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区宋诏桥小学专辑 2017年9月,宋诏桥小学与宁波博物馆联袂推出的“小小文博人”活动,是一项综合的志愿服务活动。四年来,先后有近80名小博人活跃在宁波博物馆的展厅,他们用稚嫩的童声、生动的讲解唤醒文物,在讲解服务中提升能力、开阔视野、亲近文化、热爱家乡。、 他们年年被评为宁波博物馆“优秀小小文博人”团队,其中的佼佼者被评为优秀小博人。去年,小博人傅雯喆同学还在省里的讲解比赛中获得十佳称号呢。 在与文物的对话中,与观众的互动中,他们收获着知识,收获着粉丝,更收获着一种研究态度。想感受这群可爱的小博人的独特体验吗?请阅读他们的精彩故事吧! 指导老师 周盈军 陕历博的奇妙之旅 510班 施奕帆(证号2012200) 作为宁波博物馆的小博人,有幸牵手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大博人,在聆听、交流中,开启了一段难忘的博物馆奇妙之旅。 早上九点,我们如约而至。一位精神十足、笑容亲切的曹奶奶迎了上来。 序言大厅,曹奶奶为我们介绍了陕历博的建筑特色,“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大厅以黄河为背景,前面是顺陵的走狮,有八米多高,甚有气势! 紧跟曹奶奶的脚步,我们来到六号展厅。中国历史上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西安建都,陕历博被誉为“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曹奶奶作了整体介绍后,讲解了第一个展品——先周的“陶袋足鬲”,它是个炊煮器,胖乎乎的,黑白花纹,特别可爱。之后,我们领略了农业大国炊煮器的变化,从陶的到青铜的,从三足的到四足的,从水煮的到蒸煮的……其中,“饕餮纹四足鬲”让我印象深刻,曹老师说古人在餐具上纹饕餮,意在提醒自己要饮食克制,不能像饕餮一样吃成一个只剩头的怪物,我当时就觉得我应该买个仿制品带回家,做饭碗用。 小博人的趣事 505班 翟一璇(证号2012470) 指导老师 励建飞 我在宁波市博物馆当小小讲解员,几年下来,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 有一次,我接待了一对东北老两口。我怎么知道他们是东北人?因为,他们对我说了一句:“小姑娘,你会讲?那整一个呗!”讲到缸鸭狗的宁波话童谣时,他们俩表现出了莫大的兴趣,我又给他们讲了状元楼和楼茂记酱园,他们热情地为我鼓掌,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等到收工时,老两口又来了,请我们一起再给他们朗诵一次,他们拿着手机拍摄,我想,宁波话征服了东北人,他们应该是要发到东北朋友圈吧! 还有一次,我们的队员陈佳瑞接待了一位外国游客,我想知道他怎么跟外国游客讲解,就跟了上去。原来外国游客有一个同伴在一旁翻译,当讲到宁波话童谣时,翻译也是一脸懵。还好,这不妨碍外国游客的兴致。当时我想:如果有一天,我们能用多种语言为各国人民讲解,那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吧! 有几次,听我讲解完“豆酥糖”的历史,一个阿姨特意买了豆酥糖奖励我,还有一个大叔听完要塞钱给我,他们给了我许许多多的肯定和奖励…… 美丽的邂逅 509班 胡迪(证号2017636) 一个从来没有演出的戏台,墙上一块块鲜有人关注内容的题版,橱窗里一件件华美却孤独的戏服,这就是宁波博物馆三楼民俗馆有关宁波地方戏曲介绍的内容。 受奶奶的影响,我喜欢看戏。七岁那年,妈妈给我报了越剧培训班,从此,开启了我的越剧之路。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我参加了不少演出,甚至还去了北京参加了全国的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每当讲解地方戏曲时,我总有一股冲动,想为他们唱上一段,让越剧活起来。我的想法得到了志愿者老师的肯定。 当我把游客领到戏台前,简单介绍了越剧的历史、特点后,我清清嗓子,唱起了越剧段子《曾记得当年京口初相逢》。