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我是小知 我传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4月28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观竹有感

    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  蔡萌

    假期里,姑婆邀请我们去她家的竹山挖毛笋。

    走到半山坡一片向阳的地方,有经验的爸爸让我们停下来找竹笋的踪迹。我们惊奇地发现,一根暴露在地面的老竹根是从一块大石头缝里钻出来的,石头上竟然也能长竹子!这株竹子虽然远不及周边竹子茁壮,但是笔直的竹竿一点也不逊色于其他竹子。

    我蹲下来仔细地顺着竹根探寻它生命的出处,这时我突然想起叶圣陶爷爷写的《爬山虎的脚》:“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生出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粗壮的竹根上每个竹节都长出了新的触须,紧紧地扎在土里面。就像爬山虎的脚巴住墙一样。我试图想把它拉出来一截,看看它到底有多长。我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但它仍然牢牢地扎在土里。如同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一样,“手指不费一点劲,休想拉下一根茎。”看得越仔细,越是惊叹这根竹子的生命,它的根好像没有任何章法,从岩石底下向四面八方伸展,只要是有泥土的地方,就牢牢地抱着泥土,难怪竹竿有这么大的韧劲,可以顶破石头的阻碍,原来是根够深够广。这时,我突然想起郑板桥笔下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一趟竹山走下来,我已经是手脚并用,才能勉强扶着竹子在山上站稳了,虽然这么困难,但一想起课本里叶圣陶爷爷的观察方法和郑板桥的诗句,深深地感受到知识只有运用到生活中才是那么美妙,我也要向爬山虎和竹子学习,只有把根扎牢了,才能一步一步把脚站稳,我自己才能吸取到更多的营养长得更好。

    

    宁波,君子之城

    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  杨劭勋

    刚放寒假,有位客人要来宁波游玩。那天,客人刚出高铁站就问道:“我看到车站内悬挂的宁波宣传语——‘书藏古今、港通天下’,这有什么深刻的寓意吗?”

    把城市的鲜明特点告诉客人,也是盛情的待客之道。我连忙接过话题:“书藏古今,是说宁波有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座私人藏书楼——天一阁;港通天下,就是讲宁波港现已和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

    不过,除了藏书楼和港口外,宁波还有哪些为人称道的城市元素呢?朋友眼里满是好奇。我决定将宁波的景点和历史当作拼图,试着拼出一幅最美的图画呈现给客人。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陪同客人去了天一阁和天一广场,体验传统书香和现代商业的完美对接。从精致的日湖、秀美的月湖到东部新城的明湖,谈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以及城市的过往和未来。短短几天,客人不禁对宁波大加赞赏,称赞宁波人杰地灵,保护与发展兼顾得很好,处处都感受得到传统与现代、柔美与张力、宁静与律动的和谐统一。这不由让我想起《论语》中的叙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宁波所体现的不就是这样的君子之风吗?

    这次导游经历,增加了我对家乡的了解,也增进了我对家乡的热爱。“宁”静致远的内在气质,“波”澜壮阔的开拓精神,宁波所散发出的城市魅力,让每个人都深深爱上这座城,这座君子之城。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