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对话校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7月2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自主教育唤醒学生内驱力”

走过3所乡镇中学的校长在课改中坚持行与思

古林镇中学校长许鹏浩。通讯员供图

许鹏浩在美国考察学习时与当地学生交流。

    和每一位校长一样,经过异常忙碌的六月底七月初,这两天,古林镇中学校长许鹏浩终于有时间坐下来,思考下学期的工作要点。“最近是真的忙。”许鹏浩说这话时,嘴角还挂着一颗热口疮。

    不过,对许校长来说,有一件特别的事情,用时一年写作的《初中自主课堂建设的行与思》即将出版,这是他对自己10年校长生涯的总结与思考,也是任校长10年给自己的一份礼物。

    记者与宁波市名校长、甬派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对象许鹏浩的对话,就在他对自主教育的行与思中开启。□记者 王伟

    实习生 葛齐芬

    父子俩的故事 与自主教育思想的萌芽

    A

    1987年,许鹏浩读初三,和今天众多的中考生一样,面临学生时代的一次重要选择。但那一年,许鹏浩的成绩很不理想,英语、科学离及格还有好大一段距离。如今回忆起来,他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一年的那一晚,在四明山脚下老家的房子里,昏暗的灯光下,父亲与他谈心,整整两小时,做老师的父亲没有讲太多大道理,只是陈述事实,然后告诉许鹏浩,在他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回家做农民,另一条是复读一年,为自己挣一个前程。“有没有决心?”父亲问他。

    那个暑假,许鹏浩把自己关了50多天,“从早上六点到晚上12点,除了必要的休息,一直在学习。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问已经在读中专的哥哥。”

    1988年,许鹏浩在集士港中学复读一年后,以高出师范线60多分的成绩考入余姚师范,两年后,余姚师范与宁波师范合并。1991年,他从宁波师范毕业。

    说起来,许家可谓教师世家。父亲是横街镇许村村校的老师,因为教学水平高,颇受当地人敬仰。家里表弟、表妹都考了师范,许鹏浩和夫人、小姨子也都是老师。

    “一般人的智商不会有太大差异,如何激发自己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激发内驱力,才是关键,也是我当了校长以后力主自主教育的一个原因吧。”这是当年初三的经历,给后来当了老师和校长的许鹏浩留下印迹。

    三所乡镇中学课改 与自主课堂的行和思

    B

    当自身经历与教育思想的碰撞来临时,作为校长的许鹏浩,踏上自主教育的行与思之路。“他始终坚持课改兴校,践行自主课堂,三位一体阅读教学及跨学科教学在省、市有一定影响力。”这是宁波市教育局编写的《新时代宁波市百位名校长治校方略》一书中,对许鹏浩的评价。

    1991年到2010年,教育生涯的第一个十年,许鹏浩从四明山脚下爱中乡初级中学的语文老师,到横街镇中学的语文老师,一步一步走向学校副校长。2010年,他通过考评,成了洞桥镇中学校长,自此,开启第二个十年的教改之路。

    洞桥镇中学、瞻歧镇中学、古林镇中学,在校长任上,许鹏浩已走过三所乡镇中学。他的教改之路,也从一开始的幸福课堂五步法、生命课堂,到现在的自主课堂和自主教学。在洞桥镇中学课改两年,学校被中科院授予“全国幸福课堂五步法教学基地”;在瞻歧镇中学三年后,当时的鄞州区全区课改现场会在学校召开,许鹏浩也被誉为“课改先锋”;如今的古林镇中学,已是全国自主教育联盟学校,自主教育课改相关课题成了全国重点课题。

    古林镇中学的自主课堂长什么样?简单来说,它是在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来开展的课堂。老师先根据这个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进行备课,同时通过预习单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并了解学生的已知、未知和兴趣点,及时调整课件和讲课内容。在课堂上,通过对预习单的展示、共性问题的探究,以及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交流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老师及时掌握动态学情,引导学生拓展反思,关注学生学习成果。

    “一开始幸福课堂的教改,过于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使得老师的教偏于边缘化。后来意识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受知识面、阅历等的影响,其自主探究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课堂一旦变成对预习情况的校对和为展示而展示,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就缺少质的提升。因此,后来的生命课堂和如今的自主课堂,在实践中慢慢调整。虽然是以学为中心,但教师的教不能缺失,只是在如何教上要充分尊重学情,要教会学生学习的策略和支点。”

    这期间,许鹏浩熟读《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中国当代教育思想史》《中国教育思想史》和《外国教育思想史》等教育思想史著作,尤其是后两部,各读了7遍。再结合外出考察、学习、自己的实践和思考,才有了如今学校在自主教育方面的顶层设计,也才有了即将出版的《初中自主课堂建设的思与行》。

    老师自主能力提升 与慕名而来的学生家长

    C

    自主教学的改革,不是边缘化教师,反而是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无论是基于动态学情的二次备课,还是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支点与策略,或者是对课堂的收放自如,教师都是教学改革的基本保障。

    为了提升老师的教学水平,许校长在古林镇中学做了这样几件事:

    聘请每门学科的特级教师,来校指导,与年轻教师们一起磨课;每门学科成立区名师工作室,成员需要填写自我成长规划表;学校成立江篱读书社,鼓励老师在浮躁的当下静下心来多读书,每学期组织读书沙龙,要求老师们写散文、诗歌、出书;成立青年教师协会,让年轻的老师在相互交流合作中提升能力。

    具体的做法还有不少,在许校长看来,自主教学既要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要提升教师的自主能力。通过以上平台的搭建,老师们可以培养自主规划力、自主学习力和自主合作力。

    成效是显著的,最近二年里,学校新增市名师1人、市骨干教师1人、省教坛新秀2人、区名师4人、区骨干教师3人。这个学期短短两个月,老师们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多篇获奖,课题立项5个,其中3个为市级课题、2个为区级课题。

    五年前,许鹏浩刚到古林镇中学的第一年,学校的学生一共有1836人,今年的初一新生,已经超过了2500人,这其中,不乏附近乡镇的家长慕名而来买房落户求学的。尽管压力很大,但是内心里,作为校长的许鹏浩,是自豪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