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实验中学 孙艺宁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题记 所谓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密不可分。“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是“善”。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亦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而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实用的。正值寒假,班级小队参与了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有一条口诀流传一时:“猪吃的是湿垃圾,猪不吃的是干垃圾,猪吃了会死的是有害垃圾,卖了可以买猪的是可回收垃圾。”小队全副武装,有钳子、畚斗、扫帚,同学们穿上志愿者的衣服,在社区公园忙活起来。 废旧干电池、塑料袋、香烟头,这些是什么垃圾?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了此次任务。在处理完这些垃圾并收拾好工具之后。同学们开始分发倡议书和传单。垃圾分类的真正意义,不是仅仅将垃圾进行分类,而是减少垃圾,提高垃圾的回收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正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事关我们生活环境的改善和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更是一件需要全民参与的事情。让垃圾分类成为我们的新习惯、新风尚、新规矩,让文明行为逐渐养成。 不只是为了完成垃圾分类这个形式,更是为了让我们铭记于心,使城市变得更加环保卫生。当我们看到地面上赫然出现的垃圾时,及时将它们按照类别进行清理。这样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知行合一”,大到道德感悟、天地哲学,也可以小到生活琐事,例如:垃圾分类。 前段时间,不少医生护士,坚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更是良知的体现。他们以学识和行动来实践“为人民服务”这一伟大思想。 因此,知行合一,即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