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市两会上,来自各个行业的代表委员为教育等相关话题呐喊,提出宝贵的“建议”“议案”及“提案”。记者从中梳理了一些,来看看有没有你关注的。 □记者 樊莹 陈芳代表: 增设覆盖0-3岁的各种形式托育服务 “常言道:‘3岁看大,7岁看老’,但当前有的家长受制于各种情况,根本无法达到婴幼儿照护的理想状态。”常年关注此事的市人大代表、慈溪市慈吉幼儿园园长陈芳,在今年市两会上提交一份《关于落实相关政策,推进托育机构设置的建议》,为低幼儿童家长群体发声。 陈芳代表总结道,目前,3岁前婴幼儿家长的普遍痛点包括父母职场与家庭需要平衡、隔代教养不一定放心、保姆价高不放心等。 她说,2019年是“托育元年”,国家层面出台系列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2020年1月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施行,让托育发展有了提升。但同时,“瓶颈”仍存在,需要进一步助推发展。 她注意到,刚施行的《实施意见》多处强调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力量也就是自然人跟法人,包括一些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当然也包括民办园。明确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服务”定位,对于以“服务家长”见长的民办园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场所和人员相对缺乏,民办园有能力也有人力来补上这个缺口,建议通过更加明确定位、政策引领、经费支持、扩增资源、加强监管等措施来推进此事。”陈芳代表说。 她建议,可以通过提供场所、人才培养、金融支持、税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民办园一起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将托育从业人员列入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和政府补贴性培训目录,把育婴员、保育员等托育从业人员纳入当地政府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同时,现有民办幼儿园已经开设2-3岁全日托班,可以鼓励幼儿园在此基础上挖掘潜力,增设覆盖0-3岁的各种形式的托育服务,如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为不同需求的家长提供多样化服务。相关部门可对幼儿园如何开设不同类型的托育机构做技术指导。 另外,各级妇幼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和社区卫生服务等机构要加强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业务指导、咨询服务和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业务指导、督促检查、安全保障和责任追究制度,通过组织开展联合执法和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监督管理,并定期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加强检查指导,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林红委员: 继续加大重视儿童近视防控的“四早” 宁波市政协委员、宁波市李惠利幼儿园园长林红非常关注青少年近视防控,提交一份《关于重视儿童近视防控的“四早”建议》。 她在建议中提到,由于儿童身体的各类器官都处于生长发展的初期,眼球还未发育完善,早期的近视将对其身体的健康成长有很大伤害。因此,对学龄前儿童的近视防控刻不容缓,只有寻找出学龄前儿童近视的各种成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有力措施,才能在早期得到控制。 “家长的教养方式不当、家长与社会对儿童近视的认识不足、部分幼儿园对儿童视力保护的举措不够有力等,都可能导致学前儿童的近视。”林红建议,重视儿童近视防控的“四早”,包括专家指导,重视预防,提早认识;建立机制,定期筛查,提早发现;社会宣传,多方合力,提早预警;家园共育,合力破解,提早干预。 她建议,建立儿童视力定期筛查和登记制度。由专业的眼科医院深入每一所幼儿园进行视力测查,确保检查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为每一位儿童建立个人视力跟踪档案,并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不同儿童的视力精准数据,提早发现近视倾向,为采取定制性的个性化诊疗方案提供早期的基础信息。 家庭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家长防控意识,减少儿童在家庭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带领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也是至关重要的。 “儿童的近视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高度认知和重视、共同参与与行动。”林红提到,加大宣传科学防护近视及早做起的重要性,提高全社会的防近意识。建议卫健部门将防近视知识学习内容纳入新婚父母课堂之中,从源头提早培训、提早预警。 陈国明委员: 高等教育进一步提升发展 “宁波是我国高等教育后发、新兴地区。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着力补短板,全力推动在甬高校争创一流、办出特色,已基本形成结构完整、体制多样、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体系……” 关注宁波高等教育发展的宁波市政协委员、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陈国明,在今年的市两会上提交一份《关于我市高等教育进一步提升发展的建议》。 陈国明委员说,宁波市目前有高校16所,全日制本科高校8所,高职高专院校7所,成人高校1所。从自身纵向发展来看,近年来宁波高校建设成效显著,在国内排名持续提升。但我市高等教育与城市整体的发展水平、目标定位还有距离。 “我市亟需从抢占战略制高点、奠基宁波发展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制度设计和顶层谋划。”陈国明委员建议,进一步提升我市高校学科专业与我市产业的匹配度和覆盖面,给予倾斜性支持。继续引导和支持在甬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以服务为导向,聚焦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多部门共同研究我市高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另外,他还建议进一步提升我市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及时把我市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建设的思路和改革成果以立法形式加以确认,把改革探索积累的经验和做法固化下来,从而保障宁波高等教育长远规划布局,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我省、我市重大发展战略。 李伟明代表: 建议设立独生子女父母住院护理假 传统文化教育中百善孝为先,生活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一面镜子。宁波市人大代表、明一社区党总支书记李伟明针对独生子女父母住院护理假问题,向大会递交一个建议。 李伟明代表在建议中提到,自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接近40个年头。第一批独生子女已成为将近40岁的中年人,事业正处于巅峰期,是单位里的骨干,家庭中更是培养孩子的中坚力量。而他们的父母已经60多岁,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生病住院的机率越来越高。 “生病住院需要人来陪护,即使请了保姆,子女还是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李伟明代表注意到,目前,部分省份已设立独生子女父母住院护理假,即独生子女父母年满60周岁以上患病住院治疗期间,其子女可享受护理假。护理假期间职工所在单位应当保障职工工资照发,且不影响职工的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目前,广东省的护理假是每年累计不超过15天,河南省是20天,福建省是10天。 李伟明代表建议,浙江省是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生活节奏很快,中年的独生子女忙里忙外,一旦父母生病住院就可能把人压垮,但目前我省还没有设立独生子女父母住院护理假。宁波作为浙江省第二大经济体,建议政府先行先试,设置独生子女父母住院护理假。 这样一来,独生子女护理假可以缓解独生子女在照顾老人和工作两难选择中的压力,也能帮助他们尽尽孝心,体现出政策背后的温暖,让“百善孝为先”变得更加可行和更进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