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5月1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负面清单精准“点杀”超前培训

    小学低年级不能学习汉字生僻字、繁难字,也不能进行英语书写训练,整个小学阶段都禁止讲授国际音标。教育部日前印发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为各地查处培训机构超标超前培训行为提供了具体依据。

    (5月12日《现代金报》A04)

    禁止校外培训机构超标超前培训,这是维护教育秩序的基本要求。

    教育部此番列出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涉及义务教育阶段六门学科,每门学科都有了超标超前培训行为的“标准画像”,包括“原则要求”和“典型问题”两部分。各科的“原则要求”都禁止将初中的目标与内容提前至小学教学与测评,是否存在超标超前培训行为,一查教材便知。而“典型问题”则为各科培训内容划出了清晰的“红线”。

    例如,语文要求二年级默写《大禹治水》中的“鲧”字,要求初中生掌握《文心雕龙》中的文艺理论知识,就是超标;数学要求一、二年级认识万以上的数,多位小数的大小比较等,属于超标;英语要求一、二年级进行英语书写训练,在小学阶段讲授国际音标等,也属于超标……如此,诚如网友评论,这是对超前培训的釜底抽薪与精准“点杀”。

    校外培训机构应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者,而不是教育秩序的干扰者。对于那些满足中小学生选择性学习需求、培育发展兴趣特长、拓展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的培训行为,应予以肯定。对于那些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开展应试、超标、超前培训及与招生入学挂钩,加重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干扰学校正常教学和招生秩序的培训行为,则必须铲除。

    然而,从目前的整治情况来看,一些培训机构依然明里暗里进行着应试、超标、超前培训,加重了中小学生的负担。其背后,既有家长“默契配合”的推波助澜,也与查处这种行为的“靶标不明”有关。指望家长拒绝让孩子接受应试、超标、超前培训并不现实,关键还得靠政府监管发力,通过列出“负面清单”,对超标超前培训进行精准“点杀”。

    “负面清单”警示培训机构在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培训时,不能肆意而为,不得触碰“红线”,更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强化职责,用严厉的监管执法将“负面清单”激活,让其在遏制超标超前培训行为上,能真正起到“靶标”导引和精准“点杀”的作用。

    付彪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