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石晓为老师和学生在一起。 |
 |
石晓为老师。 受访者供图 |
选一职终老,择一校深爱。宁波外国语学校教师石晓为,教英语27年,担任班主任23年。一所学校一张讲台,她一站便到了半百年华。 最好的青春献给了宁波外国语学校,最厚的温情给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痴迷教学,醉心教育,受到每届学生的信赖和喜爱,她是课堂上点石成金的Helen,也是同侪眼中践行师德的领军人物。 这样一位“全国优秀教师”,会有什么样的珍贵故事呢?一起来听。□记者 徐叶 通讯员 邬嘉辉 为了挖掘、宣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来自基层一线的“四有”好教师,本报开设了《点赞好老师》专栏。 如果你是家委会的成员,如果你的身边有这样的“四有”好教师,那么赶紧给我们发推荐信吧。经过筛选后,我们将对相关教师、家长进行现场采访报道。 推荐要求:写上教师介绍(300字以内)、推荐理由(500字,简单描述具体事件),并详细注明推荐人和被推荐人的学校名字、联系电话,以便我们联系。 征集邮箱:xiandaijinbao@qq.com(标题上请备注“征集好教师、学校名称”字样) 以爱生爱 甘做终身成长领路人 爱是对工作满怀热忱更是全情投入,爱是对学生一视同仁更是理解包容。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石晓为总是根据学生需求,精益求精、与时俱进。如今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她总能将每堂课都当做公开课来上,力求生动创新、引人入胜。 “上了27年的课,即便是现在,没有备好课,我是万万不敢走进课堂的。”石老师说。课堂教学如此,班主任工作也一样。 入职第三年,开学第一天,原本安排的班主任因身体缘故无法带班。98届02班成了石晓为担任班主任的第一个班级。面对57个性格迥异的小朋友,初出茅庐的石老师凭着对职业的敬畏,以日夜陪伴的“傻劲儿”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她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其实就是对自己。三年里,她尽可能多地陪伴学生,自修课堂、课外辅导、操场运动、住宿生活、家校联系,都有她的身影。她说,不怕出现次数多,就怕对孩子们了解不够深。 带这一届学生,石老师经历了恋爱、结婚、怀孕、生女,人生的重要环节都没影响到对学生的付出。预产期前,她还在为学生运动会忙碌,最终班级获得第一。 这一届当班主任的经历,让石老师感受到:没有经验不可怕,用心就是最好的经验。因为热爱,她的课堂总是充满笑声和智慧,许多学生因她爱上英语课,进而爱上校园班级活动,爱上学习本身。毕业多年,学生及家长还常留言致谢,感谢石老师用心相伴,影响学生一生。 现在的新初三班,是石老师担任班主任的第十个班级,她一直坚持“一视同仁”“包容差异”的原则。执教近三十年,她从“姐姐班主任”成为“妈妈班主任”,不变的是她依旧是学生倾诉和求助的人生导师。每一届学生班风正、学风好、品学兼优,这也是石老师自认为最大的成就。 同而不同 探出班级建设新路子 23年的班主任经历,让石老师对班级建设“很有一套”。 她认为,班级建设对健全学生人格,助推学生成长起到非常关键作用。为最大程度发挥学生主动性,提升师生交互,她提出了“教师民主、学生自主,全员参与、共同发展”的管理方法,并创建了五个“一”模式:一个理念——人本主义教育;一个途径——班集体活动;一种态度——赏识成功;一种氛围——充满快乐活力;一种信心——发现生活美好。 当碰到两极分化明显、学生个性较强的班级时,石老师就另辟蹊径,侧重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发挥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10年前,石老师担任住宿制学校班主任。因住宿制班作息独特,班级文化有特色,她就将学生日常习作、学习生活照片、班级日记等资料汇编成册。通过点滴积累,石老师倡导孩子们提炼出了“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作为班级公约。 这样的班级公约,不仅影响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还被其他班级甚至其他学校多次借鉴,用于助力班级管理与学生发展。 以德育德 品出德福一致大滋味 石老师常说,“教育是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关爱学生时,她就是以身立教,在发展和完善自我中与学生共成长。 宽厚仁爱的石老师,常悄悄关注班里有特殊困难的学生,把“总是安慰,常常帮助,有时治愈”实践到极致。为了保护学生隐私,她不愿意过多描述孩子的具体情况,只希望学生能发展得更好。 执教20多年,石老师对每名学生的个性与故事了如指掌,可见用心程度。但她说的最多的是,“感恩和孩子们一起创造幸福的校园时光,谢谢孩子们让我成长。” 石老师表示,那些品行兼优的孩子几乎满足了自己对人性美好的所有想象,也让她对教书生活“乐此不疲”。 但更多的,石老师将关注投向那些特别的学生:自卑内向的小霓、沉湎网络的小世、冲动惹事的小仁、自暴自弃的小间、调皮捣蛋的小泗、木讷孤僻的小越、过分敏感的小天……对他们会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刻,并因材施教加以引导。 作为班主任,她总能发现不同孩子身上不同的可爱,而这般被“呵护”的孩子也更容易学会关爱别人。 与学生有爱,与同事有情。当同组老师有事不能上课时,乐于助人的她也总是主动帮忙代课。在校内外的班主任作坊、青年教师座谈会上,她一次次无私分享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经验,带动身边的老师共同努力,一起关心和帮助学生们成长。 一直以来,班主任工作是出了名辛苦,石老师却总说当班主任很有成就感,还常宣传“如何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她认为,让孩子幸福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德行,德行与幸福是基本一致的。所以除了自己做好,也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反复强调,希望家庭教育能配合学校教育,将人生最重要的品质放在首位。 有家长表示,石老师坚信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是人最美的东西,这种坚定和执着感染着大家。“石老师用心投入,教学有声有色;用情灌溉,育人有滋有味;用爱教育,与孩子们同幸福,共成长。”家长称,为孩子能碰到这样的好老师感到荣幸。 【简介】 石晓为 48岁 宁波外国语学校教师 宁波市名班主任 宁波市五一劳动奖章者 宁波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 浙江省师德楷模 全国优秀教师 家委会推荐理由 怀揣“仁爱、敬畏、钻研、感恩”四颗心,虽年近半百,但教育观念理性又前沿:主张成长重于成绩;过程重于结果;学品重于学力;习惯重于技巧;家教(家庭教育)重于家教(课外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