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黑暗中,化作一颗火种,想为你,点亮整片的星空,追随着微风,住进了美梦。你笑着,躲在我心中,不要焰火不要星光,只要问问内心的想法,在我的世界可有个角落,是你不曾懂的远方。也许我是一道微光,却想要给你灿烂的光芒……” 一首《微光》,在疫情期间,被不少人传唱。 自从3月3日本报推出《今天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偶像》讨论活动以来,读者们以不同的方式留下了对偶像的观点,其中,好几位读者以“微光”比喻这次疫情中的一线抗疫人员。“微光成炬,照进了孩子们的心里。” □记者 王伟 章萍 微光成炬 让偶像的光芒照进孩子的心里 疫情下,生活与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2月28日,本报报道了《疫情下的孩子最崇拜哪类人,宁波一学校做了项调查:“像钟南山这样的科学家”居首》,随后,学习强国等平台点赞,并配发评论。 “榜样的力量,宁波做得好。”“给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实际行动教育下一代,做好榜样,相信榜样的力量。”……这是我们微信公众号上读者的留言。 “这才是中华儿女该有的崇拜”“直接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养成”“希望这份敬仰能一直持续下去”……这是我们抖音号上粉丝的留言。 在本报之后推出的《今天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偶像》讨论活动中,学生、老师、校长纷纷参与。学生们发来了小作文,阐述自己心中的偶像:“这个疫情下的假期里,钟南山爷爷像一座灯塔一样照进了我的心里,成了我心中最炫的偶像,以前崇拜的娱乐明星渐渐淡去。”老师们结合疫情的德育课精彩纷呈,宁波市孙文英小学的《微光 致敬最可爱的人》《有种精神叫钟南山》,海曙中心小学的《致敬身边的逆行者》等,不但学生们看进了心里,家长们也纷纷点赞。还有一些学校通过国旗下的讲话、“云队课”等方式,让孩子们思考今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微光成炬,众志成城才迎来了疫情的转折;微光成炬,家庭、学校和媒体的共同努力,让这些英雄的光芒照进了孩子们的心里,在他们心中留下了崇敬英雄的火种。 宁波市文明办 疫情期间是亲子德育的好契机 市文明办一直以来都很注重未成年人文明礼仪的习惯养成和思想道德的培养,推进文明校园建设,成为德育的有效载体。疫情前期,市文明办根据防疫需要,重点转向家庭教育,倡导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在孩子们的行为文明习惯养成方面做了各种宣传,如倡导使用公筷、倡导多洗手、正确洗手等。疫情后期,德育的重要性将凸显出来。 “偶像观、理想教育都属于德育范畴,德育方面这两年我们一直在评选新时代好少年,评选孝老爱亲、刻苦钻研、见义勇为等五个大类典型人物。这次疫情也给了孩子更多家庭教育的机会,与父母相处,家庭教育、家庭环境的影响潜移默化。家长可以通过新闻传递给孩子抗击疫情中的各种正能量,有助于孩子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此外,此次抗击疫情中,很多孩子的家长一方甚至父母双方都是一线抗疫人员,他们中有的是医护人员,有的是警务人员,他们放弃了假期毅然投入到一线,这些本身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榜样教育。我们通过发动学校,结合学雷锋日、三八妇女节等,倡导向父母表白、在家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等。”市文明办未成年人和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处相关人员表示,抗击疫情中涌现出来的各种英雄人物,是教育的一个契机,家庭、学校、媒体、社会共同推进,榜样的力量就会在孩子们心里留下一颗种子,只要有合适的土壤,它就会茁壮成长。 宁波市教育局 疫情下的偶像话题讨论是非常正向的 从发展心理学视角看,青少年可以说是处在“重要他人”的生命阶段,所以特别需要人生榜样、青春偶像。 但是,前几年,有一项专门的偶像调查显示,入选当代青少年“心目中最崇拜的偶像”之前50位,著名科学家占比仍偏少。事实上,谈到偶像崇拜,孩子们会下意识想到娱乐明星。家长和教师对此都会有很深的教育体验。有老师说,这绝对不是当前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 青少年到底应该追哪些星?怎么追?这是一个教育大课题。宁波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不仅是家长、教师,也是社会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 在他看来,疫情下这次偶像话题的讨论,是非常正向的,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引导有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并不是我们不能把明星当做偶像,而是说我们在追星的过程中,或许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性,可以看到他们背后的付出和努力,只有这样,追星才是有意义的。”该负责人表示,教育部门目前也在积极深化理想教育,希望借这次的抗疫热潮,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名词解释 重要他人是心理学和社会学都关注的概念,指在个体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