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金报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7月2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兴趣爱好和学习发生矛盾时
家长如何站队?

金报调查了近7000名家长 近七成家长尊重“孩子意愿”

马嘉琪在健美操特训。 受访者供图

    暑假如期而至,不少低龄段孩子的家长穿梭在各种兴趣班的接送路上。家长们坐在一起交流中,不少“过来人”分享经验:“给他学个几年,等读四五年级还是要放弃的。”

    爱好和学业一定要做选择题吗?培养兴趣爱好的目的是什么?要不要随大流去考级?

    近日,金报做了一个调查问卷,有近7000人参与,调查对象是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孩子,年龄段不同,因为环境、心态、学业压力的不同,选择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同时,我们邀请专家分享他们的观点,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

    □记者 钟婷婷 林涵茜

    通讯员 陈可伟

    走访琴行

    暑假期间 考级学生爆满

    “我小时候很羡慕那些会弹钢琴的小朋友,所以在帮孩子选择兴趣班时,我首选钢琴。”7月18日,在鄞州区一家琴行外,一位在外等待的家长告诉记者。

    陈先生的孩子读小学二年级,他告诉记者:“孩子现在学业压力并不重,作业在学校就完成了,比起回家后一直玩手机、看电视,还是让他学点东西比较好。”

    当被问及,如果以后学业重了会不会放弃时,在场的家长都表示,会尊重孩子意愿,毕竟学习技能是他自己的,强扭的瓜不甜。

    记者发现,在琴行上课的多数是小学生。“虽然初高中的也有,但基本都是确定方向的学生。现在小学的学业压力并不是很大,所以很多家长愿意学点乐器。”琴行老板告诉记者,“最近忙着考级的孩子很多,所以琴房都爆满了。他们大多每周上两次课,每天练1-2个小时。”

    相对于培养兴趣爱好的孩子来说,那些决定走艺术方向的孩子练习乐器更拼。依依(化名)两年前考上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在钢琴方面比较有天赋。他从5岁开始学琴,往往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于是父母给他找了上海名师,每个周六都会赶早上7点多的火车到上海求学,风雨无阻。依依每天都要花四五个小时练琴,多的时候甚至是七八个小时,出门旅行时也要到当地找琴行练琴。孩子说:“就怕自己的手生疏了。”

    弹琴占据了依依很多时间,但他的文化课却几乎从未拉下过,学习成绩也不错。“在学琴的同时,孩子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比如周六去上海时,他会在高铁上做作业。”家长告诉记者。

    调查问卷

    爱好影响学习时

    近7成家长尊重孩子意愿

    兴趣班坚持还是放弃,是家长们经常遇到的问题。记者针对宁波市中小学生在爱好和学业如何选择进行了调查,共设计7个问题,涉及了兴趣爱好的数量、对于兴趣和学业的看法、时间安排、对兴趣班的态度等方面,有6850位同学和家长填写问卷。

    在调查过程中,有一位刚读初一的孩子家长说,其实身边高年级学生基本上放弃上兴趣班了。不是不想学,是无力学。“暑假里,很多同学一天五门课,一门课两小时,全是主课。孩子除了吃饭睡觉,没有别的时间。唯一的消遣就是和同学们微信聊会天。”

    “以前,我的周末都是用来和同学打篮球或踢足球的,但是自从我上了高中,几乎就和这些爱好‘say goodbye’了,学校、家里两点一线,根本没有时间。”记者采访到了一位准高三学生,他说,“初中的时候,我是学校篮球校队的,但是中考不理想,我爸妈就把我从篮球的世界拉了出来,说是高中好好努力,大学继续也不迟。”

    娜娜(化名)是一个高一女生,成绩不好,妈妈也一直很担心她上不了本科。今年暑假除了主课外,还帮她报了一门美术培训班。

    “没办法!学习成绩不好,看能不能走美术生这条路。”娜娜妈妈无奈地摇摇头,“以前小时候,我还给她报过舞蹈班、钢琴班、象棋班……杂七杂八的很多,现在面临高考压力,身边的家长都建议我给孩子试试美术生这条路,这不,放弃了其他所有兴趣,主攻美术。”

    别人家的孩子

    练了五年健美操

    还在坚持

    暑假到了,马嘉琪开始了一周五天的健美操特训。劈叉、倒立行走、弹踢腿、俯卧撑……“高能”动作一个接一个,动感十足,又不失力度。她挥汗如雨,却兴致满满。行健馆里没有空调,每次练完回家,衣服都湿透了。“我喜欢在健美操房里挥洒汗水。”小姑娘扎着高高的马尾,神采奕奕,也许是因为多年的训练,有着良好的形体气质。

    马嘉琪是鄞州区堇山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进入学校健美操社团,三年级进入健美操精英班培训。作为学校代表队成员,五年时间,曾四次在全省、全国比赛中获奖。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她并非天赋异禀,就只是一个大家身边“零基础”的普通孩子。“没有别的捷径,就是需要不间断的刻苦训练。她的课余时间训练几乎每一天都在进行,包括所有的假期。”陪同的妈妈说。

    在做调查问卷时,马嘉琪妈妈说道:“我们觉得健美操的练习与学校的学习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可能的话,孩子想一直学下去,从初中练到高中再到大学。我们作为家长父母,站在背后坚定地支持她,也希望那种自信坚忍的品质能一直伴随她的人生。”

