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对话校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5月2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果连探索的勇气都没有,就不会进步”

鄞州中学校长王贤明 高中教育要过眼前的三年 更要着眼学生今后的三十年

鄞州中学校长王贤明 受访者供图

    31年教育工作经历,在课堂上执教29个年头,担任行政工作20年,王贤明说自己几乎没有什么荣誉,很珍视校长这个岗位,因为这是百姓托付的一种荣誉,而这个身份已陪伴他17年了。

    “如果连探索的勇气都没有,就不会进步。”在鄞州中学的10年中,王贤明校长和他的团队,进行一系列教育探索。今天,我们来看看他的想法、实践和他的“校长说”。□记者 王伟

    关于教育理念: 学生来学校是干什么的?

    记者:您在鄞州中学提出要打造“尊重差异、发展个性、学有所长,多元成才”的“适性教育”。请谈谈这背后的教育理念。

    王贤明:教育是给人赋值的。每个人的价值是他的不可替代性。一个人从学校到社会,从学业到工作,被人轻易代替不了的时候,才会被认可、被需要,才不会被边缘化,才有存在感,才能自我肯定、自我悦纳,才能找到存在价值。教育的起点是人和人的不一样,教育的归结点是让这个人继续保持并优化这种差异。所以,我们提出“争第一,更做唯一。办与众不同的学校,育不可替代的学生”。

    记者:作为一名校长,您经常问自己的问题是什么?

    王贤明:在我经常问自己的问题当中,有一个是“学生来学校干什么”?一般人说是来读书的,这话没错,但不完整。如果只是为了考试的“读书”,似乎培训机构也能代替。学生来学校不止来读书的,是来成长的,是一种身体成长、精神成长和学业成长。所以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校园生活。现在有些孩子,眼里无光、对外面的事物冷漠、麻木,对生活对世界不感兴趣,这是很糟糕的,我们希望鄞州中学出去的孩子是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学有所成、术有所长的人,他们不但要有能力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选择心仪的专业,更应该是眼中有光、洋溢着笑意的活力青年。

    关于教育目的:高中三年培养什么样的人?

    记者:在您任鄞州中学校长期间,学校构建“学术课程”、“兴趣课程”、“公民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叫做“三原色”课程。其中兴趣课程有20门科技选修课程、21门艺术选修课程、9门体育选修课程,学校还有专门的科艺楼。为什么会开出这么多科学、艺术、体育类的选修课程?

    王贤明:学校育人的核心还是课程,“三原色”课程的涵义是学业的基色、兴趣的本色和人格的底色。学术课程,是高考的基础性和拓展性课程。为什么开设这么多兴趣课程?是希望孩子们在高中三年,能喜欢上一种艺术样式,甚至有艺术特长,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

    我认为,一个具有良好艺术素养、懂得欣赏美的人,往往更能审视和体验生活、生命中的美好。我们希望通过体育专项选修,让孩子喜欢甚至擅长一项运动,从而养成运动健身习惯,拥有一生健全的体魄。我们希望通过科技选修课,增进现在孩子普遍缺乏的科技素养,培育普遍缺乏的实验探究意识。我们科艺楼里有很多实验室和科教探索中心,就是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去动手、去体验。

    说实话,用一张纸一支笔对付三年是容易的,也会出高考成绩,但基础教育是一生的奠基,高中是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我们希望通过“三原色”课程,为孩子们打实、打全、打好身体基础、学业基础和精神基础,高中教育要过眼前的三年,更要看离开校园后的三十年。

    关于家庭教育:给家长的四个建议

    记者:您是一名校长,同时也是一名父亲。关于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想听听您的观点。

    王贤明:每年高一的第一次家长会,一般都是我主讲,我想站在一个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年的老师角度,与家长交流孩子的教育常识问题。我常常对家长提出四个建议:

    要对孩子抱有无限希望,但要接受孩子的普通。生活中99%的人都是普通人。进入鄞州中学的孩子,在初中都是非常优秀的,但入学以后,他可能会发现自己很普通,原先可能是一个学生干部,现在成了普通学生,甚至会出现考试不及格、排名倒数的情况。短时间里,这个变化会使孩子对自己的人生定位和要求感到失落迷惘,孩子在高中三年是否能够顺利成长、开心学习,这一关非常重要,要过这一关,首先是家长要能够接纳孩子的普通。接纳孩子的普通不是说让孩子放弃奋斗和上进,而是以一颗平常心去轻装奋斗。

    一个人的成功与幸福,成绩和学业绝不是唯一要素。当下我们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直奔考试,只看成绩,执着于名校的现象,孩子们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很大层面上与这种家庭教育和社会功利导向有关。家长们听到孩子考上一所名校自然是值得高兴和自豪的,但更需明白,一个人的成功和幸福有很多要素和机遇。作为我们学校来讲,把学生身体健康、人格健全视作第一要素,然后才是学业。这应该是家校共识。

    成功的希望永远不在别人身上。开学一段时间后,学生可能会在家长面前说这个老师好那个老师不好,时间一长,也有学生向家长提出来想换老师,这类现象在不同的学校中常有发生。这个问题上我态度是明确的,原则上不接受换老师的要求,除非是老师的师德出了问题。这不是学校偏袒教师,我是想告诉我们的学生,一个人如果把成功的希望和失败的归因放在别人身上,他是永远不会成功的。我们的家长要引导自己孩子怎样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多说说老师的好,会在孩子人格成长路上收获福报。

    给孩子成长的机会,不要溺爱孩子。总的来讲,现在的家长都很疼爱孩子,关注孩子物质上的东西。比如,开学时候来校报到基本上是家长拎东西、孩子空着双手,上学接送不肯让孩子多走几步路,到了高中还有家长送牛奶、水果到学校,中午晚上还会送菜来,总是担心孩子在学校里吃不好……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但这样的做法会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物质讲究多了,精神上成了荒漠。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