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梁卿(后排左十)和他的学生们。 |
疫情发生时,宁波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梁卿在安吉老家。 和很多人一样,看到钟南山“逆行”武汉的身影,看到医护人员脸上的压痕,他的情绪被点燃。 在疫情面前,一个大学教授,一名文艺工作者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这是梁卿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用真挚的作品和独到的思考给出了回答。 □记者 王冬晓 通讯员 郑俊朋 三天写出抗疫歌曲 《天使真爱》广为传唱 梁卿,中国原创音乐剧制作人、浙江省“特聘专家”,2017年引进宁大,后成立“红色文艺轻骑队”。这支30多人的队伍,把不少红色歌曲和音乐剧搬上舞台,带到宁波、杭州、嘉兴等地,巡演几十场,观众上万人。 “一枝腊梅,傲霜斗雪中盛开。这是冬季最美的逆行,面对冷酷最真的告白”。 2月初,梁卿作曲的这首《天使真爱》在宁波广为传唱。 他的创作灵感来自于身边的故事:2月9日,宁波第四支医疗队奔赴武汉,女医护人员剪去长发,这其中也有他的同事,宁大医学院褚欢欢,她曾开玩笑说自己“单身负担少,所以应该去支援武汉”。她的乐观和坚毅,触动了梁卿。“我感到心中的创作热流再也无法抑制。” 几乎是同一时间,梁卿收到了朱志坚创作的歌词。2月11日晚上,梁卿完成了《天使真爱》的作曲,发给了他的好友徐昕。12日凌晨,睡梦中的他手机一震,录制完成的歌曲发到了他的手机上。 一首歌创作完成,在梁卿这里只是起点。 “我的学生跟我讲,他们看到医护驰援武汉,志愿者值守社区,自己也想冲上去做点什么,要是能用到自己的专业,那就更好了。”梁卿想到了“红色文艺轻骑队”。 “2016年宁波医院九旬老夫妇牵手告别,这个事让我很感动,到了宁大我就着手开始做音乐剧。”梁卿发动音乐学院的学生一起创作,从编剧、舞美、灯光、演唱、彩排等,他们两个月把这个故事搬上舞台。 紧接着,他们又根据张人亚的故事创作了音乐剧《初心晨启·宣言》,在宁波、杭州、嘉兴多地巡演几十场,观众逾万人。 “这些学生全身心投入该剧的创作、排演,通过对张人亚冒死守护党章这个故事地深入学习,他们心底产生了‘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并在舞台上通过自己饱满的歌声将这种强烈情感传递给观众。”梁卿说,他们到浙江各地巡演,演一场火一场。 去年7月,参与演出的全体师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宁波大学红色文艺轻骑队正式授牌成立。 “加强青年学生爱国教育”的报告受领导批示 《天使真爱》创作完成,梁卿把这支MV发到红色文艺轻骑队的群里,有人说这首歌唱出了大家的心声,有人说听着听着不由自主跟唱……“大家很受触动,我就想用“云合唱”的方式,让队员们每人在家录制一段,做成视频。”梁卿说,这些远在天南海北的队员们,在歌唱的那一刻,心系祖国,贴得很紧。 正是通过《天使真爱》创作及“云合唱”演绎过程,让梁卿意识到春节碰上疫情对青年学生内心的冲击,疫情出现的各种情况,对他们的理解力、思考力和接受力都构成了挑战。 “我和学生经常聊天,学生宅在家里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有感动,有困惑,这个时候需要加强引导青年学生抒发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对疫情中的各类信息进行客观分析,形成正确认知。”梁卿把他的观察和思考写成了《大力加强疫情背景下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关于在疫情背景下做好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五急需”思考和“五加强”对策,分别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邵鸿,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郑栅洁的批示。 三年创作众多作品成“美育思政”文化品牌 “真正的英雄是医护人员、一线的执勤民警、社工、志愿者,他们付出了很多。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只是记录并抒发了对他们的敬意,凝聚社会力量。”梁卿说,对于一个音乐剧制作人来说,这是他的责任。 梁卿是80后青年教授,他在海外学习音乐剧,成功创制、推出中国原创音乐剧《愁女》《断桥》《简·爱》《十年》《鹊桥》等。来到宁波,他就爱上了这个城市,回到校园,他就把自己奉献给了学生。 2017年9月,原创音乐剧《牵手》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2018年9月,他创作的《初心晨启·宣言》主题歌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项目。 此外,梁卿教授带领学生创作了《春天的来信——读习近平总书记给余姚横坎头村回信有感》《月照甬江》《书香》《记忆》《林烟白鹭》《轻吻你墓碑,向你敬礼》等十余首原创歌曲,广为传唱,在宁波大学形成了“美育思政+音乐剧”的文化品牌。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传播正能量的原创音乐剧是一次成功尝试。”宁波大学党委副书记冯志敏说。 “我们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就不能辜负这个时代。我们要在师生中引发共鸣,找到共同的时代底色。”眼下,梁卿正着手创作下一部原创音乐剧《澄明之光》,该剧以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医生陶勇为原型,讲述医生对病患大爱无言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