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00后朋友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8月07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吃的是餐厨垃圾,吐的是有机肥

宁大学子破解厨余垃圾处理难题

餐厨垃圾处理设备。 通讯员供图

    餐厨垃圾进去,固液有机肥出来,分解发酵只需四小时,这个总重两吨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在镇海区蛟川街道运行一个月,效果有口皆碑。

    设计研发这套设备的核心人员是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的许伟老师。最近,许伟老师带领的“益农壹号”团队实地观摩设备运行情况,同时开展垃圾分类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冬晓

    通讯员 冉繁敏

    餐厨垃圾4小时变成固液有机肥

    最近,在镇海蛟川街道石塘下村社区服务中心,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益农护卫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通过举例子、讲故事和有奖竞答等方式,向小朋友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同学们还指导社区居民开展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社区居民和小朋友早已了然于胸。不过,为什么要分彻底,蛟川街道新投用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最“清楚”。

    这台处理设备是镇海区蛟川街道环卫中心和宁波宝力农环境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研发人员是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的许伟老师。

    “这台设备利用低温加压水解技术,五六十摄氏度下加压处理,再用上我们研发的专用催化剂,一吨餐厨垃圾,4小时后就可以得到一吨的固液态有机肥。和常用的厌氧发酵不同,这台设备节能环保、全量资源化,而且可以根据应用场景进行小型化、轻量化的定制,简单高效。”许伟说。

    这台设备投入使用一个多月,效果不错。但是它很“挑食”,餐厨垃圾中混杂的餐巾纸、塑料袋等,影响它的工作效率,处理之前的分拣增加环卫工人的工作量。

    为此,这次宁大材化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同学们有针对性的开展垃圾分类指导。

    宁大材化学生将对设备进行升级

    许伟老师在环保领域有多年的科研经验,这次研发的“益农壹号”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有成本低、占地少、利润高且产物可回收等特点。

    镇海区蛟川街道企业服务专员詹主任说:“我个人非常愿意推广这套设备,处理餐厨垃圾很方便,后期的肥料产出可以激发居民们的垃圾分类热情,值得使用!”环卫中心田主任说:“做好垃圾分类,厨余垃圾处理是关键。这套低温加压水解罐设备操作简单,可以快速处置街道的大量餐厨垃圾,处置过程比我们之前选择的厌氧发酵还要快捷!”

    良好的用户反馈使得成员们对破解餐厨垃圾处理难题信心满满,团队成员王昕晔说:“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深入了解现阶段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过程,回校后,将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努力研发出一种更低能耗、低成本技术,提高餐厨垃圾处理量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

    作为化学专业学生,队员们希望通过实践宣讲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同时结合专业知识,深入餐厨垃圾处理一线,为文明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