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8月07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志愿活动成常态,帮扶困难家庭学生是初心

这所学校行走中的思政教育 家长点赞

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清洁工作。通讯员供图

    这个暑假,象山县丹城中学不少党员教师与学生代表,纷纷组成志愿者队伍,走进社区和大街小巷,参与志愿服务清洁工作。在烈日下,他们对小区路面、绿化带内草坪各类废弃物进行全面彻底清除,坚持“发现一处、清理一处”,不放过每一个死角。其实,像这样的师生志愿公益活动,在丹城中学已经是家常便饭。

    “这是一场行走中的思政教育,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该校校长仇加良介绍,一直以来,党建与思政教育是学校面临的两大任务,实现二者的相互融合、有效衔接,才能发挥出协同育人作用。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记者 马亭亭 通讯员 姚俊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教师潜心立德树人

    据了解,学校以党建为引领,秉承“五育并举、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让独具魅力的党建文化滋润师生心田。党建文化长廊、红色宣讲团、书记上党课……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党性教育,同时产生了一种价值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了学生积极乐观、教师爱岗敬业、教育秩序良好的文化氛围。

    初二学生小雯(化名),总是孤单一人郁郁寡欢,学习成绩落后。班主任赵瑜老师在一次家访中了解到,小雯父母离异,家庭经济拮据,母亲还要照顾年幼体弱的弟弟。由于缺乏温暖家庭的关爱,小雯养成了胆小、自卑的性格。赵瑜老师下决心帮助这个女孩,一方面她和家长多加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她在学业上鼓励小雯,经常给她“开小灶”,还引导班级同学互相帮助。一次开学时,小雯实在拿不出学费,赵瑜老师为小雯先行垫付,并向学校申请学费减免和资助。渐渐地,小雯学习状态慢慢变好,还会主动向老师、同学请教问题。

    党员老师陈露,曾经班里有一名男生小龙(化名),父母忙于工作,他常年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小龙的家距离学校有6公里,每天晚上放学后,还要独自骑车回家。陈露老师初三接班后,得知小龙的困难,就把小龙接到自己家里一起生活了将近一年。后来,小龙一路考上象山三中、上海大学、北京大学,每年都会到家里看望陈露老师。“陈老师就是我的亲人,没有她就没有现在的我。”小龙无比感激。

    这只是丹城中学党员教师潜心立德树人的事例之一。面对赞誉,老师们只是说:“这是老师应该做的事,没有什么特别的。这也是我们的初心使命。”

    “把孩子送到这里我很放心”,家长由衷点赞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近年来,丹城中学通过发挥党支部自身优势,把党建工作贯穿于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让党员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学校采用“导师制”“青蓝工程”活动、专题辅导、开设讲座、参观考察等形式,大力提升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特别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在党建引领下,学校教学质量名列象山县公立学校前茅。几年来,学校潜心改革,坚持“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积极推行分层走班教学改革,获得了象山县首批义务教育改革先进学校。学校重视教育科研与教师发展,以党支部副书记王葵红老师为引领,开发的六门拓展性课程分别获得省、市、县精品课程。王葵红老师个人获得了省特级教师并评上正高级职称,青年党员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坛新秀、优质课评比成绩突出。

    “把孩子送到这样校风优良的学校,有这么多敬业的好老师,我很放心!”“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红色教育,培养了孩子优良的品质”……许多家长由衷点赞。

    这是党建助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这里,党建文化已经融入校园文化、学生培养、教师发展的全过程,转化为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内驱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