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特别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8月1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易读易懂易操作
《倾听与反思》入选100本
教师暑期阅读书目

记者带你了解特级教师的坚持与努力

还有幼小衔接、小升初数学的“通关秘籍”

    近日,宁波市奉化区实验小学教导主任、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刘善娜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她的新书《倾听与反思——特级教师修炼日志》。

    这是刘善娜老师的第三本书,去年9月由宁波出版社出版。今年7月,中国教育新闻网启动2020年全国教师暑期教育随笔征文暨阅读书目征集活动,该书入选第一批100本适合教师的暑期阅读书目,被列入“教师专业成长”类。

    这本书记录了刘善娜老师从2012年到2018年的教学经历及教学反思日志精选,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一名小学数学老师的日常。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冬晓 通讯员 宋明

    这是送给一线老师的书,易读易懂易操作

    刘善娜教小学数学21年,已出版四本个人专著。这四本书都是她从教10年后,陆续出版的。专著《这样的作业有意思—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入选“2016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爱上我的课堂—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三年反思日志》上榜“2014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图书推展”。

    《倾听与反思》又入选100本适合教师的暑期阅读书目,这让刘善娜很开心。

    这本书记录了她从2012年到2018年六年的教学经历及教学反思日志精选。这六年,刘善娜老师从一名尚未评上宁波教坛新秀的教师成长为浙江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见证了一个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的成长之路。

    记者粗读了一下,这本书记录了刘善娜老师的日常教学生活,包括学生错题率上升的原因分析;期末复习课该如何安排能让教学相长;听讲座写下理念撞击后的感悟……字里行间,记者看到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坚守的教育初心,澎湃的教师自我发展内驱力,以及深厚的教学经验和严谨求实的教学风格。

    刘善娜老师的语言和小学数学一样,平易简朴,但非常实用。她说,这是送给一线老师的书,让每个老师都能看懂,都能运用在教学中,同时也让他们看到一种希望,“特级教师不是天上的云彩,只要踏踏实实,日积月累,特级教师的殊荣,踮起脚也能够得着。”

    评为省特级教师,她的四字箴言是“厚积薄发”

    对于教师生涯的发展,刘善娜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厚积薄发”。

    生于1981年的刘善娜1999年普师毕业当老师,被分配在一个农村完全小学。“农村家长没时间管孩子,我每天晚饭把学生叫到家里来,饭桌一收拾就成了学生们的书桌。时间长了,学生互助小组就出现了。”刘善娜说,她不是不知道农村孩子和城区孩子的差异,但她从不把这些当借口。

    “一个班里每个孩子不一样,从教20多年教材在变,学生在变,家长在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变,教师要做的不正是因材施教,解决这些问题的嘛。”刘善娜说。

    确实,从10多前年为了给每个孩子送张贺卡跑遍村镇好几家文具店,再到坚持写课堂反思,随手记录的学生沟通事项备忘录……她是把职业当使命,把学生放心中的好老师。

    “以前听专家说,写三年教学反思就会成长为名师。”刘善娜说,当时很不以为然,怎么写写就成为名师。后来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她试着写课堂教学反思,针对性记录学生的学习难点,自己觉得效果特别好的教学片段等。

    “一开始还是记流水账,后来慢慢发现,记录就是思考的过程,记得多了,思考就多了,向同行、名师取经,运用到课堂上,再看效果,反复如此,在小学数学中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经验。”刘善娜说,从教20年,前面10年一直在积累探索。

    她出的四本专著,都来源于教学实践

    她的四本书也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爱上我的课堂—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三年反思日志》记录她2009—2012年的课堂思考。“当时恰好跟班走,从四年级带到六年级,那时流行写博客,作为家校互动的渠道,我也开通博客,三年下来,我每天写课堂日记,目的是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老师是怎么教孩子的,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家长辅助等。”刘善娜说,一写就停不下来,每天家长都会看,还会评论留言,出书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之后刘善娜转战公号,每天记录,从2012年到2018年,写下30万字的教学思考,于是就有了《倾听与反思》这本书。

    “现在孩子起步早,比如20以上加减法,还没教,孩子们都会了,这该怎么办?我就逆向思维,让孩子们当老师,反推这个结果是怎么产生的。我还发现有的孩子思维能力强,有的擅长绘画,有的擅长语言表达,我就根据孩子的特点设计探究性作业,让孩子画图学数学,还有的当小老师录视频解题,这些也都成了另外两本书的内容。”刘善娜说,她的文字来源于教学实践,服务的是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

    “很多同行写信给我,说书中写到的情况和案例,和他们的教学实践非常吻合,有的操作可以直接借鉴。还有的老师把读后感寄给我,把阅读笔记拍照片发我,还有的教育学界的大咖给我鼓励,也给我指正。”刘善娜老师说,通过四本个人专著,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仁好友,这是最大收获。

    延伸阅读

    幼小衔接、小升初数学怎么学?

    既然采访了浙江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记者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关于小学数学的入门及家庭辅导,关于小升初,刘善娜老师也给了专业建议:

    1.幼小衔接,孩子要不要提前学数学?

    刘善娜:不要提前学习教材知识。现在不少家长,尤其是高学历家长,在孩子培养上出现超前教育。有的孩子还没读一年级就已经学会了100以内计算,会背乘法口诀。一二年级小孩子本身注意力就不容易集中,对知识存有好奇也是其学习的动力。要相信只要孩子学力正常,学校的学习一定不会有困难。

    2、学前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刘善娜:学前拓展,视线一定要放课外,要关注数学的思维能力培养,要结合日常生活去积累相关数学经验发展数学思维。比如外出旅游时指认方向,去动物园看导引地图,观察住房朝南;比如家里多放一些有12个数字钟面的时钟,弥补入学后学“认识时间”时经验的缺失,但不必要具体去教去认,而是在家庭交流中多说说“现在几点了,我们可以去做什么了”;可以玩魔方玩数独发展思维,玩乐高玩积木发展空间观念,比如买几百个小正方体,让孩子摆摆看多少个小正方体摆成大正方体,让孩子建立数与空间的关系等。给孩子好相关经验才是幼小衔接的重点,具体的学习留给课堂上的快乐探索。

    3.小学高段学生要不要学奥数?

    刘善娜:看学生个人能力而行,有的孩子数学学习学有余力,可以去学奥数。不要认为奥数有毒,这个因人而异。另外,小学和初中的数学教材不是无缝衔接,中间要跨一大步,若孩子学力允许,将这块断层填补,无疑是有益的。这也是我们中小衔接关注的内容。

    4.线上教育这块出现很多学习类APP,家长该如何选择?

    刘善娜:我看过一些有技术实力的培训机构请专家开发的学习类APP,主要是从儿童视角,通过动画、视频、数学故事去启发孩子的思维,对于幼儿来说是个不错的启蒙。但有两点要注意,一是最好用投屏,保护孩子的视力,第二是要家长陪同学习,该暂停时要暂停,家长可以启发孩子,和孩子来个交流互动。如果让幼儿自己去经历整个学习过程,这个效果就不好说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