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挥洒吧 青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7月1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

作家、医生、律师
编辑、大学生
同写高考作文
看他们
是如何
妙笔生花

    天地有盛意 山水总相逢

    冯济业 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鄞州人民医院)肝胆胰普外科副主任医师 39岁

    1825年,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在狱中写下那首家喻户晓的名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人没有用华丽的辞藻,他隐去悱恻的缱绻,用寥寥数句促涌起生命的哲理,洋溢出饱满的斗志,给人以奋发向上豁然开朗的通透。此诗一经面世,近两百年来便为全世界人民传诵不息,许多人吟念着它坚信光明的到来,见证正义的胜利!这种心灵的共鸣,值得我们探究。

    人之所以有别于普通动物,铸就文明,书写历史,就在于人类有思想。思想一方面促成百家争鸣、天人合一的黄金时代,一方面又孕育着弱肉强食、窃国诛心的黑铁法则。思想也因此成为人类痛苦的根源之一,和情感叠加在一起,有时候可以让人跌宕于在天堂和地狱之间,易如反掌。每个有思想的人都会有自己的人生目标,立德立言抑或立功立命,但不同的成长环境和学习条件会导致认知的改变,影响原本的规划。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惨绝人寰的灾祸疾病,还有大幅的时代变迁、剧烈的局势动荡,都会让美好的期望瞬间落空。人生多歧路,处处有错位,面对有形和无形的艰难旅途,拔剑四顾还是乘风破浪?关键只在一字:“心”!

    大儒王阳明曾用八个字来概括他的哲学精髓:“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这里的“心”指的就是光明之心,天理聪敏之心,知行合一之心;指的就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仁爱之心,义理之心,先忧后乐之心!王阳明少年得志,看似前途无量,但事情的发展并非如你我所想,他22岁考进士不中,25岁再次落第而归,糟糕透顶。亲朋好友都来安慰他,他却非常平淡地说:“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看,一个以天下为己任、视苍生疾苦为本初的心学志士,是不会为功名利禄得失而斤斤计较茶饭不思的!相反,在最艰苦的贵州龙场乱石窟中,他却可以迸发出震古烁今久久不衰的宇宙最强音:心即理,每个人都有成为圣贤的潜质!修齐治平良知天理,才是我们不变的志向!

    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一代巨子李斯,称他从一个街巷平民游历诸侯,以智谋辅佐秦始皇,完成统一天下的千秋帝业,可谓居功至伟,原本是可与周公、召公比美,安邦定国,流芳百世。可惜他虽然通晓儒家六经宗义,有经天纬地之才,却不施行贤明的政治来弥补君主的缺陷,贪恋高官厚禄,只顾阿谀奉承,最后祸国殃民,被灭门夷族,临刑前才发出“黄犬之叹”,落得凄惨下场。时局变化看似是李斯命运改变的关键,他内心的偏移才是悲剧的根源。26岁的普希金被幽禁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身陷囹圄的他毅然选择坚定地站在革命党人一边,热爱生命,追求自由,反对农奴制度,哪怕遭到沙皇政府的残酷迫害依旧不改初衷,在狱中写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为人民发声,为战友呐喊。

    初心所守,处处皆为青山桑梓,砥砺前行,幸福终会不期而遇。亲爱的朋友们,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灰心,不必丧气,无非是多一点历练,多一些成长,天地有盛意,山水总相逢!有道是: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蝇营狗苟,英雄好汉也低头;为生活计,为稻粱谋,芸芸众生,争先恐后;千帆过尽,百舸争流,黄粱一梦,白发苍首。试问天下,青梅煮酒,几人功成,几人名就?得放手时须放手,且将旧曲新弹奏,牢骚太盛防断肠,少年壮志不言愁!