伴随着我的歌声,戏台前的游客越来越多,有连声叫好的,有拿出手机给我拍视频的……结束时,游客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好多人都要与我合影,有的家长还说让孩子也去学习越剧,向我这位小姐姐学习。最让我意外的是,有一个外国人跟我合影后还掏出50元作为小费。虽然我没有收,但他的举动却给予了我极大的鼓励! 当厚重的历史文化与唱腔俏丽多变的越剧偶遇,它们碰撞出了不一般的火花,这般邂逅,何尝不是美丽的? 我与博物馆的邂逅,又何尝不是如此? 教授粉丝来了 510班 傅雨萱(证号2020887) 指导老师 周盈军 作为宁波博物馆的小小文博人,我们收获了众多粉丝。这些粉丝中,有土生土长的老宁波人,有带着小孩子逛馆的年轻爸妈们,还有要求拍小视频的、拍照合影的…… 一个周六的早上,细雨绵绵,游人稀疏,偌大的展厅显得格外安静。这时,进来两位气质优雅的阿姨。我马上迎上去,“阿姨,我可以为你讲解一下吗?”她们看了看我,点头应允。 于是,我缓慢地从唐代明州城的建立说起,再讲各类展品的特点及历史背景,讲解过程中,我穿插了一些关于文物的故事。讲解过程中,阿姨时不时提出几个问题,如“这给遣唐使日本僧人最澄的文牒是真迹吗?”“这个荷叶盏托越窑青瓷出处哪里?”……我一一回答了她们的问题。 结束讲解时,我微微鞠躬说道:“感谢两位的聆听,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她俩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年长些的阿姨忙拉着我的手说:“同学,你讲得太精彩了!我们是厦门大学的教授,这次是来宁波旅游,来博物馆了解宁波这个城市的文化与历史,你的讲解真让我们受益匪浅啊!”另一位阿姨忙说,“我们可否与你合个影啊?下次来厦门找我们。”我微笑着点点头,此时,我的内心澎湃,我竟然收获了两位教授粉丝! 红陶兽形壶 505班 何可人(证号2012471) 近两年的“小小文博人”的活动,让我对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每去外地游玩时,总会让妈妈带我到当地的博物馆参观学习。 去年暑假里,我们去了山东博物馆,里面的十大镇馆之宝件件令人惊叹,但是我最喜欢红陶兽形壶,它有点呆,有点萌,可爱极了。 你看它有点像狗,又有点像猪,它头上长着一对狗耳朵,一双滴溜溜的大眼睛,却拱着猪鼻子,张大了嘴巴,看上去就像一只嗷嗷待哺的小猪,祈求主人给它喂食物呢!可它的肚子又大又圆,四条腿又粗又壮,短尾巴向上翘着,摇头摆尾讨好主人的神情惟妙惟肖。实际上它是一件实用陶器,可以用来装水或酒,底部也是可以加热的。 听志愿者孟老师说,猪是新石器时代人们最喜欢的宠物,对那个时候的人来说,有了猪,才算有了“家”。在当时,猪也是财富的象征,用以陪葬,用来显示墓主人的高贵。猪也有吉祥富足的美好寓意,用猪造型陶器拿来供欣赏和使用,也就不足为奇了。 通过他的讲解,文物活了起来,他让大家看到文物的魅力,看到传统文化的力量。 第一天“上岗” 409班 楼书铭(证号2000499) 指导老师 章海颖 2019年9月8日是值得纪念的一天,我作为小小文博人上岗了。 我穿上专用的黄马甲,挂上专属的胸牌,戴上麦克风,俨然是一名宁波博物馆的专职讲解员,甭提有多精神了!我的工作场地位于宁波博物馆三楼的宁波民俗馆,这个馆主要展现的是家乡宁波的风俗文化。虽然熟背了讲解稿,但第一次正式上岗,还是紧张。“忘词了怎么办?”“讲解得不流利会不会让听众笑话?” 第一批游客来了,我清清喉咙,开口道:“各位游客,下午好,现在大家看到的场景是楼茂记。”我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手心微微冒汗,但我努力保持着声音的平稳。游客们期许的目光,陪同而来的妈妈温柔的注视,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支持。我慢慢地讲得流利了。在讲解“十里红妆”时,与游客也有了些许互动,游客们时而凝听、时而点头,我知道我的首秀成功了一大半。讲解结束了,听着游客们的称赞,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