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思政课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6月0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管理班集体?从不断的观点对撞中找出解决方案

思政课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活

▲学生们围坐在一起,分组讨论。

▲学生上台阐述如何解决自习课存在的问题。

(记者 马亭亭 摄)

    课间,走进宁波大学附属学校705班教室,同学们正在挪动桌椅,这是干什么?原来,他们在准备下一节的《道德与法治》课。几分钟过后,42张单人课桌就分为了7大组,每组6张课桌拼成一张大桌子,同学们围坐在一起。

    这堂课的主题是“我与集体共成长”,由85后王迪佳老师来上,她既是这个班的道德与法治老师,又是班主任。“这节课我们把班会课和道法课放在一起上,探讨怎么把我们班建设得更好。”同学们一听,都满心期待。□记者 马亭亭 通讯员 顾飞宇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如何?

    每个人的付出 才形成了美好的班集体

    一上课,王老师先放了一段视频。“他,除夕夜离开家人;他,连续工作60小时;在武汉封城时,他们挺身而出,火神山变成一个生命方舟……”这段视频的主题,讲的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数人奔赴抗击疫情一线的动人故事。

    “在这个事件里,我们面对的集体是什么?这里面有多少个体?”王老师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

    “集体是国家,个体是解放军、医护人员、工人、快递员。”一名男生站起来说。

    紧接着一名女生说:“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是个体,我们宅家抗疫、出门戴口罩。”

    王老师点出:“在这场疫情中,出现了很多个体,其实还有很多普通民众。正是这无数个体,构成了集体,才使得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

    “那么,生活在班集体,你做了哪些事情?你觉得做得怎么样?”同学们静默了几秒钟,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但是,显然同学们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贡献,于是变成了互相挖掘。

    “张同学每天下午给大家分享美食。”

    “王同学监督同学们擦桌子、做好卫生。”

    “孙同学每天给班级写课表。”

    “英语课代表收发作业,非常认真负责。”

    “刘同学在校运会上参加长跑,给班级争光了。”

    “参加学科竞赛获奖。”

    此时,王老师总结:“是的,很多同学,都在为班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也许毫不起眼,但正是每个人的付出,形成了现在美好的班集体。”

    怎么建设美好的班集体?

    找出存在的问题 提出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那么,怎么才能建设一个美好的班集体?”王老师继续提问。

    一名男生说:“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只管好自己不够,还要站在别人的角度,为对方着想。”一名女生接过话。

    “不能只顾学习成绩,学习好的同学可以分享学习经验,而且也需要参加班里其他集体活动。”另一名男生说道。

    此时,王老师进入主题:“集体建设有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愿望和自主行动,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我管理。”

    而为了建设美好班集体,一定得先找出存在的问题。王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几个纸条,由各组抽签,“针对你们抽到的主题,找出当前班级的问题,分组讨论出至少2条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还可以推选负责人具体管理。

    平时不想还没事,一讨论,问题都出来了,各组同学们围坐在一起,一边讨论一边在白纸上写写画画。记者转了一圈,看到有的组讨论的是教室垃圾分类问题、值日问题,有的是吃饭问题,有的是学习问题、早自修、自习课问题等。

    “有的同学中午就餐时总是说话,有的吃完饭忘记擦桌子,还有的不准时就餐。”一组同学讨论得很细致,他们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设置“静音天使”赵博、“清洁天使”田新宇、“闹钟天使”王一丞。

    三组同学则针对为教室卫生问题,提出让坐在后面的同学帮助管理垃圾分类、倒垃圾前请值日生指出垃圾分类错误、在学校尽量减少垃圾产生等方案。

    有个别同学讲话如何解决?

    不断的观点对撞中 反复修正着解决方案

    七组的同学发现,自习课上有同学不够自觉,一旦有个别同学讲话,就会影响到全班。而且还存在偷吃零食、睡觉等问题。

    “班干部要积极管理,可以大声喊‘安静’,特殊情况还可以拍桌子,达到震慑效果。如果发现谁自习课偷吃零食就没收,班干部和老师一起配合。”七组的发言代表黄同学阐述他们的解决方案。

    不过另一位男同学有不同意见:“同学自习课说话可能只是小范围的,但是班干部大吼一声,不是更加破坏课堂秩序吗?”“对啊,而且吃零食这种事,班干部也不可能一直盯着同学们。”“还是要学会自我管理。”

    不断的观点对撞中,同学们反复修正着解决方案。

    王老师点评道:“黄同学一直在强调班干部,同学们自习课上确实需要监督,但还是需要个体管理,才能打造班级良好的自习状态。”

    通过这节课,同学们共同商定了班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下一步他们将协商确定对组织领导者的品格与才能要求,通过民主程序选举乐于服务集体、有责任心的组织领导者。同时也明白了,美好集体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发挥“自治”精神,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思维互动

    实现“真思考”

    如何让思政课真正走进学生心里,而不是冷冰冰的课本文字?王迪佳老师说,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道德与法治》更多的是帮助他们更好地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上课时,从内容到形式都要鲜活起来,使用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使思政课知识内化为学生良好的个性修养,外化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觉行动,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这堂课的主题是“我与集体共成长”,一些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缺乏一定的自我反省能力,忽略甚至放弃了个人应该在集体中承担的责任。所以我设计了让同学们亲身参与到班级建设中的教学内容,在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通过师生、生生的思维互动实现“真思考”,并力求利用“真思考”促进“真行为”的发生与落实。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