    不畏浮云遮望眼

    陈效平 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49岁

    罗曼·罗兰说过,没有理想的现实主义是毫无意义的。每个人都该有理想,这种理想或是自己的人生坐标,或是对未来的美好期望。然而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角色。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难免产生落差或错位,这便是通常所说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很多时候,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犹如厚厚的浮云,遮避了我们投向理想的望眼,使我们迷失目标,止步不前。对此,该怎么办呢?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写道: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所以,当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时,应该继续勇攀高峰,如此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

    首先,要坦然正视“浮云”的存在。我们喜欢澄澈的碧空,希望远望的视野里一览无余,但浮云的出现常常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活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在所难免,我们应该也必须学会正视浮云的存在。林肯立志从政,他的理想是有一天成为白宫的主人。可是,在竞选州议员、州议会议长、国会议员和副总统的过程中他屡战屡败,其中竞选国会议员环节就连续失败了三次。面对无休无止的挫折,林肯没有气馁,他说:“失败很正常,如果随随便便就到达目标,那才不正常。”此后他客观冷静地看待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不断积聚再次冲锋的力量,最终于1860年成功当选为美国总统。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我们应该像林肯一样,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只有正视“浮云”的存在,不惊讶,更不惊慌,把它看作一种自然现象,我们才会坚定远望的信心。

    其次要积极探究“浮云”的成因。想解决问题,先得找出问题出在哪里。理想和现实存在较大差距,一般来讲,或者是因为目标定得太高,脱离实际;或者是因为起点太低,以致目标遥不可及。当前,有些网文大神年入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这让不少文艺青年非常艳羡,他们仅凭着一腔热情,在文字功底还很浅薄、结构能力还很孱弱、生活积累还很匮乏的情况下,就一头扎进了网文创作,其结果自然是碰得头破血流。这些网文新手应该静下心来,一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功力,抬升起点,另一方面把奋斗的目标调整到合理位置。只有从根本上弄清差距的形成原因,方可琢磨出缩短它的良策。

    再者,要努力扫清恼人的“浮云”。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扫清“浮云”的行动就是王安石所说的“身在最高层”,只有勇敢攀登,到达足以将浮云踩在脚下的高处,我们才能彻底排除它的干扰。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成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向着理想的目标前进,要以现实为出发,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

    为了清晰地看清理想,弥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我们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气魄,更要努力培养这样的修为!

    理想光明 道路曲折

    冯皓 浙江金道(宁波)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45岁

    每一个律师在进入法律行业时都怀揣着自己的理想,对未来有着美好期望。但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个人理想与家庭期待、社会现实之间的落差和错位是难免的。

    许多年轻律师都会感受到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众所周知,想成为一名中国执业律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法学院的学生们要背最厚的书,通过最难的考试,才能换来进入这个行业的入场券。开始工作后,又要在律师事务所里从实习律师开始做起,积累若干年的实践经验后,才能成为一名成熟的律师。律师是世俗眼光中的高薪职业,许多年轻人也都是怀揣着高薪的理想而投身到这个行业当中,但律师是需要经验积累和人脉积累的长线职业,在事业起步的前几年里,律师的薪水都是较为微薄的,我见过许多青年律师挣扎在温饱线上。对这个职业高薪水的美好期待和贫瘠的现实就会形成一种落差,此时,如果家庭不支持自己的事业,年轻律师的职业生涯就更显艰难,生活中来自家庭的期待有时也是一种巨大的压力来源。

    除了薪资,另一个可能使许多律师感到个人理想与社会角色之间的落差问题是:律师一定是代表公平正义的吗?当初,我们都有着一腔热血,怀着坚守公平与正义的理想。但律师作为一个社会角色,在现实中的作用往往是为当事人争取最大利益,而一旦律师的活动全部围绕着为当事人争取利益而开展,有时便可能与大众所期待的公平正义背道而驰。当然,对于什么是公平正义,理论上也尚有争议。我认为,律师在具体案件中的角色就是穷尽法律允许的一切手段为当事人争取最大利益,这其实也是一种程序上的正义。

    要成为一名成熟的律师,需要经历过现实的磨练,也免不了经历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与错位。但付出终究会有回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现实生活不断变化,唯有不变的是自己的初心。个人理想、家庭期待、社会角色——每个人都会面临这三者的矛盾关系,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努力地寻求这三者的平衡,这是每个人都要做的人生课题,与君共勉。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