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艳君博士(左一)在实验室。受访者供图 |
本报讯(记者 李臻 通讯员 彭振博 徐晓彤)3月13日,记者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获悉,该校化学工程学院陈艳君博士来到宁波萃英化学技术有限公司,投身在科研一线,参与成功研发出氘代试剂,助力新冠药物研究。在这所高校化学工程学院的师生们,正以多种形式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疫情全面爆发时,陈艳君博士的心情并不好受,“我参与氘代试剂的研发,可关键技术尚未攻破,便暴发新冠肺炎。”陈博士清楚,在新冠肺炎有效药物研发过程中,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依靠核磁共振的检测,而氘代试剂是核磁共振检测必需的介质。目前国内的氘代试剂产品基本依赖进口,价格贵。 宁波萃英化学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医药中间体的高新技术企业。2月25日复工以来,陈艳君博士就投入到萃英氘代产品研发的工作中,从技术路线探索,批量生产攻关,产品纯化精制,每一个步骤,陈艳君博士都和企业技术人员耐心探讨,共同展开科技攻关。 目前,该企业年产4吨氘代试剂生产线已上线,每公斤价格要比进口便宜约300元,陈艳君博士参与研发的另一氘代试剂氘代DMSO,每公斤便宜约2000元。为宁波和上海多家从事新冠药物筛选和研发的科研机构,提供足够的氘代检测试剂。 陈艳君博士表示:“作为科技工作者,虽然我不能在疫情一线冲锋陷阵,但我可以尽自己的努力,协助科技企业复工复产,为宁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师生以多种形式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国家名师孙向东教授兼任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主管18万吨/年C5/C9石油树脂项目建设,力争把该项目建设成为最具有竞争力的增粘树脂生产装置。 学校响应政府和企业号召,组织顶岗实习学生返岗复工。在宁波石化经济开发区、大榭开发区、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在镇海炼化、台塑、康龙化成、东华能源、镇洋化工、三江化工……近百名宁职化工学子奉献着力量,挥洒着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