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成长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6月0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生到死都“照顾”到

民法典凭啥“C位出道”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施行。它很温柔,1260个条文,守护陪伴着每位公民的生老病死;它也很霸道,出台之后,现行的民法通则、物权法等相关法律将不再保留。

    作为中国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它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值得14亿人如此郑重地为它庆生?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Part1

    啥是民法典?

    提到法律,大家都很清楚,它就是用来限制公权,保障私权,解决纠纷的。有些家长里短的事,比如离了婚孩子归谁,人没了财产归谁,这一类属于民事,民事归民法管。而有些就比较严重了,比如抢劫、盗窃、吸毒。这一类属于刑事,刑事归刑法管。但不管民法还是刑法,都是在我国基本大法宪法的基础上制定的,而民法更贴近生活。你我一生的各个阶段都由它来守护:你从出生之时起就有了人格权,并且与父母形成亲子关系;在你未成年时,监护人保护你人身、财产权益,以使你顺利地生活、学习和成长;成年之后,你具备了独立处理自己事务的能力,自主地从事各种民事活动,比如签订合同、购置财产、劳动就业、经营创业,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财产关系、合同关系和劳动关系;你还要结婚、生育,从而形成婚姻家庭关系;在你去世之后,还会发生财产继承关系。总而言之,它讲的是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因此,它一诞生就自带“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人民自由的圣经”的光环。

    但是,签合同不是有《合同法》吗?购置财产不是有《物权法》吗?遗产纠纷不是有《继承法》吗?哦,对了,还有《民法通则》《民法总则》,再来一个《民法典》是不是稍显累赘呢?

    当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你仔细看这个“典”字,它像不像一栋楼,由很多“房间”组成。那么我们可以把这些“房间”看成是各种现有的民事法律,民法典就是把这些法律整合在一起。也就是说,民法典把上述处于各自为战状态的小法们合并成为一个超级法律BOSS。这个大BOSS,分为七编和附则,共84章、1260条,是迄今为止我国条文数最多的一部法律。就像小时候看动画片,七个葫芦娃单打独斗是斗不过青蛇的,但当葫芦金刚颜色变成白色时,七位葫芦娃的能力都集中在一起,葫芦金刚能把青蛇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所以,民法典出台,就意味着该领域的法律满级属性升级成功。

    Part2

    编纂一部好的民法典有多难?

    说到民法典,不可不提《拿破仑法典》。世人都觉拿破仑是一个战争狂人,确实,拿破仑一生经历的战役有52场,打赢48场,从一个“科西嘉少年”到震惊欧洲的“荒野雄狮”,可谓是在人类战争史册上刻下了不朽的名字。但用拿破仑自己的话说,“我的伟大不在于我曾经的胜利,滑铁卢一战已使它随风而去,我的伟大在于我的民法典,它将永远庇护法兰西的人民享受自由。”

    1800年雾月政变结束,拿破仑成为法国最高统治者,随后任命四位法律专家开始起草民法典。法典草案被送往枢密院和各个法院广泛征求意见,为审核、修改草案共召开了102次讨论会,其中97次是由拿破仑亲自主持参与,可见他相当重视。经过三年多的修改讨论于1804年由立法院通过并正式颁布施行,之后更名为《拿破仑法典》。

    这部法典除开头的《总则》章外,分为三编,第一编是人法,包含关于个人和亲属法的规定,实际上是关于民事权利主体的规定。第二编是物法,包含关于各种财产和所有权及其他物权的规定。第三编称为“取得所有权的各种方法”:继承、赠与、遗嘱和夫妻财产制、抵押等。以上三编可以用三个原则概括:自由平等、所有权、契约自治。

    《拿破仑法典》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法典,原则鲜明,逻辑严谨,语言简洁通俗,是世界法制史上的里程碑。但这部民法典并非尽善尽美。比如,该法典所规定的自由和平等只是形式上并非实质上的:虽然人人都有财产的所有权,但对于无产阶级而言几乎一无所有;妻子虽然在法律上受到一些保障,但没有行为能力,不能自行处理她的财产;非婚生子女也受到歧视等。

    今天,这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诞生也可谓是一波三折。从1954年首次启动算起,它已经走过了66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时期,民法典因多种原因两度夭折。改革开放初期,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社会经济生活处在急剧变动之中,社会关系还没有定型。此时起草民法典,其所应具备的稳定性、前瞻性很难得到保证。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有了高度繁荣的市场交易,需要合同法律去规范主体的权利义务;我们有了资产的积累,需要物权法的全方位保护;甚至再普通不过的离婚、结婚关系,也因为我们拥有了相当丰厚的财产抑或不确定的债务风险,需要法律去做更精细化的调整。这是真正的民有所呼,法有所应啊。

    Part3

    民法典为何众望所归?

    民法典众望所归,绝不仅仅因为它是鸿篇巨制,更是由于它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有了强有力的、成熟的法律制度支撑,社会主义法治有了自己响当当的“金字商标”。

    首先,这是一部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民法典》。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坚持和落实,为民法典赋予了鲜活生命。我国的《民法典》人格权在民法典中独立成编,落实了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任务,改变了传统民法存在的“重物轻人”的体系缺陷。

    其次,这是一部与时俱进,属于互联网时代的《民法典》。它创设了更正权、删除权以及禁令等和互联网发展相匹配的民事法律机制。规制垃圾短信、垃圾邮件,禁止窥视、偷拍等“互联网时代”的问题,也走进了中国的《民法典》中,这让中国在互联网民事立法上,走到世界前列。

    第三,这是一部集中回应民间关切的“亲民”《民法典》。疫情期间监护责任、网络虚拟财产保护、业主大会成立难、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自动续期、租购同权、高利贷、旅客霸座、基因编辑、性骚扰、高空抛物坠物等一系列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民法典》中都有回应。每一个参与发声的公民,都是这部《民法典》的推动者。

    用一句话来形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不仅体型庞大,心思也非常细腻,就像母亲给你的爱的抱抱。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的确,民法为我们保障私权织就了一张严密的网,它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在理性中贯穿着温情,在规则间传递着价值。

    但是,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法律依据之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实际行动。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不同主体有着各自的权利和利益,人们之间可能产生冲突。协调和解决这些冲突,应当在法律规范下进行。所有社会成员既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使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

    就让我们在民法的“爱的抱抱”里,茁壮成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