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校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6月1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梦为马、模拟成长、十年之约……
浪漫词语背后,是一所学校对学生一生的关怀

生涯发展指导引领学生成长

施霄霞老师在给高一学生上选课指导课。

校园外景

    毗邻东部新城,繁忙的宁穿路边上,有一所口碑不错的普高——五乡中学。1956年建校以来,该校培育了一批高层次专家、学者以及各行业优秀人才。其中的杰出代表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剑平,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信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员徐永福等。

    本世纪初以来,五乡中学搬迁新址、扩大规模,成为全省首批二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每一届毕业生大多数能高考二段上线。而让记者感触颇深的是,因为学校开展的全息生涯发展指导实践,这里的学生从高一开始,就对自己的未来深入思考,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记者 王伟/文 张培坚/摄 通讯员 陈欢夸

    用心

    从高中三年到毕业十年,都有完整的生涯指导规划

    走进学生素质发展管理中心,心理老师施霄霞办公桌后面的柜子上,10个长方形纸盒摆放其中,很是显眼,那是施老师为高三10个班级准备的礼物——“时光宝盒”。下周,这10个“宝盒”将被一一填满,装进去的是每位学生写给自己的一封信,以及高中时期值得回忆的小物件。随后,这些盒子将被贴上胶带,放到专门的柜子里,约定十年后重新开启。这个活动,有一个浪漫的名字,叫“十年之约”。

    老师们不知道,这些面临高考的学生,会给十年后的自己写下怎样的话,十年后开启“宝盒”,他们又将是怎样的状态。但是,老师们知道,让学生跟自己的未来对话,在高中三年逐渐明晰发展方向,由此激发学习的内驱力,是从校长到各科老师都在努力实践的教育方式。这就是学校的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十年之约”是该课程的收尾。

    从“十年之约”往回追溯三年,这些学生在新高一军训结束的那一刻,就领到了高中生涯的第一项作业——学科调研。以班级为单位,分成11个小组,对应11门学科,每个小组由4-5人组成,选择一门学科,在开学前开展学科调查,派代表在开学第一课上进行汇报。于是,第一课结束,同学们就对学科-专业-大学-职业的相关性,有了初步了解。

    高一寒假,又一个大型活动——“以梦为马”专业访谈开启。每位学生找一位大学生,通过访谈了解他(她)所学的专业,以及该专业的核心课程、能力需求、就业方向等,并形成访谈报告。

    到了暑期,则是“模拟长大”职业体验。每位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体验一个职业,同样形成报告。尽管只有短短几天,但学生们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认知。

    此外,还有“生涯发现之旅”的游学活动、与班团建设相结合的“青春Young团建”、与成人礼相结合的“成人仪式”,这些都是五乡中学生涯规划指导的一部分。

    尽心

    从懵懂到“自定义”,受益的不仅是学生

    高二3班的冯佳妍小学时学过美术,初中因为学习紧张没有继续。进了五乡中学后,她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尽管自己文化课成绩也还不错,但相比学霸级别仍有差距,如今她确定了往美术方向发展。除了正常的学习,她把周末更多时间用在了绘画上面。

    高二10班陈佳莹的理想是当一名老师。“像现在教我们的老师一样就很好,我特别喜欢郑科伟老师的英语课,既轻松又高效,还能学到很多当老师的技巧。”

    无论是冯佳妍,还是陈佳莹,都很感谢学校多种形式的生涯指导课程。访谈、体验、课堂渗透,以及各种活动,一次次促使她们去思考,从一开始的懵懂,到如今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为之努力,再多的辛苦也就没觉得那么累了。

    在学生们日渐坚定的眼神中,多年辛苦耕耘的老师们也获得了回报。施霄霞、罗红飞等老师积极投身于生涯发展指导相关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已获得三个省一等奖;由她们主编的生涯发展指导校本教材《人生之路 五中起笔》被评为宁波市第八批普通高中精品课程。施霄霞老师还参与了多项相关教材的编制与修订工作,更是在第三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获得全国一等奖。

    去年11月22日,在第三届全国高中学生发展指导高峰论坛上,校长楼力敏做了题为《“漫灌”、“喷灌”、“滴灌”——普通高中学生生涯发展三级指导模式的实践》报告。该论坛上,五乡中学也是除了北师大附中和学军中学之外,唯一单独发言的学校。

    施霄霞老师说,在五乡中学工作的几年,自己飞快成长的背后,离不开学校搭建的平台和专家资源。在了解了高中学生生涯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学校引入了北京师范大学方晓义教授的相关理论和做法,并与北师大、宁波大学签订三方合作协议,重点将方教授的理论本土化。6年来,北师大、浙大、宁大等一大批专家学者受邀来到五乡中学,为学校的生涯发展指导工作献计献策。

    舒心

    学长学姐的励志故事,是最好的生涯榜样

    在五乡中学近1300名学子中,流传着几位学长学姐的“传奇故事”:从本科、硕士、博士,一路到博士后的林辉球学长;本科学音乐,却成了画多肉的水彩画大师徐榕泽学姐;曾经胖胖的学霸男孩,凭借自己毅力瘦身成为超级男模的冯璞超学长……身边人的故事总是比简单说教来得更加生动,这些学长学姐成了在校学生的生涯榜样。

    学校的微信公众号曾向同学们推介了一位五乡学子别样的求学之路:五乡贵玉小学—逸夫中学—五乡中学—郑州工程学院本科—新疆大学硕士—华东师范大学博士—韩国成均馆大学博士后,这位道路越走越宽阔的五乡学子,就是林辉球,2003年高中毕业,如今已是华东理工大学数学系副教授。支撑他从普通学校一路走向“211”“985”的,是清晰的目标定位和兴趣引领下的坚持。

    2019年4月9日,徐榕泽同学“小时光·芥末xrz水彩展”在母校艺术展廊展出,这位2014届的学姐,那一天收获了一批学弟学妹粉。目前作为网易LOFTER资深画师、cctalk人人讲水彩课讲师、视觉中国签约插画师、“百绘成触”全国绘画群创始人的徐榕泽,大一时受水彩画吸引,开始自学水彩,从初学到办展,徐榕泽坦言这离不开高二时何朝兵老师对她的鼓励:“不要在意作品好坏,重在你对爱好的执着坚持。”

    “偶像”学长学姐的故事,每过几年就会更新,天然的亲近感让学弟学妹很容易接受。学长学姐的执着和坚持,给奋斗中的学弟学妹看到了更多可能。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