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点赞好老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4月2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雨夜家访
她是学生眼中
那道光

2018年生日,龚迪颖的学生又给了她一个惊喜派对。受访者供图

    复学一周有余,宁波市慈湖中学高三男孩小杜,正以饱满的姿态迎接7月的高考。杜同学现在是重拾信心了,可5个月前的那个雨夜,他曾痛苦地将自己关进小屋:父亲突患重病,弱母幼弟,治病、养家的重担让他不知所措。

    无比压抑之中,那个车技很糟糕的女教师连夜冒雨家访,成了男孩一家厄运中的一道光。她,就是慈湖中学高三(10)班的班主任龚迪颖。

    □记者 徐叶

    雨夜家访

    改写了学生命运

    龚迪颖是一名“80后”高中教师,教英语。2006年毕业后,一直在宁波市慈湖中学教书。执教十几年,依然是一笑起来阳光灿烂、伤心起来梨花带雨的明朗性子。也正是这样的她,能将最纯的爱给予学生。

    去年11月23日晚,龚迪颖接到小杜母亲的电话。电话那头,杜妈妈因情绪剧烈波动而表达不清状况。耐心听了许久,龚迪颖大致了解了情况。原来,小杜的父亲突患重病,没人能参加周日的家长会了。敏感的龚迪颖当即表示要去家访,小杜的母亲一直都说不用了。

    挂了电话已是晚上8点多了,龚迪颖心中不安。稍作准备后,便接上一个家委会的妈妈,驱车前往小杜家位于鄞州的出租房。此时天下起了雨,路远再加上车技不佳,龚迪颖一路开得颤颤巍巍,到目的地已是晚上9点半了。

    见龚迪颖到访,杜妈妈热泪滚滚,而此时的杜同学正将自己关在屋里。这个男孩只不过比龚迪颖早20分钟得知父亲的重病信息,一时无法接受这残酷的现实。家贫且丈夫病重,为了两个未成年孩子,杜妈妈哭红着眼想放弃治疗。

    “不要让孩子留下终身遗憾,因为他当下的无能为力。”龚迪颖拿出家人在她出门前临时拼凑的2000元现金,鼓励杜妈妈坚持下去。深夜回到自己家,龚迪颖的心久久无法平静。她写下的求助文字,引起了亲朋好友的关注,有人当即捐出了一万元。

    此事经龚迪颖发动,通过学校、家长共同努力,前期筹到了6万多元医疗费。后经本报连续报道,筹足了为小杜父亲手术的全部费用。已陷入深度昏迷的杜爸爸被送往杭州治疗,后经医院全力抢救,竟奇迹般活了下来。

    如今,小杜的父亲虽未痊愈,但身体状况一日日向好。小杜安心学习,期待以更努力的学习、更全面的发展来支撑起一家人的未来。

    不止一次

    将学生从困局中拉出

    小杜的情况特殊,如果没有龚迪颖“额外”多做一点,整个家庭的走向很难预料。记者了解到,龚迪颖当班主任多年,这并不是她第一次将学生从困局中拉出。

    2014届1班小陆同学母亲高位截瘫,生活困难,龚迪颖一直默默帮扶,每年春节都会上门走访,送去温暖。高二时,小陆想退学参加工作,龚迪颖老师无数次与学生及其父母沟通,希望他坚持求学,不要让人生的路越走越窄。

    同时,龚迪颖又帮他解决了生活上的一些实际问题,终于让小陆安心留在了学校。高考时,小陆家离考点比较远,龚迪颖帮助联系了宁波市出租车爱心送考队,让他能安心高考。甚至高三毕业之后,龚迪颖还帮他申请寒窗基金,并介绍小陆去肯德基打暑期工,为他上大学解除后顾之忧。

    对学生“细枝末节”的了解,源于她扎实的班级管理工作。除了高质量的教学之外,走访、写信、谈心、家校沟通是她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龚迪颖家中出现多名病号,儿子年幼需要照顾的情况下,她也通过压缩自己的休息时间一直坚持下来。

    在班级建设中,她提出了“精致化理念”和“励志教育八大步模式”。“金牌小组”的创立,锻炼学生如何合作和自我管理;“班级事务部门化”的改革,锻炼学生处理事务的能力,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专员负责制”的实施,将培养目标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除了感性的爱

    更用理性智慧解决问题

    走上教师岗位时,龚迪颖就认为,只会教书,不做班主任,那是教师的遗憾;只会教书,不会思考和钻研,那只是为工作而工作,并不是事业和理想。

    “每一个当老师的都真心希望学生好,我认为这种发自内心的感情还需要更多理性的支撑。”龚迪颖说,通过更多、更新知识的学习,自己也在不断尝试用更合适的方式与孩子们进行交流。

    记者了解到,龚迪颖自己从未停止过学习。2014年带高一(1)班学生时,她自己考上了研究生。硕士顺利毕业后,她又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19年底取得了高级职称。“所有这一切就是想通过实际行动告诉同学们,老师仍在不断努力。”龚迪颖说,在学习生活中有很多困难,不是依靠情绪去解决,而是依靠科学方式去处理。

    受疫情影响,今年这批高三学生需要在家完成线上学习,但宅家学习的节奏毕竟和上学时不同,也有学生做不到自律。2月10日起线上开课后,龚迪颖通过定期与家长交流发现,个别学生在家作息不规律,学习比较懈怠。

    为此,龚迪颖在网上找了一款打卡软件,要求学生每周一至周六,每天6点40分至7点半一起自修,并坚持为学生答疑。有意思的是,龚迪颖要求同学们不能穿睡衣打卡,因为那样会缺乏仪式感,在心理上有一种懈怠。一段时间坚持下来,全班35名学生养成了好习惯。

    对于困难,龚迪颖总是鼓励同学们寻找合适的“树洞”去宣泄。她说,写下来仔细去分析,很多问题便没那么严重。无论学习多么紧张,她都要求同学们尽量保证充足睡眠,通过散步等运动来缓解情绪。

    在很多学生看来,龚老师平日说得不多,多以实际行动去表达。耳濡目染之下,学生们做事也是一个“风格”:每年龚迪颖过生日,学生总会给她准备惊喜。

    ■《我推老师上头条》专栏启动征集

    为了挖掘、宣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来自基层一线的“四有”好教师,本报开设了《我推老师上头条》专栏。

    如果你是家委会的成员,如果你的身边有这样的“四有”好教师,那么赶紧给我们发推荐信吧。经过筛选后,我们将对相关教师、家长进行现场采访报道。

    推荐要求:写上教师介绍(300字以内)、推荐理由(500字,简单描述具体事件),并详细注明推荐人和被推荐人的学校名字、联系电话,以便我们联系。

    征集邮箱:xiandaijinbao@qq.com(标题上请备注“征集好教师、学校名称”字样)

    【简介】

    龚迪颖 36岁

    宁波市慈湖中学 英语教师

    宁波市首届新秀班主任

    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

    省教育系统“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

    宁波民进2019年度岗位优秀人物

    2019年宁波市“四有”好老师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家委会推荐理由】

    扎根教育事业,倾心班主任工作,十几年如一日默默耕耘,陪伴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成长。以爱和智慧“改写”学生命运,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希望您永远17岁!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