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挥洒吧 青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7月1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

作家、医生、律师
编辑、大学生
同写高考作文
看他们
是如何
妙笔生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今年高考浙江卷作文,涉及对人生的思考。不知道坐在考场中答题的考生们,都是如何回答这道人生试题的。场外,我们邀请作家、医生、律师、编辑和大学生,来回答这一考题。他们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对人生坐标的思考也不尽相同。

    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社会人和准社会人,是如何在家庭的期待和社会的洪流中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

    □记者 王伟

    女儿是个中不溜

    张亮 《现代金报·宁波教育》编辑 36岁

    我的女儿,是个中不溜。

    没考证过,这个词是哪里的方言。但仔细咂摸半天,挺喜欢。

    她刚到我们家那天,说实话,不丑,但也不美。随着眉眼一天天长开,我看了看妻子,照了照镜子,还好,综合一下,耐看型。

    一开始,和大多数为人父母一样,我们希望她聪明,美丽,善良,恨不得将世间所有优点都攒一块,一股脑儿给她。但是,理想总归是理想。

    学习上,她不是学霸,双百分对她是一道坎,偶尔能迈过一次,回家就跟个骄傲的小公鸡一样,满脸“你们快来问我啊,快来问我啊”。你要是问,她会“啊,我真的得了双百”,好像自己不知道似的。这时,我和妻子不会戳破她的小心机,陪着演一场,因为这也是我们的快乐时刻。

    如果没考好,她会有点瘪嘴,但下次考试,该错的还是会错。如果说其中有能让我们开心的,就是附加题每每都能做对。为了她的粗心,我们曾生气、威吓、苦口婆心讲道理,貌似都没什么用。直到有一天我母亲看不过去,一句“真像你小时候”,把我和妻子都逗乐了。

    这样一个贴不上学霸标签的孩子,生活上也不讲究。

    都可以,是女儿的口头禅。

    每逢周末,一家人想出去转转或打个牙祭,问她有什么想吃的想玩的。一句“都可以”,让我们很难选择,是不是现在的孩子都这么佛系,问了相熟的家长,并非如此。问她为什么,她说反正在一起,去哪都行。这个答案,让我们不知是暖还是丧。暖是觉得孩子很注重亲情,丧是觉得这孩子怎么没一点目标。扪心自问,希望孩子选哪个方向,大人的贪心是都想要,但如果非要选一个,我们还是想要她选择暖。

    还别说,就这样一个“都可以”的孩子,在学校反倒朋友不少,小姐妹经常约着要去彼此家做客,互送些小卡片小零食当礼物。这点,比她爸爸当年在学校里可强多了。

    慢慢的,这个成绩中不溜,遇事“都可以”的孩子,在我家已经生活了八年。我们曾有过彼此都不想理睬的生气时刻,也曾有打闹一团的温暖时光。从最初开始的想要她光芒万丈到如今的都可以,我们和生活做了和解。

    就这样,中不溜,也挺好。这也是作为父亲的人生思考。

    定位自我 方可抵达远方

    葛齐芬 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17级新闻学专业学生 21岁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不如意是常态,明确自身的角色,调整心态,以更好的姿态面对未来,方能抵达远方。

    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中提到,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正如人是社会性动物,这意味着我们时刻拥有一个社会属性和社会角色,在家中你是父母的孩子,在学校你是学生,在社会你是公民。而在他人对自己的期待、评价和态度中自我会产生一种落差,这种落差可能会造成偏激的后果,因此需要对自我有清晰的认识、重新明确定位。

    网红博主李子柒在成名前从事过非常多的职业,擅长传统美食、传统工艺制作等,她结合自身特长将职业定位放在古风田园短视频,完成了从“打工仔”到“网红博主”的蜕变;飞人刘翔初涉田径选择的是跳高,然而成绩平平,在认清自我价值后转入跨栏实现飞人梦。

    高考是人生中的一道分水岭,志愿填报对未来人生走向有重大影响。犹记得我当年高考完填报志愿时,父母满心期待我填报师范专业,未来成为一名教师。“师范好就业,又稳定,女生选这个再合适不过了。”这甚至也是许多家长的理由。而我并不喜欢相对安稳的工作,希望能成为一名“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记者。所以,我选择新闻学,自己真正热爱和喜欢的专业。尽管自己的选择和父母的期待产生落差,但我清楚自己人生的定位,父母的建议可以适当听从,但已然成年的我,需要自己做出决定。

    即将大四的我,已开启实习生活,提前踏入社会。从“大学生”到“社会人”“职业人”的转化,是人生角色转换的重要转折。离开象牙塔,我们或许会发现社会现实是残忍的,不再有老师和同学的包容,不再有室友同学的帮助,这时候就需要重新定位自己,调整自我的心态,调整期望值,根据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改变。反之,如果我没有做好定位,毕业后对自我认知不清楚,沉浸在学生校园的美好时光,对工作一通抱怨,就会成为被生活压抑的木偶人。

    有人说,长大是在与世界与自我和解。其实,这也是对自身角色的解构与重塑,不断地认清自我,转换角色;不再以自我为中心,拥有更多的角色与身份,学会调整心态,以更好的姿态面对未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