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成长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6月0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驶向自由贸易港的海南

▲6月3日在海南澄迈县拍摄的海南自由贸易港生态软件园挂牌仪式现场。当日,海南自由贸易港11个重点园区同步举行挂牌仪式。

新华社发

    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全文公布,全岛封关、零关税、低税率等多项制度设计引起广泛关注。6月3日,海南自由贸易港11个重点园区同步举行挂牌仪式。为什么选择海南?历史上的海南经历过怎样的发展历程?什么是自由贸易港?建设自由贸易港对海南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祖国的南大门,带你全面认识和了解海南。

    海南其实是中国面积最大的一个省区

    说起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绝大多数人都会脱口而出:新疆。其实,新疆只是陆地面积最大的一个省,有166万平方公里;若算上海域面积,海南省才是最大的,约有200万平方公里,但它的陆地面积仅3.5万平方公里,为全国最小。

    海南是我国最南端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北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由我国第二大岛屿海南岛和西沙、东沙、中沙、南沙等群岛组成,其中位于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是中国领土的最南端。从平面上看,海南岛就像一个椭圆形雪梨,横卧在碧波万顷的南海之上,海岸线上分布有19个港口。

    自古以来,海南就是中国领土。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在海南岛设置珠崖郡、儋耳郡,属交州刺史管辖,这是海南岛归入中国版图最早的两个行政地名,标志着中央政权对海南岛直接统治的开始。

    现在我们说起海南,总是能联想到沙滩、椰子、海滨浴场和海鲜大餐。但在古人眼里,这里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美好。

    由于地处南方卑湿之地,瘴气很重,人烟稀少,在先秦时期,海南岛被称为“南服荒缴”,在秦代被称为“越郡外境”,说明海南岛在当时为祖国辖区荒远的边界。海南岛还曾是四大流放地之一,到了海南就意味着到了天涯海角,人生也差不多走到了尽头。公元1097年,61岁的苏轼就曾被贬到海南儋州,在此生活三年后北返,不久病逝。

    相比中原地区,尽管海南的经济文化长期相对落后,但它却是中国棉纺织业的发祥地。勤劳智慧的黎族人民研制出了“黎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有超过3000年历史。元朝松江府(今属上海)人黄道婆流落海南崖州生活了三十年,将黎族的纺纱、织布等技术加以改进传播到内地,迅速推动了长江下游棉纺业的发展,掀起了一场持续数百年的“棉花革命”,棉取代麻逐渐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198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撤销广东省海南行政区,设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从此为海南的发展插上了翅膀。2019年,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905.9亿元,同比增长6.8%,是全国平均增速的2倍;服务进出口219.7亿元,同比增长20.3%,实现服务贸易顺差6.53亿元。今天,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已是一颗闪耀的“海上明珠”。

    再说自贸港 自由贸易港为何要选择海南?

    B

    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是国家划出一定区域允许境外货物、资金、或外方交通运输工具自由进出的港区,实行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

    自贸港的首要特征是“境内关外”。从地理范畴来说,自由贸易港是在一国或地区境内,从行政监管来看,则是在海关管理关卡之外。相当于在你家里划定一个房间,你可以尽情玩耍,不会有家长催你做作业。

    自贸港的另一特征是“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所谓“一线”放开,指的是海南自贸港与国家海关边境线之间的管理环节要放开。除了限制进口的货物清单外,绝大多数进口货物免税各方面实行极简易的管理,便于全球的物流、人才来往。而放开“一线”后,“二线”管住则指的是海南自贸港和国内其他地区之间要设立新的管理环节。比如,进口货物从海南自贸港进入内地,要按进口规定办手续,照章纳税。

    相对自由贸易港,同学们接触更多的可能是自由贸易区,比如1994年成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与自由贸易区相比,自由贸易港有着更大的空间范围、更高的开放水平和更大的市场化改革力度,而且所制定的政策措施更加灵活和便利。

    纵观世界上的自由贸易港,已经历了四百多年的发展。目前全世界有130多个自由贸易港和2000多个与自由贸易港的内涵和功能相似的自由经济区域,中国香港、德国汉堡自由贸易港、荷兰鹿特丹自由贸易港区、韩国釜山自由贸易港区等,都是著名的自由贸易港区。

    在海南设立自由贸易港有它独特的优势。海南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琼州海峡将海南与内陆地区隔离开来,隔离成本几乎为零,能实施较低成本的有效监管,也就有可能率先实现较高程度的开放。而海南背靠中国华南地区,又面向东南亚6亿人口的大市场,对投资者来说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将给海南带来什么?

    C

    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海南自贸港建设目标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根据《总体方案》,海南自贸港建设将分三步实施: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到2035年,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

    随着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可以预见,自贸港建设将为海南带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

    第一,海南旅游业将迎来更高速度的增长。与香港的每人每年5千元相比,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额度放宽到每人每年10万元,加上国内稀有的热带旅游资源,海南将成为购物者的天堂,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

    第二,海南将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就对注册在海南自贸港实质性运营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征收所得税;对海南的旅游、现代服务、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在2025年前新增的境外直接投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海南将有大量的新公司出现,药品器械进口、医疗基础设施和康养基础设施等产业将更加繁荣。

    第三,海南将吸引更多人才和企业家涌入。随着大批企业的入驻和“对在自贸港工作的高端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最高15%”“允许境外人员担任法定机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法定代表”等政策的推出,海南将有大量人才流入,海南公司在线远程雇佣一二线城市的优质人才可能成为新常态,东南亚企业家和人才的流入还可能为中国各行业带来新一轮的出海机遇。

    一个充满活力、更加开放的海南已经启航,它将为国家新一轮高水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海南样本”和“海南方案”,为国际自由贸易港提供“中国模式”。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