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战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2月0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面对疫情,我们除了身体防护 还需要做好心理防护

这份战“疫”心理防护指南请收好

    时值庚子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面对疫情,有人从最初的慌乱、恐惧到逐渐平静,有人从最初的不在意发展到谈疫色变,也有人在得知自己接触过患者后,立即出现了紧张、体温升高等情况。面对疫情,除了身体防护,我们还需要做好心理防护。为帮助广大中小学师生及家长及时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防护,北仑区教育局教科所心理教研员张越等老师编写了中小学心理防护指南。

    记者 郑凯侠

    通讯员 陆灵刚 杨阳

    面对疫情 孩子可能会有哪些情绪 或生理反应?

    面对关乎生命的大事,我们会感到焦虑和恐慌——这是极自然的。危机不只影响身体,也会带来糟糕的情绪,出现不安、恐惧、惊慌等负性情绪反应,产生退缩和逃避等行为。孩子们还会因为原先的生活、学习、社交节奏和计划被打乱而感到烦躁、怄火、愤怒。当然,压力不仅仅会给我们带来心理上的困扰,它们同样会影响我们的生理情况,比如,出现腹痛、腹泻,无明确原因的身体疼痛,以及胸闷、多汗、发冷、颤抖、肌肉抽搐等身体变化。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认识到,疫情中的这些情绪、生理反应都是正常的。这些反应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生存预警和保护机制,可以促使我们更谨慎地做好防范、预防感染。

    孩子恐慌或过度担忧,家长该怎么办?

    家长和老师可以坦然告诉孩子们究竟发生了什么,以消除孩子疑虑。对年龄小些的孩子,在分享有关信息或回答关于“疫情”的疑问时,一定要用符合孩子年龄的通俗的话讲给孩子听,可轻描淡写一些,一定要多传递正能量,让孩子有信心。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适度掌握疫情动态具有重要意义,会使孩子在心理上增加自主感和掌控感,减少焦虑和恐惧,在现实中能够采取科学有效的行动去防控疾病。但是,一定要引导孩子合理看待信息,分清良莠,不要轻信小道资讯。

    每天宅在一起,怎么避免亲子冲突?

    如果能做到彼此尊重接纳、平和沟通,那么,从客厅到卧室的距离,会成为和谐亲子关系的宝贵契机。居家隔离期间,可以和家人一起做些什么?

    (1)陪伴父母,聊天、运动、做家务,学习疫情应对方式。

    (2)陪伴孩子,学习、做功课、做亲子游戏(如做手工、亲子阅读、看电影等),关心孩子身心健康,教会孩子应对疫情的方式。

    (3)若家人出现疑似症状,不慌张,不歧视,在做好自我保护的前提下,照顾家人,给予家人信心和安慰。

    开学前后,学校和教师可提前做哪些准备?

    各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心理专业援助的准备。多渠道、多形式、多手段加强寒假期间及春季开学初的宣传教育,普及疫情心理防护知识,并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开学第一课,引导学生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合理安排休闲与学习活动,学会自我调节与放松,以良好的身心状态应对疫情。

    开学后,请班主任引导孩子不要对来自重点防疫区域的同学或家长产生歧视,反而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与爱护。我们可以跟孩子或家人这样说:“每个人都会生病,不要因此孤立任何你认为与疫情有联系的人,更不要歧视生病的人,我们抗击的是病毒,而不是某地和某人。反而,我们的关爱能够让他们重拾信心,早日康复,让我们一起努力。”

    怎样正确了解自己当前的心理状态?

    这两天,如果你发现自己被淹没在各类负面信息中,情绪过度卷入,但又好像无能为力。这很可能意味着你正在经历心理学上所说的“压力应激反应”。这是一种荷尔蒙导致的情绪反应。或者您也可以在这里(www.wjx.cn/jq/54799497.aspx)进行心理状况的自我测试。

    如发现自己出现紧张和恐慌,怎么办?

    (1)蝴蝶拥抱,自我安抚

    ①先把双臂在面前交叉,右手放在左肩或胸前上,左手放到右肩或胸前。

    ②专心想象一个让自己安全或平静的地带,聚焦于正性的想法,感受身体反应的部位。

    ③当有了安全的感觉以后,交替慢慢轻拍你的双肩4-6次,花5秒左右的时间,然后停下来,深吸一口气。

    ④强化:随着感到积极的感受不断上升,再次交替轻拍两边4-6次。

    (2)换个视角,实现小突破

    事物的好坏常常取决于视角。换个角度看,隔离期提供了一段相对安静的时间,能够让我们自己安排部署,把多年来想而未做的计划真正执行起来。学习、工作、爱好、特长、家务、锻炼,都可以放进这个假期中,给这段时间带来充实,使我们提高自主感,让情绪得到愉悦,让现实得到收获。比如说,可以是重启闲置已久的跑步机;可以跟着各种视频攻略学习烧菜;可以打开1000片的拼图;可以看一直想看但没时间看的电影、纪录片、电视剧……

    怎样为遇到心理危机的人实行心理急救?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张海音老师认为,心理急救不同于心理咨询,并不是只有心理专业人员才能提供,需要掌握以下技巧。

    遭遇危机事件的人通常会感到心烦、焦虑,有的人会自责、内疚。保持冷静、表示理解,可以帮助他们感受到安全、尊重、理解以及恰当的关怀。倾听讲述是会带来很大的支持,但更重要的是,不要勉强任何人去告诉他们经历了什么,有的人可能不愿意谈论发生了什么、处于什么处境,此时安静地陪着就很好。不要说太多的话,允许沉默,保持适当的沉默会给人们一些空间,鼓励他们愿意交谈、分享。

    哪里可以找到专业心理咨询人员?

    2月1日起,宁波市中小学心理咨询热线、各区县(市)中小学心理咨询热线、各在甬高校大学生网上心理咨询服务(具体方式请关注各高校官方网站)陆续上线,近百名专家参与服务,至春季开学前,每天9:00-11:30、14:00-16:30有心理咨询专家接听热线和提供网上心理咨询服务。

    宁波市各地寒假期间中小学心理热线电话

    1.宁波市中小学心理热线:87368585

    2.海曙区中小学心理热线:87321890

    3.江北区中小学心理热线:55861890,89187625

    4.镇海区中小学心理热线:13566527119

    5.北仑区中小学心理热线:89383976

    6.鄞州区中小学心理热线:88125879

    7.奉化区中小学心理热线:88968585

    8.慈溪市中小学心理热线:63898070,

    63895339,13566600789,13884484133

    9.余姚市中小学心理热线:62605986

    10.宁海县中小学心理热线:65212185

    11.象山县中小学心理热线:65765137,

    1377793949

    12.东钱湖中小学心理热线:

    中学15058898050,小学13857897921

    13.大榭开发区中小学心理热线:18352918818

    14.宁波国家高新区青少年心理热线:

    15258365708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