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放生护水活动 |
 |
生物库中的植物“身份证” |
 |
水殖插花幼儿互评 |
每每想起童年的夏天,总会怀念林间的晚风,草丛里的蟋蟀,溪涧石头下的虾蟹,还有与伙伴们一起探索未知的欢乐时光。放暑假了,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亲近大自然。而东湖观邸幼儿园的孩子们不但喜欢大自然,对身边的大自然还特别了解。 东湖观邸幼儿园位于美丽的东钱湖畔,在2018年成为东钱湖首批课改样本园后,将“亲水”作为园本课程建设的理念,同时将幼儿水殖探究活动的开发作为课改方向,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家长,幼儿园课程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记者 钟婷婷 通讯员 杨燕燕 王琼 自从上了“亲水”课程 他向伙伴介绍水生动物滔滔不绝 近日,刚从东湖观邸幼儿园毕业的简铭回到外婆家过暑假。外婆家门口有条小河,简铭看到水中有几个小虾,就主动跟一起玩的小朋友聊起来,“这是河虾,你知道河虾要怎么养吗?” 还没等人家回答,他自己就说了起来:“我们班里就养了河虾,我们的河虾是从东钱湖里抓来的,我们给它养在一个小鱼缸里,还放了氧气泵、水草,饲料也是按时投放,长着长着还会脱壳。”说到后来越说越激动,像个导游似的,跟人家介绍起来:“你知道吗?东钱湖有个陶公村,那里的湖中就有很多河虾,附近还有小普陀景区、陶公岛,陶公岛那里能看划龙舟,可有趣了!”简铭的妈妈看着他这么能说,骄傲感油然而生,“幼儿园开展的‘亲水’课程让孩子收获很多,孩子是真的喜欢东钱湖。” 东钱湖的水文化底蕴深厚,水生资源丰富。“这些富有生命力的水资源,尤其是水生动植物资源对孩子们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他们对这些生命的变化充满好奇。”观邸幼儿园园长曹剑月说。在这样的认知下,幼儿园将“亲水(亲近水文化、水资源)”作为园本课程建设的理念,同时将幼儿水殖(即水生植物的种植和水生动物的养殖)探究活动的开发作为课改方向。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究,幼儿园已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经验。 为方便孩子自主查阅 老师为水生植物制作“身份证” 东钱湖有哪些水生动植物是幼儿感兴趣的,是否适合作为课程探究?幼儿园可以为幼儿提供哪些支持来辅助其探究?面对这些问题,东湖观邸幼儿园的老师们一起探讨,并尝试建立能够辅助、引领幼儿探究的生物库、工具库和智囊库——“水殖三库”。 生物库中收录着丰富多样的水生动植物资料,老师和孩子不仅为这些动植物进行分类,还为它们制作“身份证”,将它们的名称、外形特征和水殖要点等信息记录在身份牌上。这些“身份证”用孩子们看得懂的图画、文字描述,形象生动地展示在走廊的特色养殖区域,十分方便孩子自主查阅。 工具库里则有着各式各样的探究工具。收集水生动植物阶段用到的小铲子、小锄头、网兜、小桶,种植、饲养阶段用到的氧气泵、保鲜膜、洒水壶,观察记录阶段用到的卷尺、绳子、棍棒等,孩子们都能在工具库里找到。曹剑月说:“这些工具对孩子来说必须是适合的、安全的、便于操作的。” 智囊库则记录着孩子们在水殖探究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如果其他孩子遇到类似问题,就可以参考智囊库中的方法尝试自己解决。大班的孩子们在养殖螺蛳的过程中就探索出不让螺蛳发臭的生态养殖方法,为智囊库丰富内容。 放生鱼苗、芦苇探索 不同季节开展各种户外活动 为了令水殖探究活动更加多样、丰富,幼儿园曾结合不同的季节和节日,开展过不少有趣的大型活动。 每年“世界水日”,幼儿园开展鱼苗放生护水行动,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将本地鱼苗和螺蛳等放生东钱湖。 秋冬芦苇花开时,幼儿园老师带着孩子开始一场芦苇探索之旅。老师鼓励孩子们先去实地考察,积累前期经验并收集芦苇,带上手套、铲子等工具,孩子们就和家长一起出发,回到班级一看,大家傻了眼,原来,孩子们带回的有的是蒲苇,有的是芒草,有的是芦竹…… 老师引导孩子利用实物对比对这些相似植物进行观察和区分,在发现差异的过程中,孩子们对芦苇的外形特点和生长习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实践中,幼儿园的老师们也深刻感受到,幼儿课程内容应源自幼儿所熟悉的土地,这样生长起来的课程才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具有生命力的课程,才能真正被幼儿吸收。”说到近两年的课改体会,曹剑月如是说。 宁波市教科所 学前教育研究室主任 北师大学前教育博士 余海军 在园本课程的改革中,东湖观邸幼儿园的“亲水”课程正契合课程建设的三个“适宜性”:第一,年龄适宜性,即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具体体现在关注幼儿对于“鱼虾”“芦苇”“螺蛳”“水”等自然物的喜爱,进而围绕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设计并实施种植和养殖活动;第二,文化适宜性,即适合当地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和资源特征,具体体现在结合不同的季节和节日开展鱼苗和螺蛳等放生活动,在秋冬芦苇花开的时候开展芦苇探索活动等;第三,教师有效性,即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建立在教师的专业胜任力上,具体体现在生物库、工具库和智囊库的建立,“水殖三库”名为支持幼儿探究,实际其开发过程也正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认知和技能的过程,正所谓“会玩的教师才会培养出会玩的孩子”。 作为特色课程,“亲水”课程进行有特点的探索,不过随着课改深入,亦需处理好三种关系:其一,“亲水”课程价值指向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关系;其二,“亲水”课程内容体系与教育厅审定教材之间的关系;其三,“亲水”课程系统设计与幼儿个性化选择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