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伟伟在看书。 |
 |
李伟伟 受访者供图 |
过去的一周,宁波象山一名学生火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多家主流媒体对宁波勇敢少年李伟伟在公交车上挺身而出、救下被打公交车司机的义举,进行报道并点赞。一时间,李伟伟上了微博热搜榜前三。他的事迹,也在宁波的大街小巷传为美谈,获得全社会的肯定与赞赏。 面对无数赞美,李伟伟说,自己只是个普通男生,生活依旧如前。 □记者 马亭亭 王元卓 通讯员 陆彦名 姚俊 事件回顾 男乘客殴打司机 00后小伙站了出来 7月13日下午2点20分左右,象山公交西站内一名抽着香烟的中年男子上了205路公交车。驾驶员胡良明发现后,就提醒乘客公交车上禁止吸烟,不料抽烟乘客被劝阻后恼羞成怒,冲上前欲殴打公交司机。 就在这时,刚刚参加完高考、年仅18岁的宁波滨海学校304班学生李伟伟两次挺身而出:第一次,他第一时间箭步上前,隔开两人;第二次,紧紧将闹事乘客抱住,不顾对方肘击脚踢,直至民警到来。而李伟伟的腹部、腿部多处受伤。 后经当地派出所了解,该名乘客有精神方面的疾患。当时如果没有人上前阻止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得知这个情况,李伟伟的家人也是后怕不已。 当记者问李伟伟是否感到后怕或者后悔时,李伟伟说:“当时出去救公交司机是出自本能,也没想那么多。即便知道那个打人乘客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也是要出手相救的,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网友评价 “在社会的考场中已得到高分” 人民日报网友说:“见义勇为好青年,祝你金榜题名!”“小伙子的高考成绩还没出来,但在社会的考场中已得到高分。” 宁波晚报网友“罗布泊之孤”说:“为好小伙点赞,勇敢正直的三观与行为比成绩优异者更让人尊敬。” 象山城乡公交相关负责人认为,公交车驾驶员无论遇到什么危难的事情,都要以乘客的安全为己任,因为其掌握着整车人的生命。他们对李伟伟的义举非常赞赏并感谢,同时,也呼吁公民要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公共规则,保证出行安全。 专家认为“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理应得到发扬和传承。但见义勇为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承担,除了要有足够的勇气,还需要当事人具备足够的经验、体力和专业素养,青少年尚处于被保护的成长阶段,无完全行为能力,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根据自身特点在“自护”和“求救”的基础上“见义智为”,这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敬畏。 7月15日下午,象山县教育局和学校领导看望李伟伟,并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当天,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项目组也对他的义举进行赞赏并嘉奖5000元。象山公安在核实他的见义勇为行为后,送去《见义勇为确认书》和慰问金。 其实,在宁波,这样的美德少年很多。一位教育界人士指出,李伟伟的行动虽是个体自觉,但反映了学校对思想教育的重视,反映出宁波这几年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效。 父母眼中的他 喜欢逛b站 是个懂事的孩子 18岁的李伟伟,有着和大多数同龄人差不多的爱好:闲暇时偶尔玩手游;和同学们一起过生日、拿到毕业证也会高兴地发个朋友圈;喜欢逛b站,感兴趣的领域是美食、漫画、纪录片等,说到这个话题,他还饶有兴趣地和记者聊起了弹幕文化和二次元文化。 李伟伟出生在象山的一户普通家庭中,父母双方都是普通工人,由于父母工作都比较忙,他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就比较强,有时甚至会为一家人烧一桌菜,“在b站关注了一些美食up主,跟着他们学烧菜。” 突然变得备受瞩目,这多少让他不太习惯。各政府部门、媒体记者陆续登门、采访,面对别人的夸赞,他至今仍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只是不停道谢。 他说,虽然父母学历不高,但平时一直是以敬老、诚信、友善、正直的方式教导他和姐姐为人处事的。当时冲上前去抱住打人乘客时,他内心没有过任何挣扎,事后也很平静,没想到一个举手之劳,影响会这么大。 在爸爸眼里,李伟伟“是个懂事的孩子”,他为儿子的见义勇为行为感到自豪。对于暑假计划,李伟伟表示等高考成绩出来报好学校后,就好好锻炼身体,“因为现在太瘦了”,还要找一份暑假工,提早接触社会,也可以补贴家用。 老师眼中的他 低调,却又极具责任感 对于李伟伟此次义举,班主任林土木老师说:“关键时的勇敢和力量来源于内心深处,这也是我们平时教育学生的,要做一个正直正派的人。”林老师介绍,学校除了传授知识,也通过定期德育,教导学生多做对社会有益之事。 李伟伟在班里的成绩处于中上游,在林老师眼里,李伟伟是一个很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低调学生,并向记者讲述了几件小事。 高二时,有一位同学在打篮球时脚踝受伤无法走路,李伟伟第一时间把受伤同学背到校医务室,直到该同学家长来校,李伟伟才放心离开。在医院处理好伤口回校后,同学还是不方便独立行走,晚自习下课,李伟伟则在旁搀扶他回寝室。 班里有一块卫生包干区,除了所有同学轮流打扫,还安排一个4人小组专项负责,李伟伟就是其一。这块区域位于教学楼之间的长廊,由于绿化很好,鸟类很多,有时鸟屎会落在长廊上,他就用抹布去擦干净,毫无怨言。 还有一回周五放假,林老师要开车回石浦老家,考虑到和李伟伟同路,就带他一起回去。当时天色将晚,路上他们看到一位老人步履蹒跚,经询问同是小湾村的人,但若老人步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于是李伟伟和林老师商量,带上老人一起走。 “他就是一个非常淳朴善良又充满爱心的农家子弟。”林老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