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宁波少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8月0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篇作文牵出 一个动人故事

在《那一刻,妈妈没有犹豫》里 老师看到了小倪心中的英雄 我们邀请老师推荐更多有故事的作文

瘦小的倪妈妈

小倪写的作文

    “妈妈不会游泳,她也不敢跳进河里去救人,这下可把妈妈急坏了。妈妈立刻大喊:‘快来人啊,有人落水了,快来救人啊,有人落水了……’可是大中午的,河边并没有人。妈妈又往河水深处下了两个台阶,使劲把锄头伸向落水的人。太好了,那人抓到锄头了……”这是本报最近接到的一起报料的部分内容,准确地说是一篇小学生的作文。报料人是一位小学老师,她说这些内容出自一个小学生的暑假作文,她初读就被深深打动,于是马上打电话给学生家长,确认里面内容都是刚刚发生的事实。于是,她反复指导学生修改这篇作文后发给本报,希望更多人一起来分享这份感动。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殷欣欣

    向老师征集 更多有故事的作文

    妈妈救落水老人这个感人故事最初出现在一个小学生的暑假作文中,班主任初读就被深深打动,于是马上打电话给学生家长,确认里面内容都是刚刚发生的事实。于是,她反复指导学生修改这篇作文后发给本报记者。

    很多时候,孩子都会把发生在身边的有趣的、感人的故事写到作文中,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就是分享他(她)的故事的第一人。

    如果您在批改孩子作文的时候,发现有趣、感人、真实的故事,欢迎来和我们分享,经过筛选后,我们将对故事里的人和学校进行采访报道。

    推荐要求:作文背后故事真实感人,非虚构

    征集邮箱:xiandaijinbao@qq.com(标题备注“作文背后故事”字样)

    1 批改作业时,被学生的故事感动

    报料人郭小玲是是五乡镇中心小学新五年级2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前几天,她批改学生暑期作文——《妈妈是英雄》,写的是妈妈偶然间从河水中救起一位老人的情形。

    写这篇作文的学生名叫倪依蔓,性格有点内向,学习成绩一般,但一直很乖、很努力。

    倪依蔓妈妈在五乡的一个菜场卖菜,长得很瘦小,非常勤劳、质朴。

    “像倪妈妈这样一个瘦小的妇女,自己也不会游泳,看到有人落水,她本能地惊慌,却仍然勇敢地施救,她见伸过去的锄头对方够不着,又往河水深处下了两个台阶……”郭小玲说,她在感动的同时,也深深为瘦小的倪妈妈捏把汗:水里的人在垂死挣扎之际,抓到锄头无疑是抓到救命稻草,力量肯定是超出想象的,很有可能突然把岸上施救的人拉下水。非常幸运的是这种险情没有发生,落水的老人得救了。

    郭小玲马上联系倪妈妈,经确认倪依蔓作文中的救人事情完全属实,就发生在七月初。

    2 妈妈不会游泳,却救起八旬老人

    2日中午,记者采访了倪妈妈,她叫杨丽亚,今年37岁,当时她正在菜场卖菜。

    她回忆当时救人情形说,当天中午12点多,她出门找女儿,无意间发现旁边的何家洋河里漂着一顶草帽,下面好像有个人在挣扎,她立刻冲过去,见河边有把锄头就拿起锄头伸向那个落水的人……

    倪妈妈说,她不会游泳,这条河水很深,她往年夏天曾套着救生圈下去过,发现脚都踩不到河底。

    老人被救上来后,脸已经发白,他在水里呛了好几口水,再加上惊吓,整个人有些虚脱。

    倪妈妈认出老人是住在同一个村子的村民,已经八十多岁了。原来,老人在附近农田干完活后,到河边洗锄头和雨靴,而最近经常下雨,河边的台阶长满了青苔,他一个不小心就滑了下去。

    3 妈妈眼中的小事,女儿心中的英雄

    倪妈妈意想不到的是,在她看来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竟然让她成了女儿作文中的“英雄”,倪依蔓在作文中评价说:“在救人的关键时刻,妈妈一点也没有犹豫,妈妈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老师郭小玲说,这是她见过倪依蔓写得最好的作文,也是非常好的作文素材,于是她反复指导倪依蔓进行修改。倪依蔓前后改了四稿,她将最后的作文题目改为《那一刻,妈妈没有犹豫》,也更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后来郭小玲又指导倪依蔓针对同一件事从另外角度写作,又写了两篇作文。

    郭小玲对记者说,她将这篇作文作为报料发给报社,在分享正能量的同时,也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个醒,夏天防溺水不仅仅是孩子的事情,也是成人和老人的事。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