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我是班主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7月24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脱袜子、剪头发、脱口秀主持……

“炸翻锅”的晚自修后我选择“退一步”

    在某一年的新生始业教育现场,这位老师不是主讲人,却意外成为全场焦点。

    刚跨入报告厅,台上的嘉宾动情地说:“现在站在门口的就是我的‘贵人’,是她让我成为了你们今天所说的‘逆袭学长’。”

    全场所有人都好奇地看向这位老师,而这位老师微笑着望向台上的主讲嘉宾——自己曾经的学生且已经毕业成才的周周。她暗自庆幸:“幸好,当初我退了一步。”

    栏目主持人

    记者 樊莹

    通讯员 陈汉春

    特邀班主任

    余姚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

    张晓宏

    班主任,一个平凡的岗位,却是孩子和班级的核心,更是连接家庭和学校的纽带。班主任的态度,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孩子和家长的态度。在这个版块,请看班主任怎么诠释他们的“权力”。

    此栏目面向广大教师长期征稿,征稿要求:3000字以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某类问题孩子的教育案例,达到启迪同行、引导家长的作用。

    投稿邮箱:xiandaijinbao2@qq.com(邮件主题请备注栏目名称),投稿时间:即日起。

    班主任说

    曾经,我是学生;而今天,我是家长,也是老师。三重身份的体验教会了我与孩子共情、与家长“同理”。因此,在面对现实教育问题时,我学着感受“假如我是孩子”,通过追寻问题背后的原因、提升学生的自我期待、定制个性化成长平台,努力将“事故”演变成“故事”。

    我相信:每一朵花都有尽情盛开的理由,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资格。十二年的班主任经历让我知道,每一个麻烦都可能是教育的起点,每一个问题都可以是教育的良机。感恩与这些鲜活生命的美丽邂逅,感恩与这些生命个体的相伴成长。适时退一步,笑看繁花似锦。

    孩子的故事

    “炸翻锅”的晚自修

    那是我接手新班后的第二周晚自修,管理老师突然生病,班级无人看管。当我匆匆赶到教室,看到的是“炸翻锅”的场景:

    刚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的“篮球王子”CC蹲在桌下换起了衣服,引来旁边同学的起哄;酷爱音乐且追求自由的HH开始哼起了小曲,且情绪越来越投入,声音越来越大;幽默风趣爱出风头的YY扮演起了脱口秀主持;不甘寂寞的周周拿出剪刀,给同桌剪起了头发……

    纪律委员坐不住了,可是她的严肃管理没有见效,正在剪头发的周周放下了剪刀,脱下自己的一只袜子,以甩袜子抗议纪律委员的管理。

    其他同学,有的当起了热情配合的观众,有的自顾自聊天,有的写小纸条交流感情。角落里,刚上任一周的纪律委员,正低声哭泣。我站在教室外,目睹一切,火冒三丈,气到双腿发抖。

    我的探究

    空白效应下的有效等待

    说实话,我当时第一反应,很想冲进教室,狠狠批评那些不守秩序的学生。但这个想法在脑子里打了一圈转后,被自己硬生生地压下去了。

    “冷静、冷静、冷静。”我反复叮嘱自己牢记“教育的时候不生气,生气的时候不教育”。学生们很快发现了我,教室一下子只剩下纪律委员抽取餐巾纸的声音。我平静地走进教室,叫上纪律委员离开了教室,当晚再也没出现在教室。

    第二天,我还像往常那样上课、下寝室,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但其实心里等得焦急:他们会不会来?等待有没有用?回到办公室,我搬了几把凳子,静静等待着。

    终于,敲门声响了,几位同学低头站在门外。

    我问:“你们有事找我吗?”

    其中一位孩子周周有些心虚地说:“老师,你怎么不骂我们,也不找我们谈话呢?”

    我笑着回答:“这不是把你们等来了吗?”

    一张干净的方凳,一句温和的“请坐”,似乎吓到了这批求学路上常被严厉批评的孩子,个个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然后,我选择了耐心地倾听,合理运用“空白效应”。

    我只问了五个问题:昨天发生了什么?你当时感觉如何?为什么会这么做?现在决定怎么办?你需要老师做什么?这五个问题,让我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和学生们的想法,知道了他们只是想引起他人关注,而不是存心捣乱。

    开展以“寻找”为主题的班会

    面对棘手的教育问题,我一改喋喋不休的教育常态,在学生以为老师要“穷追猛打”的紧要关头,选择让学生自主思考,而这似乎更能激发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收获良好的教育效果。

    最后,小伙子们勇敢地提出了解决方案,他们愿意真诚地和纪律委员沟通。更让我意外的是,周周很有信心地提出要承包晚自修纪律管理工作,真是“勇气可嘉”!我给他们的嘉奖便是——每人巧克力两颗。离开办公室时,他们对我说:“老师,你放心,交给我们了!”

    但事情还没有真的结束。周四的政教课上,我组织班上同学开展了一次以“寻找”为主题的班会,我和学生们一起,直面中考之后失意的甚至自暴自弃的自己,一起寻找那个真诚友善、积极乐观、踏实上进,有素质、有纪律、有理想的自己。

    “私人订制”专属岗位

    既然孩子们如此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那我为什么不花更多的心思,给孩子们更多正向的关注,引导他们向更好的前方迈进?我再次陷入深深的思考。

    有意思的是,孩子们也积极参与进来,想出来不少好招,其中支持率最高的一招是“点赞”,借鉴网络点赞模式,让点赞本在班级里漂流起来!

    漂流本中,每位同学均有可供老师、同学、家长、合作企业书写点赞留言的专属页面。而后,班级中隆重举行了漂流本启封仪式,宣布当日起本子在班级中开始漂流,每日由一位有心人负责记录班级中值得点赞的点点滴滴。

    同时,我将企业中的岗位聘任制引进到班级建设中来,以企业建设的模式进行班级建设,通过为每一个学生“私人订制”专属岗位,助力学生人人出彩。

    原本晚自习上“高调”的四位主角,我给他们安排了相当重要的岗位,分别是球类教练、技能辅导员、班级活动策划和纪律部主管。一段时间下来,他们频获进步神速、待人真诚、勤劳踏实、积极能干等点赞评论,让这几人感到欣喜。得到认可后,他们会反过来做小小督导员,帮助老师管理班级。

    后来,蹲在桌下换衣服的“篮球王子”CC同学高一高二连续两年担任学校元旦文艺汇演的主持人,最终通过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升入某大学空乘专业,成为“准空少”;

    那位自顾自哼歌的HH同学因专业技能表现出色,成了学校集训队的一员,并出战宁波技能大赛,最后通过考试顺利升入宁波某高校;

    那位扮演脱口秀主持的YY同学真就成了班队活动的主持人,每周四的班级活动课,幽默的他带给了同学们许多的欢乐;

    那名忙着给同桌剪头发还以甩袜子抗议的周周同学活跃在校学生会,他是一等奖学金和“宁波市三好学生”获得者。

    如今,他们都成了各自岗位上的骨干,而我很荣幸,成了他们口中的“贵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