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叶静奕在讲述她的抗“疫”故事 通迅员供图 |
“我难以忘记,大年三十本该阖家团圆的日子,万家灯火通明,和乐融融,而我的家里却是空空荡荡。”5月26日下午,在浙江万里学院举行的战“疫”故事分享会上,大一学生叶静奕的开场白让她和观众再一次沉浸到那段平凡又特殊的记忆中。 □记者 李臻 通讯员 钱欢 沈清辉/摄 父母奋斗在一线,她用爱作为后盾 见证者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中国人民的心,一场勇毅而温情的全民战“疫”也随之打响。武汉被称为温州人的“第二故乡”,春节期间,大量温商从鄂返乡。疫情暴发后,温州第一时间推出各项紧急措施,进行疫情管控,情况不容乐观。 叶静奕的父母作为医生,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冒着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奋斗在一线。疫情防控工作艰苦卓绝,要进行检查医学隔离病人、疏散隔离人群、组织核酸检验等大量超负荷的工作。 沉闷的防护服、压眼的护目镜、憋气的口罩,还有一天浸泡数十次消毒液的双手,皮肤过敏、皲裂红肿都是家常便饭。一次值班时间往往会持续12-24个小时,为了省下一次性的防护服,他们时常压缩自己的喝水、用餐频率,值班室也没有床,只能抽空挤在沙发上稍作休息。 “隔着手机屏幕,隔着厚重的防护服,隔着我的担忧和思念,透过被水汽模糊的防护镜,我只能隐约地看着爸爸妈妈在朝我微笑。”叶静奕深知父母的处境艰难,只能通过手机视频相见。 夜间亮一盏灯,暖黄色的灯光泻下,一室的空寂冷清,她思念父母却选择不打扰,默默为他们应援。女儿的支持、等候和爱是叶静奕父母坚强的后盾,“我知道,我的父母是带着一个家庭的爱在拯救另一个家庭的希望。” 他用热血感染青年,投入到战“疫”中 志愿者 除了医务人员家属代表叶静奕,浙江万里学院的另外三位志愿者代表进行个人参与战“疫”故事的分享。如果说叶静奕是父母战“疫”中的后方力量和见证人,那其他几位志愿者就是战“疫”前方的亲历者。 该校研究生冯彼德家住在和武汉市新洲区仅一河之隔的石盘咀村,村里有上百人都在武汉从事建筑工作,武汉疫情暴发后有大批人返乡,疫情严峻——既要外防输入,又要内防集中暴发。 冯彼德自发向村里举荐自己作为志愿者,参与基层的防疫工作,他的自发行为也带动了村里其他几位大学生参与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务。不久,一个自发组成的小型志愿者工作组成立了。他们向村民宣传疫情的严重程度,普及防疫的生活常识。 “不惧,本是青年模样,不退,彰显青年担当。”一个有担当的青年,用一腔热血感染了一批同样血性的青年,一起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 来自网络与新媒体17级的汤镇业是温州市某一集中隔离点的防疫志愿者,负责整理登记所有隔离人员的信息,并实时更新报表。这看似简单的文件整理工作却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我们的工作是不允许有任何一个隔离人员游离在数据系统之外,报表的时效性也是重中之重。”因此,半夜被叫醒录入数据也成了汤镇业三个月志愿服务中最稀松平常的事。 该校退伍军人陈鑫宇则将防疫志愿服务的经验带到校内志愿服务中。在家期间,他负责在主干道上检测过往车辆,登记体温。返校后,他加入学生返校接站组志愿服务,在宁波南站引导学生前往上车点,在下客区疏导学生。 积极打造“大思政”格局 校长说 在一个多小时的分享会时间里,一个个质朴而又感人的战“疫”故事感动了台下的听众。“每一个奋斗在一线的医务人员都是一个家庭。父母在战疫一线,儿女的恐惧也在一线。担心、想念会让他们分心,有后顾之忧。那些在背后的等待,又何尝不是一种担当呢?”法学182高慧同学听完叶静奕的故事深有感触。 其实,这不是该校举办的第一次战“疫”故事分享会,5月14日,该校邀请宁波第四支援鄂医疗队临时党委副书记、宁波康宁医院副院长禹海航为师生讲述“白衣战士”在武汉战“疫”的英勇动人故事。 据记者了解,浙江万里学院团委根据校党委的工作要求,举办系列战“疫”故事分享会,分批次邀请援鄂医生、医护人员子女、青年战疫志愿者分享战“疫”期间的点点滴滴。 “充分利用战‘疫’素材,坚持用好战‘疫’中的故事和典型事迹,上好战‘疫’思政课”,该校党委副书记王伟忠说。 近年来,浙江万里学院将主题教育落实到立德树人全过程,积极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打造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生活思政同向同行的“大思政”工作格局,确保“思政课程有亮度,课程思政有深度,生活思政有温度”,提升育人合力。 此外,体验式教学是浙江万里学院思政课程改革的一种新模式,先后挂牌成立了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浙江万里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编排红色经典短剧,把思政课搬上舞台,带领学生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档案文献展,系列举措让学生在参加现场教学、社会调研、红色文化主题活动、理论宣传、公益服务中锤炼思想,陶冶情操,体验式教学在校园里蔚然成风。 该校在改善生活设施设备的同时,提出“生活思政”的理念,让思政教育贴近生活,回归日常生活,打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一公里。生活思政围绕“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五个方面,以思想引航行动、学风建设行动、文化涵育行动、生命教育行动等八大行动构建新体系,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都育人”的有温度的育人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