您答应带我去看电影,但这回您的承诺是兑现不了了,但我知道您是在前线战斗,我为您感到自豪。 “为了能照顾到他,我和他妈在排班时基本都是错开的。实在不行,就放到爷爷奶奶家。但是他说,万一他被感染了,怕传染给爷爷奶奶。老人家的抵抗力弱,不能让他们承担这个风险。”周先生说,儿子的话令他十分意外,也很感动。为了减少感染老人的几率,周羿辰宁可跟父母住在一块,也不想去麻烦爷爷奶奶。 记者 钟婷婷 郑凯侠 程鑫 摄影记者 崔引 通讯员 王小飞 胡谷怀 郑春燕 林莉莉 还有许多医务人员的孩子给自己的父母写了家书,想看看孩子们的信里都写了些什么?请看A0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