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赵启琛 受访者供图 |
如果说考生的知识水平是考取理想大学的硬件,那么考生的良好心态就是取得理想成绩的软件。 高中学习不可能一路顺风顺水,就连学霸也会遭遇“滑铁卢”。他们中有的是从班级“吊车尾”一步步成为一匹黑马,有的是初中时就出现很大的学习压力,但学霸们总有自己的一套“解题思路”,让压力得到缓解。 这几天,记者走近几名学霸及其家长,了解他们的背后故事。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记者 王伟 钟婷婷 实习生 葛齐芬 通讯员 张帆 A成为黑马 “吊车尾”成为清华生 解压方式是读科幻书 在高考考完后,宁海中学的高考生赵启琛发了一条QQ说说:“顿开金锁走蛟龙。”高考成绩出来后,他考了705分。 还记得近日传遍宁波家长圈的学霸项楚钧吗?赵启琛是项楚钧的同班同学。谁都不曾想到,高一刚进来时那个常常考全班倒数第一的男生,毕业时以全校第二的成绩成为一匹黑马。有意思的是,他报考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却是因为热爱科幻。 一步步稳扎稳打,终成黑马 在“高手如云”的宁海中学创新班里,赵启琛自认为是青铜段位。“我是擦边进入创新班的,是后进生。读高一时考过好几次倒数第一,身边比我强的人太多了。”赵启琛说自己不善言辞,在回忆过往时,轻描淡写。 那是怎样的一段时光?记者通过赵启琛母亲了解到,刚进宁海中学时,因为英语基础薄弱,其他学科也被拖了后腿。成绩差,压力大,他常常夜里睡不着。住了一两个月宿舍后,他申请走读。赵启琛母亲讲话很朴实:“也好,我可以每天陪他。他考砸了,就找我发发牢骚。我就安慰他,给他拥抱。我也没别的办法,就这样一直宽慰着,一天天就过去了。” 赵启琛补充说:“我妈妈从不因我的成绩不理想而责骂我。在我迷茫失落时,她总是不断地鼓励我,支持我。我很感谢我的父母,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 从高一的班级40多名到高三可以排到10多名,赵启琛逐渐掌握节奏,更重要的是,他的内心也悄然发生转变。2020年1月,首次高考时,赵启琛英语考了136分。他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下,“那次主攻英语,最难的科目攻克下来。这下时间也有了,信心也有了!” 语文122,数学147,英语136,物理100,化学100,技术100,总成绩705分。当成绩出来的那一刻,全校惊了。“真是杀出一匹黑马!一开始名不见经传,但看着他一步步稳扎稳打上来,觉得这个孩子会出彩。但没想到会这么出彩!”数学老师赖庆龙如此评价。 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 “老师们很辛苦,对我帮助很大。同学们也很好,题目做不了,我老是问同学,同学也常帮我。”除了母亲,赵启琛很感激他的老师和同学。 数学老师赖庆龙夸他:“觉醒过来后,他很有目标,有主动性,知道自己想要的。他经常来问我要一些适合他的作业来做。” 同学们也很喜欢他。和他一起报考清华大学的项楚钧说:“他眼睛小,笑起来眯成一条缝。而且他总是笑眯眯的,憨憨的,特别可爱,跟他开玩笑也没关系。” 说到学习经验,赵启琛有自己的策略。“我觉得主要是把当下的事情做好。考倒数第一那段时间,总觉得以前的知识没掌握好,但每天又有很多新的东西要吸收。那时,我就先把新知识点掌握好,把以前的东西放一放。每时每刻,尽力把当下的事情先做好。在高考复习时,要注意规划时间,把高考这个大目标分成几个小专题。比如7天复习好语文的字音字形,3天复习数学的排列组合,对自己的缺点、易错点,针对性训练,确保复习质量。” 突然他沉思了一会,又补充道:“当然,最重要的是一种坚持信念。无论何时,无论你成绩优异抑或‘吊车尾’,决不能放松懈怠。既不自暴自弃,也不骄傲自满。从高一到高三,没有任何时间可以松懈浪费。而刻苦努力,从何时起都不算晚。任何一分努力,都有它的价值。” 热爱科幻,他反复读《三体》解压 在赵启琛心里,一直有个梦想。“你看过电影《明日边缘》吗?电影里的士兵就是身穿单兵外骨骼的,像个机甲战士,未来我想要设计这种装备。”因此在选择专业时,他毫不犹豫地报考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从高一开始就确定要报考这个。觉得自动化专业和这些关联很大。就算这次没考好,我也会报其他学校的自动化专业。” 说到自己热爱的科幻,赵启琛就两眼发光,“我很喜欢看科幻小说,基本把许多‘大师’写的科幻小说都收集了。”高三时间紧张,赵启琛基本只看《三体》。一本书来来回回翻了很多遍,以此来缓解压力,“每次只看一点点,然后把其他情节串联起来,回味一下。” 值得一提的是,他自己也写科幻小说。高二时写的小说曾获得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高中组)全国三等奖,以及华东赛区二等奖。“现在正在构思一部长篇小说,已经在搭框架了,希望能早日完成。”赵启琛神秘地笑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