    喜欢折纸 可以缓解学习压力

    琪琪(化名)今年读初二,目前在区里一所较好的初中就读。她没有报什么兴趣特长班,最大的爱好就是折纸。

    “小时候,她妈妈也想过让孩子去学钢琴,但是孩子不喜欢。我们就不强求了。折纸的爱好是从幼儿园开始的,我觉得爱好不一定是要有用处的。”琪琪爸爸说,对于孩子喜欢折纸这件事,他从来没反对过。不管是喜欢音乐、画画,还是折纸,只要能让孩子带来快乐,孩子对这件事抱有热情,那就要保护她的爱好,支持她。为此,他帮琪琪搜罗世界各地的折纸书籍,每次去国外旅行时都会去书店找找有没有女儿喜欢的折纸书。

    也许跟琪琪爸爸的职业有关,因为从事教育工作,他平时非常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在他看来,折纸可以帮助女儿缓解学习压力,而且是一种触手可得的兴趣爱好。“我有时候在观察她的学习状态,她可能做完十道难题需要休息的时候,就会拿出纸来折。或者哪天她折纸时间特别长,我就大概知道她心情不好了,或有情绪了。”

    有意思的是,琪琪妈妈和爸爸的观点并不同,“妈妈比较注重学习,希望她能把全部时间用在学习上。但有妈妈追着她走也是一件好事,我来负责呵护她的心理。这样既有动力,又有呵护,我觉得挺平衡的。”

    线上沙龙

    针对家长们在培养孩子兴趣爱好中面临的几个困惑,我们采访了权威专家和几位老师、家长、学生的看法,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他们分别是:

    张越  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A级资格教师、北仑区教科所心理健康教研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陈珊   堇山小学老师、健美操社团负责人

    马嘉祺  堇山小学五年级学生

    小秦妈妈  效实中学高三学生家长

    ● 怎么正确认识孩子的兴趣爱好?

    张越:家长们首先要明确,爱好一定是孩子自发喜欢并愿意付出努力的,而不是家长要求和逼迫训练出来的“特长”。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会发展出对某些事情的“偏好”,家长的适当引导,会帮助孩子们把这些“偏好”变成“爱好”进而发展为“特长”。如果孩子没有任何兴趣爱好,作为家长应当反思,是否给予了孩子主动探索的空间和机会,让他去确认自己喜欢的东西。我认为把兴趣爱好坚持下去,是培养孩子良好人格的重要基石。我不建议在孩子读初中或更高的年级的时候,因忙于学业而彻底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工作中,我接触到很多青少年心理危机个案,特别是一些出现厌学甚至轻易放弃生命的孩子,我发现一个共同点:他们的人生除了学习和读书,很少、甚至没有兴趣爱好。除了学业外,要支持孩子发展一些看似无用的“小爱好”,这些“小爱好”既是孩子们的成长乐趣,更是排解压力的途径。孩子们会在培养爱好的过程中,逐步感受到对喜爱的事情全身心投入所带来的兴奋感、成就感和充实感;更能明白对一件事情付出精力、投入时间和刻意练习,才会获得有意义的快乐。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学习理想状态——心流状态,即拥有面对困难还要坚持下去的一种能力。发展一项兴趣爱好,就培养这种心流状态的最好途径。

    ● 碰到现实问题,如何做好时间管理?

    马嘉琪:与其他同学相比,可能我的学习时间每天要少两个小时。这样的情况促使我必须提高在家学习的效率,做好时间管理。每天回家,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列好今天各科作业需要完成的时间。我希望自己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更高效率地学习。

    我每天大概只有三个小时学习时间。这三个小时里,我需要完成1-1.5个小时的学校作业,半小时的阅读时间,半小时的课外练习。如果完成得早,还可以写一篇日记,或再练习一点健美操的高难度动作。

    陈珊:其实我也一直在观察,在我们社团里,包含马嘉祺在内,有五成学生成绩都挺优异的。到高年级后,退出社团的学生极少的。我一开始也怕比较好的苗子因为影响学习成绩而退出社团。但我发现我多心了,小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也获得了如何兼顾的能力。

    ● 孩子不愿意学了,家长怎么办?

    张越:坚持爱好能让孩子明白努力的意义,能增强抵抗挫折的能力,拥有乐观积极的人格品质;更重要的是,这份“小爱好”会成为孩子们应对高压状态下学业负担的“心理缓冲器”。

    当然,如果孩子在坚持爱好时中途放弃,父母应该予以理解,观察和共情孩子的情绪状态,共同分析原因,耐心沟通和鼓励,尊重孩子最终的选择。

    小秦妈妈:要不要放弃这个问题,这要看具体情况。我女儿是幼儿园大班开始学钢琴的,第一年就出现了瓶颈,觉得辛苦,难弹,会抗拒。作为家长,要理解她,鼓励她,陪她迈过那个坎。两年后就有了主动性。年龄大点的孩子,还是要尊重孩子意愿吧。

    ● 怎么正确看待考级热?

    小秦妈妈:我觉得顺其自然吧。画画也好,钢琴也好,低段考级难度并不大,以鼓励为主。我让孩子去考级、比赛,一是对一个阶段的学习有个交代,二是因为考级、比赛之后,她会更有自信,更有动力。

    到了学业压力重的时候,自然都是主攻学业。学习累了,花十分钟时间弹个曲子放松一下,也挺好的,没必要完全放弃。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